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覺醒的年輕人,開始付費抄經了

2024-09-27     新周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三聯生活實驗室

(ID:LIFELAB2020)

作者:愛吃螺螄粉

過去,年輕人在空閒的時候,總想用一些刺激的項目來拉高閒暇時光的性價比。比如去摩旅、陸沖、喝酒看live演出等等,但玩上個一年半載,就會開始感到體力匹配不上野心。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好開始朝著「以靜制動」的方向發展。「大家休閒時,不是去瑜伽冥想,就是去釣釣魚。過去嚮往著詩與遠方,現在最愛找個洗浴中心,躺它個地老天荒。」

而最懶得折騰、精神狀態最平靜的人,正流行一種看起來很新的放鬆方式——付費抄經。

(圖/小紅書@coucou)

很多人想到抄經,第一反應是無趣。「小時候天天被爸媽逼著寫字帖,中指都被寫變形了,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怎麼長大後,還有人喜歡臨摹經文,難道是喜歡沒苦硬吃嗎。「

但在愛好它的年輕人眼裡,抄經卻是一種從內到外的養生運動。「不僅可以讓心態更平和,還能鍛鍊提筆時的上臂肌肉,保持身體平衡的核心力量。每次抄完後,都有一種精神和肉體都被按摩的感覺,晚上睡得賊踏實。」

(圖/小紅書@Mplus coffice)

抄經最開始,還是中年人的小眾愛好,現在已經被爆改成了一種輕奢的生活方式。

年輕群體中流行的抄經體驗,並不簡單是一個人在家,坐在書桌前靜靜臨摹經文,而是要像精緻男孩女孩坐高鐵一樣,把儀式感烘托到位。

「標準流程是,先找一家環境評分4.5分以上的茶館或養生空間,買一個人均幾十左右的套餐。左手端著店裡的茗茶,右手執筆翩然臨摹。期間,如果有朋友陪同,就能互拍記錄,營造出你是書香子弟的感覺。否則就不能叫體驗抄經,而是付費罰寫。」

(圖/小紅書@DramaQueen)

付費抄經的年輕人們,抄的不僅有心經佛法,還涵蓋各種五花八門的內容。

有人去茶館抄經,點了一本《蘭亭序》,以為王羲之的親筆印刷本,沒想到是方文山的原創。「當時我都傻眼了,以為老闆是在整活。結果他和我說,當下流行的此抄經並非彼抄經。比起謄抄的內容是什麼,年輕人更在意的是急需一樣事情,可以讓他們放空大腦,並保證雙手沒空刷手機。」

都是什麼樣的年輕人在抄經?

年輕人下班後,如果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呆一會,選擇總是有限。「排除咖啡廳、自習室、KTV之外,就沒地方能去了。甚至一個人去喝點解悶酒、吃頓火鍋小燒烤,還會顯得和周遭格格不入。」

(圖/小紅書@南之一)

懂得見縫插針尋找生活落點的人,順理成章把茶館開墾成了隱藏的避世空間。「茶館可比咖啡廳之類的地方,要安靜、清新多了。平時沒什麼人,在這裡呆著幹活和放鬆,絕不會被打擾。」

「它唯一的缺點,就是貴。門面隨便一壺茶都得百十來塊錢。但是,如果你心態夠好,在茶館也可以不喝茶。團一個幾十塊錢的抄經套餐,就能呆一整天。」

圖源@DramaQueen

願意付費抄經的年輕人,一半是圖買票找個舒服的地方呆一會,另一些則是把抄經當作了一種工具,既可以放鬆自己,也可以窺探他人。

北漂兩年的Kelly,和不熟的人約會時,總會把對方約到茶館抄經。「別人可能會很納悶,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殊不知面對面抄經,其實是一件信息量遠比約飯、看電影更多的事情。」

「從對方執筆的狀態、字跡的形態、是否顯得不耐煩、甚至是會不會答應邀約這件事上,都能看出他的性格、學歷、和意圖是否單純。」

(圖/小紅書@喜舍心居 療愈坊)

一些低能量的人,則會把抄經當作一種快速充能的方式。

「抄經是個體力活,但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會被動進入一種心流模式。因為寫字時,但凡你有一絲一毫的雜念,落筆都會變得歪七扭八。其次是身體也得放鬆,否則肌肉緊繃,寫出來的字就會很僵硬。」

「你以為自己是在抄字帖,實則是開啟了一個物理輔助外掛。不需要有老師在旁邊指點,看一眼紙上的字,就知道自己放空時,夠不夠投入、哪裡出了問題。」

付費抄經是年輕人的時尚單品

過去,年輕人想要在周末用9圖制霸朋友圈,大機率只有2種套路,一種炫富,一種炫美。「體現的無非都是自己的生活多麼美好、多麼成功。但出片的背後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

