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儲存晶片公司美光科技與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這兩家中美半導體巨頭,達成了重磅和解。兩家公司之間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已經長達6年,因此,這個消息一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儘管協議的具體內容各方沒有詳細透露,但在美國升級對華科技戰的背景之下,此舉標誌著中美兩大科技巨頭之間的長期爭端迎來了一個關鍵時刻。
美光科技
美光公司與福建晉華的恩怨,始於美光率先對其提起智慧財產權盜竊的指控,美國政府也參與其中。2018年,特朗普政府將福建晉華列入「實體清單」,對其實施了限制措施,禁止向其銷售美國零部件。這一系列舉措,使得福建晉華在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困境,這也成為中美科技戰的一個縮影。
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對於美國政府的步步緊逼,中方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在2018年,福建晉華針對美光在華銷售的產品侵權一事,對美光提起訴訟,並要求美光立即停止侵犯晉華專利的行為,並索賠1.96億元。
今年5月,中國國家網信辦宣布,「美光公司沒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就在中國銷售產品,給我國國家安全造成了影響」。隨即,中方要求國內的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停止使用美光的產品。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方對美光發布的採購禁令,是基於我國的法律法規,是為了保護自身網絡安全,並不算是對美方的「惡意報復」。
中方實施的這項採購禁令,目的完全是為了確保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的網絡安全,而非對美國企業整體實施限制,也並非對美國企業存在敵意。任何國際企業要想在中國運營、發展,就必須遵守中國的法規,確保其產品和服務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在科技領域,中方一直以合作實現共贏,面對美國的不斷打壓升級,中方為維護自身利益,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正當行動,以捍衛國家安全。
在中方發布禁令後,美光表示,中方的採購禁令,影響到了中國客戶的一半收入,約占公司全球營收的四分之一。儘管如此,美光仍加大在中國的投入,並計劃在西安投資43億元,用於升級和擴建其封裝測試工廠的產線。美光總裁兼執行長梅赫羅特拉表示,此投資項目彰顯了美光對中國業務以及中國團隊成員的「堅定承諾」。
美光科技的執行長梅赫羅特拉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
此外,為解禁美光,美方今年多次派遣代表進行斡旋。10月,美國民主黨領袖舒默,在訪華期間專門向中方提出請求,希望美光公司能夠重新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11月,美光總裁兼執行長梅赫羅特拉,又在北京拜會了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露出想繼續在中國市場擴大投資的意願。為了向中方全力表示誠意,美光科技還首度亮相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美光科技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展台
如今,中美半導體巨頭達成和解,說明美光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說到底,這還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魅力太大了。
首先,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中國市場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一旦美光放棄中國市場,將直接影響美光的全球業務布局和市場份額,導致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下降。
其次,在美國政府的重壓下,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發展迅猛。中方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讓中國發展成為全球半導體企業不可忽視的市場。而美光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晶片製造商,自然不能錯過巨大的中國市場。
此次和解,不僅對中美雙方來說是一大利好,更為整個存儲晶片產業帶來了積極的信號。在結束長達六年的糾紛後,這兩家半導體企業將有更多精力專注於研發和生產,也有望引來更多先進技術和資源,提升其在存儲晶片領域的競爭力。
憶阻器存算一體晶片及測試系統
這件事說明,如果美國企業拿著平等合作的心態來到中國,那麼中方也會同等對待,但對於美國在晶片、科技領域的打壓,中國也絕不會屈服。中國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屈服於對自身核心權益的侵犯,特別是在涉及國家網絡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的問題上。儘管與美國相比,我們的半導體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核心技術相對薄弱,但中方正在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加速推動自主研發和生產,以減輕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
總體而言,此次和解將會為中美科技領域注入新的合作機遇,更展示出了平等合作的必要性。我們也希望美方能改一改傲慢、自私、虛偽、霸道的老毛病,推倒美國及其盟友為圍堵中國科技發展打造的「小院高牆」,進而讓中美兩國的科技產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實現更多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