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退市新規施行的第二年,隨著年報季結束,今年不少公司頻頻暴雷。其中,遭遇了版號控制和監管加碼的遊戲板塊成為重災區。
4月28日,*ST艾格被深交所正式摘牌,成為今年首個退市的遊戲股。
早先深交所稱,今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ST艾格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及了《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第9.2.1條第(四)款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根據相關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決定*ST艾格股票終止上市。成為了遊戲行業跨界重組的一個反面案例。
01
2022年首隻退市遊戲股
資料顯示,*ST艾格前身為主營混凝土管道的巨龍管業,公司成立於2001年6月,2011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
因傳統業務業績不佳,2014年5月,巨龍管業擬以30億對價併購手游公司艾格拉斯。
當時艾格拉斯的核心產品為現象級手游《英雄戰魂》,產品曾連續數月月均流水破億元,深受資本的青睞。
據悉,在遇到巨龍管業的之前,已有多家大資本對艾格拉斯拋出橄欖枝,但最終都無疾而終,最終選擇巨龍管業,主要是巨龍管業給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價位」。
2017年,艾格拉斯完成業績對賭后正式從巨龍管業更名艾格拉斯,並再次收購了遊戲渠道商拇指玩和視頻平台搜影科技,看似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憑藉併購術,艾格拉斯在轉型初期經營業績上取得了十分的亮眼表現。2016年~2018年,*ST艾格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4億元、4.14億元、6.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91%、93.3%、61.77%。
然而,種種操作未能夯實企業持續盈利的能力。2019年、2020年,因遊戲產品難產、市場變化等原因,多家公司因業績不達標而導致商譽減值,*ST艾格實現歸母凈利潤均為虧損狀態,分別約為-25.55億元、-12.47億元。
進入2021年,*ST艾格非但沒有改善經營狀況,更是出現了前有未有的危機。
業績連續虧損,導致遊戲業務幾乎暫停。之後朱雄春取代王雙義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而王雙義等人涉嫌挪用資金一案則已被刑事立案偵查。
管理層變更後,*ST艾格關停遊戲業務轉而進軍鋼材貿易領域,但已無濟於事。
2021年6月, *ST艾格在公告中稱,上市公司自身已不再運行原遊戲業務,相關遊戲研發部門已解散;目前,新增貿易業務亦已暫停經營,各項業務均處於停滯狀態。
2022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ST艾格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最終於4月28日被深交所摘牌。
02
A股遊戲板塊頻頻暴雷
遊戲是非常依賴爆款的行業,像*ST艾格憑藉《英雄戰魂》這一款手游,就能助力其登陸資本市場。
但如何如何持續製造爆款,卻是所有遊戲公司的命門所在,一旦失去產品優勢,而遊戲研發、發行和運營的成本卻在持續增加,一些中小公司往往承受不住市場的擠壓。
以至於2022年以來,除了已經退市的*ST艾格,還有三隻遊戲股也處在退市的邊緣,這可能是遊戲行業才有的盛況。
2022年4月29日,*ST游久、*ST眾應分別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首個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2021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5月5日,*ST晨鑫也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2021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
其中*ST游久經歷的曲折坎坷與*ST艾格類似。
游久遊戲原名游久時代,主要產品包括《狐仙》、《龍紋戰域》等「爆款」遊戲。
2014 年,做煤炭生意的愛使股份以 11.8 億元收購游久時代 100% 股權,後者實現曲線上市,上市公司更名為 " 游久遊戲 "。
資本市場的劇本總是雷同,2014年-2016年是對賭期,游久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1.37億元及1.49億元,「精準」完成了業績承諾。
然而對賭期剛過,2017年、2018年分別虧損4.22億元、9.05億元。
2019年,*ST游久通過出售房產實現歸母凈利潤0.17億元,讓公司在離退市僅差一步之時勉強保殼。然而2020年、2021年又連續虧損,再度處於退市邊緣。
2021年年報披露的同時,*ST游久也收到了上交所《關於擬終止上海游久遊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上交所指出,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已經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曾經依靠轉型遊戲大賺特賺,如今行業門檻大幅提高不得已又要剝離遊戲業務。
例如2020年*ST晨鑫併購LCoS晶片研發商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又成立了洛秀科技開始做起智慧列印業務。2021年,洛秀科技貢獻了營收約1.01億元,為公司主要的營收支柱。
僅從數據上來看,*ST晨鑫有望「保殼」,但公司年審會計師致同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公司的紙張業務尚未形成穩定的業務模式,應作為「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計入2021年度營業收入的扣除事項。
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顯示,*ST晨鑫2021年度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收入為3677.72萬元,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除此*ST游久、*ST艾格、*ST晨鑫等已退市或面臨退市的公司之外,遊戲行業還存在一大批此前負面不斷,目前正在療傷的玩家,包括天娛數科、愷英網絡、神州岳泰、掌趣科技、惠程科技、天舟文化、中青寶、富春股份等公司。
03
強者恆強,馬太效應加劇
一部分玩家出局,是中國遊戲行業的優勝劣汰,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長期來看也有利於產業升級。
遊戲「江湖」向來是強者恆強,有人負重前行,就有人在替你歲月靜好。
近期,遊戲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2021年的業績。財報顯示,這一年裡,遊戲行業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其中,騰訊依然牢牢占據榜首,其遊戲業務營收逾1700億元,是唯一一家該業務超千億的中國上市公司;排名第二的網易遊戲業務營收達628億元;位於第三梯隊的三七互娛、世紀華通遊戲業務營收則達到百億級別,完美世界遊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
儘管常說市場不好,但在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仍達到2965.13億元,同比增長6.4%,遠高於全球整體增速。
對於中國遊戲行業的強者來說,依然充滿了希望。
作者/ 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 如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