被拖欠工資的程式設計師不好惹……
作者 | 張凱旌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黃秀虹/黃光裕,不要臉,拖欠工資,拖欠貨款,你倆早晚得再進去蹲幾年。」
10月14日,「國美」App引來了不少吃瓜群眾,起因是有網友發現,點擊幸運抽獎板塊後,彈窗竟然出現了辱罵黃光裕兄妹的內容,而且該內容甚至存在了長達一天之久。
來源:國美App
野馬財經注意到,直至10月15日下午,點擊國美App幸運抽獎一欄後,彈窗才消失,用戶會直接跳轉到空調的促銷頁面。值得一提的是,幸運大轉盤抽獎入口原本位於「會員俱樂部」一欄,但當10月16日再進App時,已經很難找到相關欄目,即便詢問客服也久久得不到回復。
事實上,該彈窗也不只出現在App抽獎板塊,有網友在購物車頁面、國美微信小程序頁面都發現了同樣的彈窗。「遍地開花」的場面,讓人們見識到了「程式設計師的憤怒」。
來源:脈脈
對此,國美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辦法判斷是員工自己做的,還是被外部的人黑了,現在公司IT部門正在調查,暫時無法給事件定性。
風口浪尖的國美,在二級市場上也出現了波動。10月16日,國美零售(0493.HK)單日收跌3.85%,目前市值僅剩24億元,較黃光裕回歸時高點已跌沒近98%。此外,根據不久前國美零售發布的半年報,公司目前已經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106.55%。
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不斷打擊著這家曾經撐起中國首富的家電零售巨頭。現在,還有誰相信黃光裕和他治下的國美能東山再起?
「討薪彈窗」事件發酵後,炸出了不少有著類似經歷的網友。10月15日,話題「國美客戶端現辱罵創始人彈窗」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近3000萬,互動量超1.4萬。
有網友就表示:「親身經歷,拖欠7個月工資及相關薪資沒有發放,並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並依法提起仲裁等相關訴訟,至今國美不出庭、不給錢,這樣的情況還有幾千人。」
來源:微博
事實上,這並非是國美首次傳出拖欠工資和貨款的消息。早在2022年12月,就有報道稱多達百餘名國美員工到位於北京鵬潤大廈36層的國美總部討薪。
據《中國新聞周刊》,討薪員工一度影響了公司正常的辦公秩序,員工公積金從5月開始斷繳,工資從9月開始遲發、停發,部分被欠薪員工已發起集體勞動仲裁,亦有員工已經接受調解。
今年4月底,「國美欠薪,人社部門介入處置」還登上了廣東新聞電視台,有幾名深圳國美電器員工在鏡頭前現身說法。深圳國美電器總經理還稱:「現在不光是深圳出這個問題,全國都是這樣,公司做了很多努力去嘗試解決。」
來源:廣東新聞
工商資料顯示,目前僅「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牽涉的司法案件就達到905起,其中有91起案由為勞動爭議。
連續爭議事件的背後,是國美業務版圖和員工人數的急劇收縮。2021年末,國美零售的員工人數尚有32278人,至2022年已降至12431人,今年上半年更是僅剩3609人。這意味著,一年半的時間裡,國美零售失去了近九成的員工。
國美的現金流吃緊已經不是新聞,而黃光裕為給公司「續命」,也想了不少辦法。
今年年初,黃光裕曾在11天內4次減持,回籠現金;同時,國美零售通過向二股東寰亞國際發行新股份的方式,償還了一筆4.16億元的欠款,但這也一度導致黃光裕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無限接近寰亞國際。
為加強控制權,黃光裕又向自己名下的Shinning Crown和國美管理髮行新股份,用於償還國美零售所欠的7.8億港元貸款,以及1.19億元人民幣供應商結款,藉此重新將持股比例恢復至25%以上。
不過,這類資本運作並不能視為常規手段。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這只是一種切蛋糕的遊戲,不能做大蛋糕,膨脹的股本數量會導致每一股代表的價值縮小。
除此之外,去年以來,國美還採取了剝離非關聯或虧損業務、裁員、縮減門店等措施。
來源:罐頭圖庫
如黃光裕曾將自己名下的兩處物業以低價賣給國美零售,用於提升後者的盈利能力,並通過配售股份融資的方式,為國美零售爭取寶貴的現金流。2022年,公司還「優化」了包括藝偉、永樂、大中電器等在內,722家表現不佳的門店。
但這些動作目前看來難以扭轉國美的頹勢。黃光裕治理下的上市公司,依然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困境。
作為國美系的旗艦平台,國美零售自2017年就開始了連續的虧損。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的凈虧損已達428.17億元。同期,國美零售營收還在不斷下滑,已從2017年的730.52億元降至2022年的179.2億元。
今年上半年,國美零售銷售收入更是僅有4.15億元,同比驟降96.57%。
對比來看,作為後起之秀,東方甄選今年8月底入淘直播,開播10小時GMV就破了億;去年雙11預售首日,李佳琦預估帶貨美妝個護產品總額甚至達到123億元。
當年作為中國電器零售霸主時的家底,已經消耗殆盡,而更令公司頭疼的,則是堆積如山的債務。
