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創產業正在不斷崛起。一方面,隨著國家、政府對信創的重視程度提高,信創產業的發展正迎來多重政策利好;另一方面,隨著行業信創的深入、應用軟體的成熟,信創產品滲透至更多業務場景,從黨政逐步擴展至金融、電信、電力等對國計民生有重要影響的關基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信創雲作為信創落地的主要技術方式,在國資央企國產化替代及上雲需求的爆發下,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相關機構數據顯示,近三年,信創雲市場規模預計保持同比50%以上的增長率,2025年將達到1438億元。
雖然信創雲已經成為了「新風口」,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如何推動並實現信創項目快速落地,成為了各大雲廠商們的「新課題」。對此,在2023可信雲大會上,移動雲發表了《全棧融合創新,一雲多芯加速行業信創落地》的主題演講,並憑藉強大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性成果斬獲了可信雲多項權威認證,再現「數字尖兵」風采。
深耕自研,打造全棧式信創能力
2022年以來,信創工程已從終端、伺服器等基礎設施的替代轉變為綜合辦公、網絡安全管理、網信基礎設施及經營管理系統、生產運營系統的全面應用替代。起步較早、深度參與其中的運營商們,也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率先進行探索、驗證和試點,為信創工程添磚加瓦。
信創的核心,是自主可控。移動雲長期堅持核心產品自研,攻關「卡脖子」技術,大雲作業系統成功突破國外商業軟體壟斷,支持六大國產晶片,實現了多種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成為了業界領先的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礎底座。
為加速信創落地,移動雲打造了「一雲多芯、全棧自主、安全可信、生態豐富」的信創雲解決方案,成功入選工信部「信創典型解決方案」。基於國產硬體平台,移動雲持續優化「天元」作業系統、業內首發「易行」遷移工具、自主研發雲原生資料庫He3DB和信創雲電腦等,實現了從底層安全晶片到虛擬機關鍵應用的全鏈路安全可信,為用戶提供端到端全鏈路國產化的信創雲解決方案,滿足信創工程需求。
發揮資源整合優勢,移動雲還構築了「原生安全、全程可信」的雲網基礎設施,打造原生安全雲底座和多雲管理平台,支持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等異構資源池統一管理,獲得業內一致認可。
在2023可信雲大會上,移動雲RocketMQ消息隊列產品、移動云云安全中心、移動雲智維平台集中化運維等均獲得了可信雲技術最佳實踐,還通過了雲網絡服務穩定性、混合雲綜合能力先進級、GPU智算服務等9項可信雲評估與認證,斬獲4項可信雲技術優秀案例,再現硬核實力。目前,移動雲已累計申請專利超1350項,自研產品230+,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20+項,擁有軟著280+項。
連通上下游,豐富信創生態體系
隨著信創產業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和信創產品的覆蓋領域逐漸寬泛,提升信創雲的兼容適配能力、完善信創雲產業生態建設將成為未來信創雲的布局重點之一。
為推動信創高質量發展,移動雲積極聯合產業界合作夥伴和眾多國產軟硬體廠商,在信創領域加速推進信創實驗室建設,共同構建信創產業生態聯合體,並通過能力認證引入優質技術合作夥伴,打造信創雲平台生態。
據公開信息顯示,移動信創雲平台已與麒麟、人大金倉、東方通等16家國產化合作夥伴開展互認證,完成78項互認證,計劃2023年底完成40+國產化合作夥伴互認證,持續擴大生態圈。
此外,移動雲十分重視為科技創新培育高水平人才,聯合高校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平台,加速人才培育,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生態體系,助力國家信創發展。
落地應用,信創賦能千行百業
面對信創應用場景,雲廠商們不斷深耕技術創新,豐富產業生態,提高雲服務能力。目前,移動雲的信創私有雲、信創行業雲、信創雲電腦等能力圖譜能夠滿足客戶不同場景需求,並通過屬地化服務保障項目快速交付,已在政務、交通、教育等行業成功打造多個標杆項目。
其中,鐵塔視聯平台建設、廣州城管局智慧垃圾分類等項目獲得了本屆可信雲大會的優秀案例,是移動雲信創建設成果的有力體現。
以廣州城管局的智慧垃圾分類項目為例,移動云為廣州市黃埔區16個街道360個小區安裝共計1107個高清前端圖像採集監控設備、建設垃圾分類系統管理平台、新建雲專線將前端記錄數據接入雲上管理平台進行存儲、分析,打通「垃圾分類」工作的「最後一公里」。通過該項目,廣州市黃埔區城管局進一步加強投放管理,落實分類管理要求和技術規範,不斷提升分類投放水平,改善投放點周邊環境,推動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行業示範作用。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信創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信創生態愈發繁榮。我們看到,移動雲積極踐行「為國建雲」的使命,勇立信創產業發展潮頭,數智賦能社會發展。未來,移動雲將繼續深耕自主研發,夯實信創根基,為中國現代化發展貢獻「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