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自己的便便,幾十年後可能救你一命|每日罐頭

2022-07-18     簡單心理

原標題:保存自己的便便,幾十年後可能救你一命|每日罐頭

每日罐頭 是一檔( 狗子特別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

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多莉

2012 年的時候新華社曾報道一則消息:美國巴爾的摩市 20 個月大的男嬰傑西·威廉斯,因腸道感染致命的「艱難梭菌」而病入膏肓。醫生通過一種先進的「 糞便移植」手術,將母親的糞便從威廉斯的鼻孔移植入其腸道中,利用健康糞便中的有益菌群 以毒攻毒,最終竟令他在短短 2 天內奇蹟般康復。

糞便微生物移植(FMT)在近幾年發展迅速,如今我們不需要將便便送入鼻腔這樣生猛的手段,可以 篩選糞便中的微生物後採用灌腸、製成膠囊口服等方法。

去年的一項臨床研究表明,口服從瘦子的糞便中篩選的腸道微生物群製成的膠囊,能起到減肥的效果。

除了移植其他健康個體的糞便微生物,6 月 30 日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BWH)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在《BMC Biology》上的文章討論了自體糞便移植的可行性。

在過去幾十年,垃圾食品、不良生活習慣、抗生素濫用導致人們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發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與人類哮喘、2 型糖尿病、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增加有關。在年輕和健康時儲存自己的腸道微生物群以便於未來移植,可能幫助腸道菌群「返老還童」,有望治療很多疾病,如哮喘、阿茲海默症、炎症性腸病、糖尿病、肥胖症,也有可能緩解衰老。

自體移植可以減少排異反應,但一個主要缺點是需要長期冷凍保存糞便樣本,通常採用液氮儲存,維護成本高。

同時,自體糞便移植也有風險,在年輕時能和我們和諧共處的菌群對老年的我們可能並不友好。此外,科技發展迅速,可能未來不需要移植糞便就能在實驗室中培養出所需的腸道微生物群來治療疾病,而白白浪費了大量的金錢用於維護 糞便銀行

看到這裡,你對保存自己的便便有沒有一點蠢蠢欲動?

參考文獻

————————

Shanlin Ke, Scott T. Weiss, Yang-Yu Liu. Rejuvenating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22; DOI: 10.1016/j.molmed.2022.05.00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51401d4a842945cac412205c060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