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大鬧天宮》畫展實拍欣賞

2024-08-24   古籍

,喜聞戴敦邦大師在上海有畫展,我趁出差之機趕去寶龍美術館參觀。第一次零距離看到戴老的真跡令我雀躍不已

寶龍美術館位於閔行區,距離航中路地鐵站不遠,這個美術館有很多展廳,而戴敦邦的展是免費的。

寶龍美術館外張掛的巨幅海報

這個展其實有一段故事:1996年,戴敦邦先生為央視水滸配畫完一百零八將圖譜後,北京珠達電腦公司張總找上門來,要合作一部大型彩色寬熒幕電影《大鬧天宮》,請戴老做造型設計。

戴老耗費巨大心力完成這套圖,180多幅西遊神佛,凝聚了他多年對西遊文化、造型藝術的精研成果,他將神奇的想像力傾注於畫卷之上。

這套《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稿到國內外隆重展示,廣受好評。至於電影項目的個中內情之波折,說起來就是一本中篇小說,下次我單獨整理出來戴老原話給大家看。

本次畫展由立邦漆贊助,所以進門就看到立邦很招牌的橙色,巨大的齊天大聖開門迎賓。

和八十年代不同,戴老對於人物具體細節線條並不講究嚴謹細緻,而是更多追求氣韻比如悟空搭涼棚的手。

1.悟空出世(3幅)

石猴出世

既然是原圖展,我們就要領略一下原稿給人震撼的細節,原稿很多細節不是買本印刷圖書可以看到的。

孫悟空

比起出世時,悟空多了幾分人樣,滿臉的白色油彩,有點丑,反倒是出世猴樣更可愛些。

花果山美猴王

2.齊天大聖(1幅)

齊天大聖這幅是門面,戴老繪畫尤其細緻,我拍了很多幅細節供大家參看。

齊天大聖美猴王

大聖的棍子畫歪了( ̄ ̄),我想起水滸人物中呂方的畫戟也是歪的,這是否有意為之呢?

不過我很喜歡戴老用金粉妝點金冠金甲,反光看特別漂亮。

3.大鬧御馬監&自在花果山(5幅)

齊天大聖

悟空臉上再一次出現了厚厚的粉底,看起來像反派,就如戴老序言所說,他對西遊的印象還是小時候看戲劇,那些藝人扮相給了他靈感。

他甚至虛化處理了盔甲,著力突出面部表情——一股怒意沖天而起。

弼馬溫

邁著戲文里的步伐,戴個大紅花,和象徵威嚴的官服形成反差。此時戴老的褶皺線條已經開始走向從心所欲。

天翻地覆

崩芭二將軍

馬流二元帥

馬流二元帥、崩芭二將軍都是頗有靈性的猴子,能打打一些山精小怪,但在天兵天將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4.六大聖(6幅)

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后,他那六個酒肉朋友紛紛也開始自封大聖,除了牛魔王,其他幾位後續都沒有再出現。

六大聖

牛魔王

牛魔王的鼻環,是枷鎖還是裝飾品?

蛟魔王

每一位大聖都有骷髏項鍊,骷髏頭的數目不一。

鵬魔王

這些妖王們造型都比較偏西域、印度一帶的服飾,他們衣不蔽體,半露半遮,有一種野性的美。

這隻大鵬和西天路上金翅大鵬可能也有淵源。

獅駝王

獅駝王長了一對哈巴狗的耳朵。

獼猴王

這隻獼猴王有六隻耳朵,可能戴老暗示他和後來的六耳獼猴有關聯。

犭禺狨王

接下來是六大聖的大頭照:

5.龍宮蝦兵蟹將(7幅)

龍王把他那群水族都按人間王朝封了館,悟空龍宮探寶時和他們相遇,只覺得這些蝦兵蟹將弱得可愛。

鮋太尉

鯉魚總兵

鯿提督

這是想要cos呂布,頭冠和兵器是到位了,氣質還差億點點。

蝦兵

蟹將

這蟹將除了系了條圍裙,和菜場賣的沒區別。

鱔力士和泥鰍

戴老畫的水族都沒有進化成人身,形態保持原始,勉強架著兵器,弄點布料遮掩下。

黃鱔精要拿叉子,太為難他了吧,身體扭起來都捏不住。

龜丞相

龜丞相傻乎乎的,眼神透出天真和堅定。

6.四時神(4幅)

四值功曹、六丁六甲,都是唐僧身邊的隱形保鏢,不到關鍵時候不會觸發,即使是這些邊角人物,也收錄在人物譜中。

值時神

四時神中,值時這位尤其醜惡。

值月神

每人都捧了一塊雲板,用於報事。

值日神

值年神

6.六丁六甲(6幅)

六丁六甲為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祇,共12人。

六丁神

六甲神

六甲神明顯畫得更高級絢爛,色彩層層疊疊,表情很威嚴怒目;六丁神則很簡陋,表情也常發獃,像底層士兵。

7.太陰太陽、文曲武曲(4幅)

太陰星君

太陰星君就是月亮神,他的表情倒是很符合他的名字。

太陽帝君

武曲星

武曲星烏黑濃密的頭髮,看起來非常健康,很想看他把手中面具戴上的樣子。

文曲星

文曲星6隻眼睛,詭異神秘,盯著他眼睛看,給人頭暈目眩的感受。

8.李靖父子(4幅)

哪吒

撒潑玩鬧的哪吒,充滿魔頭狂態,這一幅也是廣受注目好評的形象創新。

木吒

金吒

金吒在西遊世界沒有了遁龍樁,淪為龍套。

托塔李天王

李天王手中不是玲瓏寶塔,不是金屬材質,而是石塔,恕我眼拙,看不出他從哪個古蹟搬來的。

9.四大菩薩&佛祖&斗姆元君(7幅)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兩位菩薩法相莊嚴,服飾多用青色和白色,坐騎都趴在地上休息。

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的兩撇小鬍子是點睛之筆。

觀音大士

如來佛祖

觀音和如來就中規中矩,畫得並不出彩。

斗姆元君

10.七仙女(6幅)

90年代,戴老的人物畫已經開始轉型,尤其是女性,臉龐都變得胖嘟嘟的,脖子變得粗短,於是七仙女就很富態。這和他七八十年代的細巧工整的紅樓仕女絕然不同。

寫在最後

這次觀展,本以為排2小時肯定可以參觀拍攝完畢,但是展品數量遠超我的想像。

緊湊的行程、笨重的行李、昏暗的光線、悶熱、嚴重的玻璃反光,這都給拍攝帶來困難,所以最後我只採集以上這些,群星列宿、諸天神佛還有很多畫作沒拍到,非常遺憾,只能看後續有沒有機緣了。

還有大量未來得及拍攝

觀看原作展,能更好地領會大師筆墨細節,這不是翻翻印刷品可以替代的。

建議大家還是去現場欣賞,畫展會持續到12月3日,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10點-16點。

關於《大鬧天宮》畫稿背後的故事,甚至比畫作更精彩!我會同步把戴老的自述發出來,附在公眾號第二條消息,供大家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