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症,很多人仍然是談之色變。進入21世紀後,癌症在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仍然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隨著我國的癌症登記及統計體系的日趨完善,近年來我國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已有了長足的進展。
那麼癌症到底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專家們解釋其原因是多種多樣,包括環境,飲食,空氣,基因等各個方面,人們從對表面環境、食物等原因的研究到基因研究,經過了漫長的探索。最後,發現癌症的過程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基因變化的過程。
很多人猜測癌症會不會與血型有關係,畢竟基因遺傳學中,血型的遺傳也是一門學問。雖然沒有古人滴血認親那樣懸迷,但不同血型的父母生育的孩子血型是能夠通過遺傳學推斷的。究竟A型、B型、O型、AB型,哪種血型不易得癌?接下來為您揭開迷霧見真相。
一、血型小知識
1900年,著名的卡爾·蘭德斯坦納將人類紅細胞分為A、B、O血型後,他的學生於1902年,又發現了AB型。100多年以來,血型方面陸續有了許多重大的發現,研究也取得了許多成果。現代醫學中,血型在臨床治療上依舊是一個非常具有研究前景的課題。
首先,血型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遺傳表型,具有豐富的遺傳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內涵不斷顯現,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完善,吸引人們探索血型的遺傳機制。你知道A型血和B型血父母能生出什麼樣血型的孩子嗎?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A、B、O血型的遺傳因子位置是在9號染色體上,人的A、B、O血型由3個遺傳因子A、B和O控制,而人細胞的第9個染色體只有AO、AA、BO、BB、AB和OO中的1個等位遺傳因子的2個ABO系遺傳因子。其中a和b是顯性基因,o是隱性基因。
根據上述血型的遺傳規律,配偶之間出生的孩子的血型如下圖。從下面這個表格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子女可能有的血型以及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血型的遺傳規律極少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表1各種ABO配偶所生子女的血型
血型的遺傳規律除了上述的親子鑑定這個應用以外,還被廣泛應用在輸血和移植配型、群體遺傳學和人類學的研究以及疾病遺傳研究方面。尤其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了ABO血型與癌症的關係,其在醫學上的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二、血型與癌症的相關性
在尿路上皮腫瘤中,移行細胞癌占百分之九十三,鱗狀細胞癌占百分之三,腺癌占百分之三,良性乳頭狀瘤占百分之二。每年大約有386300新發病例和150200死亡病例。這些數據令人驚訝,在醫學高度發達的21世紀,癌症仍然是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題。
1981年中國泌尿外科學會成立時,在20個省、市、自治區報告了5503例膀胱腫瘤。男性腫瘤4462例,占百分之九十七,非男性腫瘤1041例,占百分之三。這些數據證明膀胱腫瘤跟性別有著強相關性,因此,男性群眾要特別注意泌尿健康,預防膀胱腫瘤。
表2器官示意圖
膀胱癌是中國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百分之三,其中尿路上皮癌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目前的統計研究已經知道膀胱腫瘤跟性別有著強相關性,男性患膀胱癌的機率遠高於女性。那麼在血型上是否也會與患癌率有相關性呢?