截至2023年上半年,國美零售資產負債率為106.55%,已經資不抵債。具體而言,公司總負債373.13億元,其中約232.55億元是計息借款,一年內需償還的借款超228億元。而公司帳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1.47億元。
現金流日漸緊張,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截至今年上半年,國美零售已逾期債務共約163億元;集團涉及的未決訴訟案件共計1322宗,涉及金額102.4億元;截至5月31日,公司被凍結資金1.66億元。
僅10月,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就涉及26起被執行案件,今年以來更是涉及106起,累計被執行金額超21億元。公司還身背249個限消令,有17條失信信息。
與此同時,市場中不斷傳出國美零售附屬公司被申請破產清算的消息;8月底,揚州國美電器更是已經被當地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惠而浦(600983.SH)甚至直接發布公告,宣布因國美電器長期延遲支付貨款,終止與其合作。
對此,國美方面表示,公司也有就子公司的破產重整和政府在做一些溝通,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從政府的角度來講,覺得可能不具備可行性,所以暫時沒辦法去探討破產重整這樣的路徑。
除了國美零售外,另外四家黃光裕旗下上市公司中關村(000931.SZ)、ST美訊(600898.SH)、國美金融科技(0628.HK)、拉近網娛(8172.HK)也在經歷不同程度的虧損。
其中,中關村控股股東國美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國美電器持有的公司股份,已被大量凍結及輪候凍結;國美通訊已經因為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被「ST」;而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則早已是知名「仙股」,兩家公司市值合計還不足5億港元。
國美一貫奉行「商者無域」,旗下幾家上市公司雖然業務上並無太多交集,但也串聯起了集團貫穿醫藥、通訊、零售和文娛等領域的資本版圖。但當集團核心業務出現變化,其他支線也很難置身事外。
業界對黃光裕曾抱有很高的期待。畢竟,這位商業傳奇曾在初中肄業的情況下,憑藉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從草莽年代中脫穎而出,一舉打破了外資產品對我國家電市場的壟斷,並三次問鼎全國首富。在國美年收入升至1200億元時,淘寶、京東的年交易額加在一起還不足50億元。
也因此,每當市場傳出黃光裕出獄的消息,相關概念股都會聞風大漲。
時移世易,在黃光裕入獄的11年里,電商迅速崛起,智慧型手機已經進入存量時代,傳統家電行業則趨近於飽和。從前吃香的家電賣場,現在想要有所突破,還要看阿里、京東、拼多多,甚至抖音、快手、美團們的臉色。
而據媒體報道,黃光裕在此期間,只能通過寫信與國美高層保持聯繫。縱使其對外界變化高度關注,在智慧型手機面世時,也見不到實物。國美高層只能在書信中畫出大量的圖,來向黃光裕介紹智慧型手機和App的原理。
即便如此,黃光裕出獄時,國美也還面臨轉機。對比四處出擊投資、卻屢屢碰壁,一度資不抵債的老對手蘇寧,沒怎麼折騰的國美反而擁有更好的局面。
來源:罐頭圖庫
然而長時間與社會的脫節,還是讓黃光裕在商業的舉措和判斷上出現了問題。
出獄後,黃光裕立刻展示了自己的「野心」:組建「真快樂」直播電商平台,用戶目標1個億;收購「打扮家」,目標三年5000億GMV;線下大舉擴張,門店劍指6000家,相比此前幾乎翻倍;組織大變革,請來百度老臣向海龍負責線上業務。
但這些目標想要實現任意一個對國美來說都十分困難。用戶即使能被導流到新平台,國美也無法通過優質的供應鏈和服務體系將人留住,比拼優惠力度和內容,國美更不是其他電商平台的對手。在不斷的內耗中,反而消磨掉了品牌方和核心高管的最後一點耐心。
過去一年,國美的核心高管陸續出走,其中還包括王俊洲、張德炬、王巍等陪黃光裕打江山的老臣。
在此背景下,業內一度傳出「再造一個國美,都比救這個國美容易」的聲音。
不過,至少現在,國美這艘大船還沒有沉沒。而且公司方面依然將希望寄托在經營端,期待通過銷售成績來帶動現金流的回升。
半年報中提到,集團的重點有三方面:發力線上,以直播為支點,繼續推進主業聚焦,打造垂類電商平台;升級線下,通過短視頻、直播等營銷模式帶來新增量;重點發展新技術和新業態,以低成本發展S2B2C模式,推廣加盟店模式。
公司還在積極探索四項新業務:共享零售、新能源汽車展廳、家居家裝和國美展廳。其中,共享零售平台自2022年上線以來,目前入駐商家超7000家,SKU超百萬。
9月底,黃光裕的妹妹黃秀虹還退出了國美董事會,由宋林林接替,後者是國美零售業務板塊B區總裁。而黃秀虹退出後依然擔任國美電器董事長。這次人事變動,似乎從側面佐證了「國美將在國內首次分成A、B兩個大區獨立運營」的消息。A區分管華北、華南,B區分管東北、西部和華東。
但這樣的改變能幫助國美走出至暗時刻嗎?
你或家人最近有在國美門店或App上購物嗎?是否看好黃光裕東山再起?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