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宇航局發布的新照片中看到令人驚嘆的火星大峽谷
圖註:火星大峽谷中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的透視圖(圖片來源:歐洲宇航局/德國宇航局/柏林自由大學)
火星大峽谷
火星大約有地球大小的一半,但它有著稱為水手號峽谷群(Valles Marineris )的巨大的峽谷系統,甚至使我們地球上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形見絀,該火星峽谷此前已被軌道太空飛行器多次拍攝到。2022年6月20日,歐洲宇航局發布了幾張令人驚嘆的新照片,使我們更近距離看到大峽谷。
水手號峽谷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系統,大約是科羅拉多大峽谷長度的10倍,寬度的20倍,深度的5倍。用數字來描述的話,那就是水手號峽谷群全長2500英里(4000公里),谷寬120英里(200公里),谷深達到4.3英里(7公里),簡直太令人震驚了!
圖註:歐洲宇航局於2022年6月21日拍攝到的鋸齒狀粗糙的尤斯深谷(Ius Chasma)和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圖片來源:歐洲宇航局/德國宇航局/柏林自由大學)
圖註:彩色地形圖展示了尤斯深谷(Ius Chasma)和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它們構成了火星水手號峽谷結構的一部分。基於數字地形建模,圖中較低地勢為藍色和紫色,高海拔區域為白色和紅色(如圖右上角標度所示)。(圖片來源:歐洲宇航局/德國宇航局/柏林自由大學)
寬闊深窪的火星峽谷
新的圖像展示了位於西側底部的兩個被稱為 chasmata的溝渠裂縫的詳細結構。第一個是尤斯深谷(Ius Chasma),全長522英里(840公里),第二個是全長500英里(805公里)的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
這些深谷是水手號峽谷最深的區域,深度可達到4.3英里(7公里),試想一下,你正站在深谷邊緣環顧四周······
圖註: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的另一幅立體圖(圖片來源:歐洲宇航局/德國宇航局/柏林自由大學)
沙丘、土堆、山體滑坡
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含有獨特的黑色沙丘,科學家們推測這源於附近的塔爾西斯火山群,還有兩座淺色調沙丘坐落在其旁邊。它們就像小山脈一般,升起9842英尺高(3000千米)。狂風嚴重地侵蝕著它們,岩石的內部結構比其他區域的鬆散得多。
有趣的是,在小山丘之間還有些小的隆起。它們蘊含著含水硫酸鹽礦物,表明很久之前存在液態水,而且液態水可能一度充斥著整個深谷,儘管科學家們對此還存有爭議。在新圖像中還可以看到山體滑坡,由於表面物質侵蝕並不嚴重,這一現象可能是在最近發生。
尤斯深谷(Ius Chasma),也有著像鯊魚牙齒一般的鋸齒狀三角形岩石。
圖註:框形區域展示了峽谷群中的尤斯深谷(Ius Chasma)和提托諾斯深谷(Tithonium Chasma)(圖片來源:歐洲宇航局/德國宇航局/柏林自由大學)
火星大峽谷和地球大峽谷
除了尺寸差別外,二者的形成原因也不一樣。科羅拉多大峽谷在科羅拉多河洶湧的激流沖刷下形成。而水手峽谷是地質構造上的巨大裂縫,火星在最初形成後緩慢冷卻,塔爾西斯地區的地殼向西升起,不斷撕裂著水手峽谷,緊隨的侵蝕也使得裂縫加寬加深,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見的峽谷群。
然而,在水手號峽谷群的東部,有一些外延溝壑似乎是由水形成的,在地表下面可能有殘留水分。去年十二月,歐洲—俄羅斯聯合的微量氣體軌道探測器(TGO)發現了水手號峽谷有地下水存在的證據,而且很有可能是冰的形式。
圖註:從火星全貌圖中看水手號峽谷群。美國宇航局的維京號軌道飛行器在20世紀70年代創造了這幅由100多張圖像構成的整合圖。(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圖註:美國的輪廓與火星全貌圖結合,足以可見水手號大峽谷的範圍之廣。(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
BY:Paul Scott Andersonand
FY:gx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