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狂飆》《三體》,《漫長的季節》預定年度最佳國產劇

2023-05-01     迷影生活

原標題:超越《狂飆》《三體》,《漫長的季節》預定年度最佳國產劇

2023年雖然才過去四個多月,但是口碑國產好劇卻如井噴般一部接著一部。

截止目前,2023年新播出的豆瓣上評分達到7.5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多達八部之多。從年初的《狂飆》、《去有風的地方》、《三體》到《顯微鏡下的大明》、《平原上的摩西》,再到前個月的《愛情而已》、《塵封十三載》,以及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這部《漫長的季節》。

並且,不出意料的話,《漫長的季節》將會成為2023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集。

《漫長的季節》憑什麼這麼拽?看看劇集的主創團隊以及演員陣容就知道了。

導演辛爽的上一部作品是三年前一鳴驚人的國產懸疑劇集《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是辛爽的第二部電視劇作品。演員陣容既有像范偉、劉琳這樣的老戲骨,也有像秦昊、陳明昊這樣的實力派影星,同時亦有諸如李庚希、蔣奇明這樣在劇中有著精彩表現的新生代演員。老中青三代演員的聯袂演繹,特殊時代背景下翻轉不斷故事劇情再加上對人性與人生的思考,這一切猶如一杯陳釀,很難不讓人陶醉……

《漫長的季節》主要有三條時間線,這三條時間線的故事劇情看似相互獨立,但彼此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隨著故事劇情的不斷發展,這三條時間線最終奇妙的交匯到一起。

第一條時間線是2016年。

故事從2016年開始講起,彼時的王響已然成了位歲數頗大的老大爺,中年喪偶喪子讓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人生苦痛,幸好還有兒子王北讓他的人生還留有一絲陽光和溫暖。

父子兩如今相依為命,王北眼下忙著準備去北京參加考試,而身為計程車司機的王響則日復一日開車奔馳在樺林這座東北小城的道路上。從當年作為火車司機到如今成為計程車司機,王響一生都掌控著方向盤,卻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他親眼見證了樺林這座重工業城市的興盛,同時也目睹了這座城市的衰敗……

第二條時間線則是1998年。

彼時的王響是樺鋼的一名火車司機,從小生長在集體環境下的他本性不壞,愛管閒事,把工廠看的比自己家庭還重要。但是在工廠改制、工人下崗的時代浪潮下,曾經兢兢業業、衣食無憂的他卻不得不面對突如其來的「中年危機」。

而一起神秘的碎屍案讓他似乎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如果能夠幫助警方成功破獲碎屍案,興許能夠讓王響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下崗浪潮中幸免於難。

可一心只想著破案的王響卻忽略了兒子王響愈加異常的變化,甚至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其實就是眼前這起碎屍案的關鍵所在。

他沉悶的家長式做派和固執的思想觀念把兒子王陽遠遠地推開,最終讓後者選擇獨自吞下他這年紀不應承受的苦痛。

第三條時間線設定在1997年。

王響的兒子王陽高考失敗卻不想繼續復讀,王陽在樺林醫學院浪蕩意外結識了女大學生沈墨。對沈墨一見鍾情的王陽對沈墨展開了強烈的愛情攻勢,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清純可愛的女孩子身上卻背負著沉重的人生秘密。

這些秘密連同後來發生的一系列悲劇事件最終將沈墨帶向了黑暗的深淵,也同時改變了王陽的人生軌跡。

相較於劇情本身,《漫長的季節》讓我感觸最為深刻的是劇集對九十年代東北下崗浪潮的描摹。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東北地區在建國後依靠重工業發展迎來了長達數十年的輝煌發展時期,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東北地區的發展幾乎完全依賴於工業發展,最終也因為工業衰敗迎來了難以逆轉的悲劇性命運。

隨著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掀起,沿海工業的快速發展,許多難以適應時代,實現轉型的東北國有工廠最終不得不面臨倒閉破產的命運,並且由於地方管理缺位,在工廠倒閉轉制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倒賣侵吞國有資產的情形。

資源枯竭、企業倒閉、人才流失這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最終讓許多曾經興盛一時的東北二三線城市迎來了難以破局的發展瓶頸,一些城市甚至因為年輕人大量外出闖蕩,城市衰敗,而逐漸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難題。