(圖/小紅書@Fenn)

如今,對年輕人來說,抄經可能是最低成本的過周末方式。「雖然它的單價不算便宜,點一壺茶抄上2個小時,怎麼也得上百塊。但抄經茶館的本體,其實是咖啡廳、We Work和洗浴中心的集合。你美美坐在空調屋裡喝點茶水,炫點小餅乾,順帶著在字帖上寫幾個字,就能消磨一下午的時光。」

「此外,就算你在抄經的過程中百般磨蹭,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是在故意拖延時間,反而認為你心誠心靜,落筆不敢草率半點兒。」

(圖/小紅書@DramaQueen)

上周剛免費體驗了龍華寺抄經的90後滬漂姑娘糍粑,說自己一開始動了去抄經的念頭,是因為「上海的周末生活看似五彩繽紛,其實同質化太高,大家要麼出沒於咖啡廳、美術館,要麼蹲在酒吧門口的馬路牙子上喝酒。反而是抄經這種活動,遠離消費主義,是周末生活方式的一股清流。」

不同於其他茶館的抄經往往要付費,龍華寺的抄經是免費的,但經常一票難求。「大家去龍華寺抄經,不僅是為了靜心,還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大家都想著能在寺廟裡抄經,想必也能順便給自己開個光。」

(圖/小紅書@coucou)

不少人周末去茶館抄經,並不會約上朋友,而是單獨行動,尋求一點兒獨處的空間。「因為抄經這種活動,就算你自己一個人去也不會無聊。反而是帶上同伴,就大機率會分了神,有種初中時坐在最後一排說小話的即視感。」

(圖/小紅書@海鹽焦糖巧克力)

對於那些把抄經當消磨時間的人來說,每次去茶館抄經,都是一次發朋友圈的好機會。北漂姑娘晴子說,自己把去茶館抄經的照片發朋友圈,是最安全的解法。

「在朋友圈發蹦迪喝酒的照片,大家表面不說背地裡難免會蛐蛐你;而經常不發朋友圈,又難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拚命,根本沒啥生活。去茶館抄經,不僅自己的心靜下來了,發朋友圈也無可指摘。不必屏蔽領導和客戶,也能雲淡風輕地展示自己是個懂生活和注重內心修養的人。」

「此外,別人不會點開你的照片自己研讀,看看你是不是無意間露出了什麼貴東西。反而會隨手一個贊,再在評論區發一句隨喜讚嘆。」

抄經的年輕人,

到底有多平靜?

不僅是成為了年輕人的時尚單品,對於這些經常出沒於茶館、抄經品茶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精神狀態早已進入了next level。

北漂三年的大廠員工棉花糖說,抄經就是一種效率最高的解壓方式。棉花糖平時要去見不少客戶,自己一個i人,硬生生被逼成了e人。而周末去抄經的茶館,就是棉花糖精神回血的充電站。

「一開始連毛筆都馴服不了,寫的字像狗爬的。多抄幾次就能得心應手,這種簡單的成就感,能直接讓人進入心流狀態。」

(圖/小紅書@喜舍心居 療愈坊)

「平時遠離手機就焦慮,一抄上經後,就完全不想著看手機了。就像是給腦子開了飛行模式,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回客戶消息。一旦客戶來狂轟亂炸,我也可以淡淡回一句,我剛才在抄經,言外之意就是對方冒犯了。」

茶館裡有時放輕音樂,有時則是工作人員自己在旁邊彈琴。「就像是一場實體ASMR,自己經書沒抄幾行,很快就睡著了。可能是越看字越困,回到了小學語文課那樣。伴隨著音樂昏睡過去,睡得比從自己床上還要香。」

(圖/小紅書@diniseXX)

此外,由於茶館沉浸式地提供一種很平和的沉浸感,年輕人一邊抄著經,一邊心情就輕鬆下來了。「在這種音樂和經書面前,你不會有暴躁憤怒的心情,甚至稍微大點兒聲說話,都覺得自己褻瀆了這裡,修煉水平不夠。」

ENDING:

當付費抄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後,有人覺得既然都是抄字帖,為啥不能買回家自己抄,還不用花這幾十上百塊錢。

但對於棉花糖來說,抄經最重要的不是經書的內容,而是一種能全神貫注、心平氣和的氛圍。

「自己買字帖回家抄,缺失了那種正經危坐的氛圍感,你只會覺得疑惑為啥沒苦硬吃,然後趴在桌子上睡大覺。最後經書買了太多抄不完,就只能當作字帖,送給上小學的小表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335d24202c9574d930dc86e27243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