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總長腸道息肉?醫生:這三種食物要少吃,謹防癌纏身

2024-08-16     醫學原創故事會

腸息肉,應該說是一種常見病,作為消化內科醫生,除了看病以外,我還有一個工作,那就是隔三岔五就要去內鏡中心給病人做腸鏡檢查,基本上一個下午能做10個左右的腸鏡,腸息肉的檢出率高達60%以上。

也就是說,10個人做腸鏡檢查,6個人都能查出腸息肉。

發現腸息肉,醫生基本上都會當場切除,除非一些個頭比較大的息肉,或是懷疑已經有癌變的息肉,醫生會小心翼翼一點,一般是先做個病理,然後根據病理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即便最後需要切除息肉,也需要住院,因為大個頭的息肉,發生出血、穿孔等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不是說住院風險就小了,而是因為住院以後,一旦發生併發症,各個部門的銜接會更快。

不過,切除腸息肉並非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切除腸息肉就像割韭菜一樣,怎麼都割不完,明明幾個月前做的腸息肉切除,幾個月以後複查,腸息肉卻又復發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醫生,我的腸道總是長息肉,是不是我是這種體質呢?

腸息肉的發生的確與遺傳有一定的關聯,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就具有典型的遺傳傾向,如果不做任何干預的話,那麼基本很年輕的時候就會因為大腸癌死掉。

除了遺傳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導致腸息肉,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因素就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些患者雖然做了腸息肉切除,但術後我行我素,有些壞習慣以前怎麼來現在就怎麼來,可想而知,腸息肉是很容易復發的。

第一,愛吃高脂肪食物,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病風險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頓頓是大魚大肉,各種油炸食物、肥肉、動物油、動物內臟、動物腦等,都屬於高脂肪食物,顧名思義,這些食物里脂肪的含量很高,特別是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長期吃這樣的食物,會導致腸道的負荷過重,更易誘發便秘。

長期的便秘,會讓腸道里滯留更多的毒素,在這些毒素的刺激下,腸息肉自然就容易出現了。

第二,愛吃致癌食物,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病風險

一種食物,如果烹飪方式不同,那麼食物的致癌風險也會改變。

比如同樣是一個肉,你拿來清蒸和你拿來燒烤或油炸,所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不過,公認的致癌物還是以下幾種,包括腌制食物、熏制食物、霉變食物、燒烤食物等。

這些食物里往往含有不同的致癌因子,比如腌制食物里富含亞硝酸鹽,熏制實物和燒烤食物里含有苯並芘,霉變食物里含有黃曲黴素B1,在致癌物的刺激下,腸道也容易長息肉。

第三,愛喝酒,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病風險

如果你不戒酒,那麼你的腸息肉肯定會像割韭菜一樣,即便切除了,復發風險也很高。

酒精是一種刺激物,會直接刺激腸粘膜異常增生,酒精還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致癌物,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會誘發細胞突變。

所以,如果你不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腸息肉容易復發,而且還容易得腸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3d7eb94a72f5e7834044c32db5b6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