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站前廣場,為何要建那麼大?

2023-09-16     正解局

原標題:中國高鐵站前廣場,為何要建那麼大?

對於高鐵站這樣的人員密集場所,開闊的疏散廣場,有備無患。

正解局出品

最近看到一個網帖,對比了中國與日本的高鐵站前廣場。

網帖內容

帖主分析,與日本相比,中國的高鐵站前廣場修得太大了。

帖主最後下結論,這是鐵路系統觀念落後的表現,造成了乘客的不便。

事實真如這個帖子所說嗎?

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得承認,中國高鐵站的站前廣場,普遍較大。

比如,南京南站,占地面積約70萬平方米,站前廣場非常大。

南京南站

再看南京站,體量要比南京南站小很多,站前廣場也不小。

南京站

即便是南京溧水高鐵站這樣的小站,站前廣場也很大。

溧水站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高鐵站的站前廣場為什麼要修得這麼大?

很多人也許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可能會想到一個事件。

那就是2008年廣州火車站旅客滯留事件。

2008年1月,中國南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災。

又恰逢春運,很多返鄉者因交通阻斷而耽擱行程。

在廣州,因京廣鐵路南段停電癱瘓,數十萬農民工和外來務工者被困在廣州火車站,無法回家過年。

大家看下面這張照片,最高峰時,廣州火車站聚集了40萬人。

2008年的廣州火車站

彼時,廣州火車站候車區的容量僅為3萬人。

好在,面積較大的站前廣場,提供了騰挪空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火車都停運了,那就趕緊離開,幹嘛還要滯留在站前廣場?

這是那個時代的局限性。

一方面,當時的軌道交通並不發達,疏散旅客要依賴大巴、公交車等地面交通,疏散速度就會慢很多。

另一方面,當時還沒有12306售票系統,網絡也沒有今天這麼普及。

很多人要到現場買票、退票,也影響了疏散速度。

春運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災,導致了中國客運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幕。

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每一次春運,都不容易。

我們看下面這張1995年的春運老照片,旅客只能在售票廳門口排隊買票。

買票不僅考驗的是耐性,更考驗的是體力和毅力,一位購票的旅客在排隊的隊伍中站著睡著了。

1995年的春運照片

春運這樣短時間激增的客流,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人排隊。

沒有大的站前廣場,怎麼應對?

今天再看,站前廣場似乎有點無用武之地了。

科技改變了一切:

現在買票、退票,都可以通過12306操作。不用人工排隊,也減少客流積壓。
現在的火車、高鐵準點率很高,只需要提前半小時進站,即到即走,停留時間大大減少。
現在大城市的火車站、高鐵站,大多與軌道交通互通,疏散能力大大提升。

南京南站彙集多條地鐵

很多人坐高鐵,別說去站前廣場,甚至連高鐵站都沒出過。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站前廣場就沒有用。

對於高鐵站這樣的人員密集場所,開闊的疏散廣場,有備無患。

我們更不能因為現在的進步,而去指責過去的設計。

否則,就是一種無知和忘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f8229a4a262c13c95aececa5ae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