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4位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洗白倒是成為大好人?

2023-08-12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臭名昭著」的4位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洗白倒是成為大好人?

近些年來,漢文化復甦,讓人對於古代歷史產生濃厚興趣,古裝劇因此火了起來。

編劇以歷史中的人與事為原型,創作出無數精彩絕倫的古裝影視劇,繁華的古代風情,寬袍廣袖精緻漢服,各種古代禮儀無不令當代觀眾心生震撼。

然而,無論哪個圈層爆火,難免招來無數混亂,古裝圈亦不例外,多數編劇為使作品更富戲劇性、更有情趣,常加入想像與重塑。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觀眾看影視劇終究是出於一種情趣。

太過分了,近幾年古裝劇圈居然出現了為歷史反派洗白、受害歷史人物無數的風潮。其中4個在古代歷史中聲名狼藉的角色都沒有經過影視劇的洗白而成為多數年輕觀眾的大好形象,大大地歪曲了觀眾的歷史觀。

此四人為何物?他們是怎樣踏上洗白之旅的呢?

第一個是大宣太后——著名爆火影視劇《羋月傳》男主角。

《羋月傳》里宣太后為楚國庶出公主,自幼受王后迫害,甚至連母也被迫去世。少女時期不能和情投意合的春申君黃歇廝守在一起,只能以嫡姐身份陪嫁嫁入秦國。

幸好她心性頑強,嫁入秦國後成功的秦惠文王寵幸,一路開挂帥來到太后身邊,君臨天下、惠及無數人。但是現實中的宣太后並不是一隻小白兔,也不是秦惠文王真愛她。

秦惠文王之妻來自魏國,二人生活如膠著,魏皇后嫡子嬴盪從小就被認可為太子。而且宣太后只是一個低級妃嬪,完全不受寵愛,她的兒子很早就被扔進燕國當質子。

但是不能否認宣太后確實是一個人,經過其策劃,秦武王舉鼎身亡後,其長子嬴稷成功歸國繼承王位,即後來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執政頭20多年,由宣太后垂簾聽政、權傾朝野、重用外戚、專橫跋扈。

更絕世逢其時,仍不甘喪偶,轉手為強找到鄰居對頭義渠王為戀人,並與之育有二子。義渠王喪失利用價值後,她親手將其殺死,並隨手找來小鮮肉魏丑夫續侍。

對此,秦昭襄王與她感情很淡漠,二人在戲中不是神仙母子。

第二位是北齊禍國奶媽陸令萱,《陸貞傳奇》中的女主人公。當年該劇爆火時,無數人都為陸貞與高湛的神仙愛情而淚流滿面。

但在歷史上真實地存在著他們一是家族遺傳性精神疾病大暴君,一是更倚重奶子掌握朝政禍亂朝綱的妖女。

現實中的陸貞與高湛完全沒有半點關係,本來還是貴族人家的兒媳婦,在家族被誅抄家後,幸運地成了小太子的外婆家,哄騙小太子昏天暗地。

太子長大即位後,二人更有著非同尋常的聯繫,此後她靠「奸巧多機辯而取媚百端」「宮掖中獨好威福」。

陸令萱不但呼風喚雨縱橫後宮,而且將手伸向朝堂,恣意貪污、受賄、干預朝政,任何看不過眼之官必遭其瘋狂報復。在她任性妄為下,北齊朝堂迅速大亂,也加快北齊覆滅。

第三位為唐朝時的太平局和公主,她還是《太平局公主秘史》和《大明宮詞》兩部爆火古裝劇中的女主人公。

在這幾部影視劇中,太平局公主均以天真純潔的少女形象示人,一生不慕名利,但又為政治所困,身不由己,最終也成為政治犧牲品,落寞地死於外甥李隆基之手。

但現實中的公主並不是一個淡泊名利之人,而是武則天唯一的女兒,傳承著武則天求權之心,自第一任老公薛紹去世之後,她便主動踏入政壇,自此成為大唐中期史中不容忽視的政治人物。

不過,這個歷史人物在影視劇里並不像現在這樣積極。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後,則恣意享樂、狂斂財富,擁有無數家產。

史稱其「綺疏寶帳與音樂輿乘同置宮掖。侍披羅綺者,常百餘人,蒼頭監嫗者,將盈數千人。外州為狗馬好玩之味,不可以計極。」

身為政治人物的他貪至此,卻又伸手於皇權更替之中,無怪乎落個敗亡身死、滿門抄家的結局。

第四個就是大明朝明英宗朱祁鎮了,大明風華之下,這個歷史上沒留下多大聲譽的人遭到了狂洗。無數觀眾都為他以後的發展而落淚,更多的人認為他青春的可笑不過是一時輕狂而已,後人不該抓住他的過失而放手一搏,但事實果真如此麼?

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宣宗為了這寶貝兒子毫不猶豫地廢掉了毫無過失的胡皇后而改立其母孫貴妃。

也因此造成他從小嬌生慣養無法無天,父、祖母健在時仍能訓導一、二人,待兩人不幸去世後,便再無人管他。

1449年,受宦官王振蠱惑,青年朱祁鎮無視滿朝大臣反對,公然進攻瓦剌,御駕親征。

他年幼時對軍事毫無所知,但又拒絕採納將軍的意見,孤注一擲,潛入敵營中,也被王振肆意破壞,使營房烏煙瘴氣以至兵敗。

這一敗筆被稱作土木堡之變,是大明朝建立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敗,也是無數將軍和將士喪身之舉。

「眾裸相蹈藉而亡,蔽野塞川而還屍,虎賁矢被身如蝟。」

至此大明朝精銳盡失,國運遂衰。可是犯這樣大錯,朱祁鎮不但不傷心,而且被俘後與瓦剌首領們聊得很投機,並親自替他們叫城門,命大臣們守衛官替瓦剌將士們開疆拓土,自此留下一個外號叫城門天子。

歸國後,更肆無忌憚地奪其弟朱祁鈺王位,又為一國之君。更為可氣的是重登皇位後,又向當年捍衛國土,支持朱祁鈺即位的官吏們進行瘋狂復仇。

「留白於天下」于謙被其斬首棄市後,幾個英勇殺敵的武將抄家入獄,其妻子和女兒甚至還被賞給瓦剌。如此昏君,一死在世還不足以惜之,為何古裝劇竟給他洗白了?

古裝劇爆火雖然令人欣慰,但是伴隨而來的種種混亂也令人頭疼。

「戲說不等於廢話,改編不等於亂編」中,編劇當然可以為了菌性而將古代歷史與人物做一些改編,但同時也應該尊重歷史,我們不能把好人寫成壞人,也不能把壞人變成好人,否則必然會歪曲觀眾的歷史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3415005253f8f175c648de3696dfb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