《漫長的季節》可謂是將這一時代背景烘托到了極致,與工廠廠長稱兄道弟的港商、利用工廠火車拉運外來物資的工人、圍堵工廠領導辦公樓的工人群體以及下崗事業的女工到諸如維多利亞會所這樣的地方充當服務員……時代在極速變化著,但許多像王響一樣的普通工人身處於固有的舒適環境中難以意識到迫在眉睫的危機。

在許多觀眾眼中,東北的固有印象是蕭瑟、冷酷的,皚皚冰雪和冷冽寒風是專屬於東北的景象。

然而,《漫長的季節》卻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別樣的東北,一個似乎永遠沉浸在秋日暖陽和金色麥田裡的東北,鏡頭下隨處可見的是燦爛明媚的陽光、慵懶愜意的生活氣息。

沉浸在鏡頭營造的這一美好氛圍之下,懸疑破案的故事線、悲劇性的人物事件以及時代浪潮下的衰敗都顯得不再那麼重要,陽光照射下的人性醜惡和人生苦痛亦似乎有了別樣的解讀視角。

在很多東北人眼中,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為短暫同時也是最為舒適的季節,沒有夏日的焦灼,亦沒有冬日的冷冽,溫暖、美好、珍貴可以說是很多東北人給這一季節的代名詞。

然而,劇集中的秋季卻是漫長的,它從1997年到1998年,直至延續到了2016年。

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美好歡樂的時光是短暫而又珍貴的,而悲傷和苦痛卻會放慢時間的腳步。劇集中的幾個人物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人生遭遇使得自己的生命仿佛永遠停滯在了那個短暫的秋季之中,溫暖的色調反差出的是他們內心難以忘卻的悲傷與不如意。

充滿戲劇性的人生轉折和突如其來的悲劇現實不僅讓王響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也讓曾經看似幸福平靜的家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家庭悲劇面前,曾經看似重要的工廠崗位和貼在牆上的榮譽都顯得一文不值,人生的大起大落伴隨著無情的時代浪潮將王響裹挾著不斷向前推去,可是他的內心深處卻始終停留在1998年,停留在捧著兒子屍體放聲哭泣的那一天。案件的真兇究竟是誰?自己的兒子又是怎樣迎來自己的人生結局?

如果說僅以兒子王陽數十年前的意外死亡作為劇情發展的引子,《漫長的季節》或難以贏得如此之高的評價,劇集更為難得的是,它以小見大講述了一個時代的悲歌,以及一眾普通小人物對人生真諦的理解。

當年身為樺鋼火車司機的王響認定了有著固定上下班時間、衣食無憂的工人生活是王陽的歸宿,他難以接受自己的兒子去維多利亞會所當一名服務員,因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王響認為自己所謂的「幸福人生」正是源於子承父業的工人身份,而王陽只要繼續複製自己的人生就能夠一帆風順。

王響自以為是的父愛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讓他深深明白了面對所愛之人做出適時放手的決定有時比牢牢掌控更為難得。內心深處縈繞不絕的疙瘩讓王響難以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於是他選擇面對情敵時主動放手,讓一直屬意自己的巧雲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

看似整天不務正業、罵罵咧咧的龔彪其實是這部劇里僅次於王響的大好人。

他天生有著一副熱心腸,在王響需要幫忙時挺身而出。即使知道自己的心儀對象麗茹和廠長長期保持著不正當關係,第一反應也不是想著和麗茹分手,而是當眾爆錘廠長。

和麗茹結婚數十年後,平淡而又冷漠的家庭生活讓曾經熱情似火的兩人變成了互不理解、言語冷漠的夫妻,所以當龔彪看到妻子的合伙人居然是個魅力十足的男性時,他幾乎本能地進行了一波言語輸出,甚至想拿起傢伙大鬧一場。

但當看到麗茹開懷大笑忙著自己事業的那一刻,龔彪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然很久沒有見過妻子爽朗的笑容了。愛一個人並不只有陪伴這一種方式,長達數十年的夫妻生活仿佛是一場夢,麗茹並沒有因為離開廠長選擇龔彪而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而在龔彪不如意的人生歷程中,麗茹也仿佛只是他幸福幻夢的註腳。

龔彪的放手既是他作為一個好人的必然選擇,亦是他對現實現狀實現的自我和解。

如果說,《隱秘的角落》帶領觀眾深入人性去探索南方炎炎夏日下肆意生長的罪惡,那麼《漫長的季節》更像是以小人物人生際遇為切入口,以小見大回顧東北昔日輝煌,留下的墓志銘。豆瓣9.4分的《漫長的季節》值得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4c0febe8a649aa4340d8797b220ed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