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乒女團順利衛冕奪冠,中國隊在巴黎奧運會桌球項目中完美收官,將5個項目的金牌全數收入囊中,完成了乒協主席劉國梁賽前提出的既定目標。
混雙收復失地
桌球混合雙打項目於東京奧運會才正式「入奧」,當年許昕/劉詩雯在決賽中惜敗東道主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錯失該項目奧運首金,成為中國桌球隊的一大遺憾。巴黎奧運會年輕的「莎頭」組合肩負著奪回這塊金牌的任務。
事實上「莎頭」組合的晉級之路並不輕鬆,前兩輪先後輕取埃及組合阿薩爾/梅謝芙、中國台北組合林昀儒/陳思羽,半決賽中他們面對韓國組合林仲勛/申裕斌先失一分苦戰6局才晉級決賽。決賽對手是「神秘之師」朝鮮組合李正植/金琴英,好在「莎頭」組合決賽中彰顯出強大的強者心態,最後決勝時刻更是運用手腕技術得分,最終憑藉實力戰勝對手,收復國乒在東京奧運會上的失地,拿到國乒在該項目上的首金。
男隊呈現危機
巴黎奧運會,國乒派出的參賽陣容呈現新老結合、實力均衡的特點。雖然從成績上看實現包攬金牌的目標,但在具體的比賽中卻並非毫無阻礙,比如在男單方面,首次出戰奧運的王楚欽被寄予厚望,然而他卻在1/16決賽中不敵22歲的瑞典一哥莫雷加德,無緣16強。而經驗更為豐富的樊振東雖然最終奪冠,但他在1/4決賽中對陣張本智和的比賽卻叫人捏了一把汗,若非強大的心理素質國乒在男子單打方面恐怕將顆粒無收了。
而事實上,在奧運男單項目中,國乒一直都是充滿挑戰,歷史上國乒曾經5次無緣奧運金牌,其中1次是女雙、1次是混雙,剩下的3次都是男單;而就算是其餘6次男單奪冠,國乒也打得磕磕碰碰,劉國梁等核心主力也有在外戰中遭遇敗績,至於外協會高手爆冷崩盤的情況更是數不勝數。從目前來看,當36歲的馬龍還在代表國乒出戰時,歐洲的男子選手後備輩出,莫雷加德才22歲,而摘得銅牌的小勒布倫還不滿18歲,這無疑給國乒的未來帶來巨大的挑戰。
飯圈文化侵襲
相比於男單,國乒女單的衛冕之路顯得相對安全,隨著孫穎莎和陳夢會師決賽,金牌提前收入囊中。然而,這場決賽本該是一場可以盡情享受的視覺盛宴,可誰也沒想到,一些觀眾席上的喝彩帶有明顯傾向性,令其他觀看比賽的觀眾感到不妥甚至氣憤,認為這是把「飯圈」習氣帶到了看台。
從現場轉播可以看到,比賽過程中,大量粉絲舉著「孫穎莎加油」等牌子為她吶喊助威。但讓人不能理解的是,為孫穎莎加油的聲音震天動地,為陳夢加油的聲量則小了很多。甚至陳夢失誤時竟有人叫好,陳夢得分時竟有人喝倒彩。在陳夢贏下比賽、獲得冠軍後,看台上一些觀眾沒有中國選手奪冠後的喜悅,手中的國旗也停止了揮舞,嘆息聲此起彼伏,甚至超過了並不熱烈的歡呼聲。更讓人氣憤的是,竟然現場有人對著陳夢豎起中指。
實際上,畸形「飯圈文化」很久以前就已經入侵體育界,桌球運動是受害較重的領域,不僅是陳夢,多名運動員都深受其害。好在運動員並沒有受到觀眾的影響,在比賽後陳夢與孫穎莎長時間地擁抱致意。接受採訪時,陳夢認為這是一場「沒有失敗者的比賽」,也誠摯感謝了現場給雙方運動員加油的觀眾朋友。這是對畸形「飯圈文化」的有力回擊。
龍隊圓滿告別奧運
作為國乒男隊隊長,35歲的馬龍率中國男團以3比0完勝瑞典隊,拿下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第32金。也斬獲個人第6枚奧運金牌,成為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中國運動員。馬龍在賽後發布會上宣布告別奧運賽場,馬龍稱,獲得這枚金牌是結束奧運之旅的絕佳方式。
(搜狐體育原創:baozhizhu)
#國乒包攬五金
#混雙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