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董明珠帶領的格力集團開始了業務多元化發展,除了空調業務之外,格力還進入了手機領域和造車領域。
但是,格力在兩大新領域發展的並不順利,結果完全可以用「翻車」來形容。
手機、造車翻車
在2015年,空調女王董明珠開始進軍手機行業,並發布了格力第一款手機。但格力手機不僅配置和外觀過時,定價也非常貴。因此,格力的第一款手機在銷量方面並不好。
而在隨後的幾年裡,格力也是相繼推出多款機型。過,產品都因為高價低配,並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如今格力手機雖然仍在銷售,但該業務卻已經名存實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界造手機的同時,格力也涉足了汽車行業。2016年,董明珠計劃拿出130億收購珠海銀隆,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雖然這一決定最終被格力中小股東否決。
但以董明珠的性格,自然不會認輸。其以個人名義出資20億,還協同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籌集30多億進入珠海銀隆。
現如今看來,董明珠協巨資無疑是跳入「火坑」,珠海銀隆負面新聞不斷,不僅拖欠供應商12億的貨款,IPO之路更是陷入泥潭,無法獲得資本市場融資補血。
在2020年1-9月份,珠海銀隆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僅為890輛。不難看出,董明珠的造車夢也是最終破滅。
空調第一失守
從上述成績來看,格力跨界發展的多元化業務並不理想。而在此過程中,格力空調第一的寶座也失守了。
從2020年空調業務營收數據來看,格力在空調業務的營收為1178.82億,同比下降15%,而美的在空調業務的營收為1212.15億,同比增長1.34%。藉助線上市場幫助,美的第一次實現在空調銷售額上對格力實現超越。
造成格力失守空調第一寶座的原因有很多,在筆者看來,關鍵是格力在疫情期間沒有做好渠道調整。格力和美的專注的渠道不同,格力注重線下,數據顯示,2020年格力線下市占率35.1%。
而奧維雲數據顯示,2020年美的在線上的市占率高達34.3%,格力僅為29%。
相比之下,疫情的衝擊,對於美的造成的損失最小。
事實上,美的為了超越格力也是早有準備,在渠道布局上,美的都是領先國內其他廠商,減少銷售的中間環節,讓銷售的中間渠道變得更加透明簡單。
並且,美的還提出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的策略,從供應鏈、AI等方面,全面開啟數字化之路。
格力還有機會
不過,對於美的的超越,格力似乎並不慌。目前,格力正在進行線上業務改革,並已經初見成效。在今年1月和2月份,格力線上銷量達到了59萬台;美的線上銷量為94萬台。雖然從數據來看,線上銷售格力依舊不如美的,甚至差距變得更大。但實際上,格力線上市場占有率比去年高出了4.71%,而美的的線上市場先比去年卻下降了10.44%。
不僅如此,格力還宣布未來會接入鴻蒙系統,全力發展智能家居,根據IDG資本在一份研報中預測,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會達到1570億美元,對於格力而言,將會一次實現突破的機會。
寫到最後
從上述來看,基本可以預測未來電器市場,美的和格力你追我趕的局面必然會持續下去。那麼,你認為未來的空調市場,是美的穩固第一,還是格力重新奪回王座呢?
文/球子審/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