研究出來的相關性又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醫學專家們研究這些相關性都是為了應用在臨床上。它可以作為病理檢查的輔助指標和預防復發的輔助指標,對於有高機率病發的患者,要增加複查次數加大預防力度,更大幾率減少患癌幾率,獲得健康身體。
目前,原發性膀胱非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聯合膀胱灌注,雖然這些腫瘤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50%-70%將會復發並且約有10%-20%的最終會發展為膀胱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
ABO血型是一些惡性腫瘤已建立的預後因素,但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ABO血型與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相關。ABO血型作為臨床和病理檢查的輔助指標,可以提高原發性膀胱非筋浸潤性尿上皮癌的復發和進展的預測水平。
等位基因的缺乏是膀胱腫瘤的復發和發展的機制之一,這個機制是醫學專家長久以來研究的目標課題之一。從整體的研究環境來看,A型血患者的病情惡化,復發,進展的發生率均高於O型、B型、AB型血的群體。
同時,由於成本低、重複性好,血型也成為了理想的生物標誌物。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血型生物標誌物會在臨床上發揮更大作用。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分析血型的兼容性以藉此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也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探索這個課題。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ABO血型影響患者的預後,A、B、O、AB型患者中A型患者的復發率和進展率最高。這只是血型與癌症相關性研究中的冰山一角,很多學者在這個領域大展拳腳,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2013年,被血型與癌症相關性問題吸引的一些工作人員首先觀察了ABO血型分布在多地區的癌症群,通過分類某地4家醫院的所有身體檢查和住院治療組。經過多年隨訪調查,分析得出結論A型和O型人群更容易發生各種癌症,B型人群相對癌症發生率較低。
丹麥的一項隊列研究表明,炎症相關因素在O型血的人更易造成肺癌患者的死亡。歐洲的這項新研究指出,炎症反應在肺癌的進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且有證據表明這種反應受ABO血型的影響。這個結論得到了很多專家學者的肯定,也在臨床上獲得了相關性認定。
另外有學者將大量肺癌、肝癌、胃癌患者的ABO血型數據與同期正常人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AB型人患肺癌的相對危險率達到2.68,B型人患肝癌的相對危險率達到1.78,A型和AB型人患胃癌的相對危險率R分別為2.62和2.57。
同時通過對比8種惡性腫瘤與體檢者的ABO血型分布情況判斷各腫瘤的發生與ABO血型的相關性。再分A、B、O、AB4種血型分別比較惡性腫瘤患者相對於正常對照發生疾病的OR值來確定各血型人群發生8種惡性腫瘤的相對危險度。
最終發現,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的發生率與ABO血型都具有相關性。A型血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風險較高、B型血女性人群患卵巢癌的風險較高、AB型血的人群患胃癌的風險較高。這些結論有助於臨床上對疾病的預防和預後工作進行干預。
三、其他血型遺傳系統
無論是在生理層面還是心理層面,自古至今,血液就一直是人類重要的研究對象。人類理解生命和自己的秘密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對血液信息的探索歷程中,血型理論的發現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科學探索。
迄今已經發現的血型系統有十幾個,除了我們最耳熟能詳的ABO系統,還有1941年發現的Lewis血型系統、1940年發現的Rh血型系統以及1962年發現的Xg血型系統。每種血液系統的發現,都意味著醫學史上的一次進步。
自從1940年在恆河猴身上發現Rh血型以來,該Rh血型也經歷了70多年的研究。Rh是很複雜的,其重要的抗原就有D、C、E、c、e。尤其是Rh血型的發現和深入研究對於臨床輸血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避免很大一部分因輸血引起的溶血症。
有一組研究人員認為,既然已經有結論認為癌症與基因有關,那麼其肯定與Rh血型表型有某種關聯,因為血型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他們順著這個思路,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展開了大量的實驗,去探索腫瘤和Rh血型的關係。
工作人員通過觀察Rh(C,E)相合輸血在腫瘤貧血和非腫瘤貧血病人中的血紅蛋白升高差異以及觀察Rh(C,E)相合與Rh(C,E)隨機輸血在腫瘤貧血患者中血紅蛋白升高的差異。對於研究腫瘤和Rh血型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40位腫瘤病人Rh(C,E)相合輸注濃紅前後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得出結果:腫瘤患者與Rh血型暫時未發現存在相關性。並且發現腫瘤病人Rh(C,E)相合輸注效果好於Rh(C,E)隨機的輸注效果,這個結果對於醫學臨床應用來說也是個較大的突破。
四、如何應對這種相關性
眾所周知,很多癌症與遺傳和突變有關。儘管現在的研究表明,血型和癌症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僅靠血型去預測癌症的發生還不夠權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說的相關性只是一種機率學,某種血型的人患某種癌症的機率較高,但其較不患病的的機率仍然是極低的。
同時,這種相關性沒有百分百的確切性。當缺陷基因接近編碼特定血型的基因時,會出現「特定癌症與特定血型有關」的現象。另一方面,血型相關抗原發生變化,使相關組織和細胞的一部分功能發生變化,影響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面對遺傳、環境、生活、飲食習慣等其他影響因素,雖然不能忽視血型的差異,但是比起擔心血型,更應該關注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例如應當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使得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大大降低患癌的風險。
儘管由於政府組織和社會媒體的宣傳,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平台的普及使得人們對健康知識的獲取更加容易。然而在實際行動中,人們往往受到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其他條件因素的影響而不能很好地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行為維持中半途而廢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鍛鍊、吸煙酗酒等健康危險行為仍然是大多數人的常態。近年來,各種統計數據均顯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高達52%,躍居第一,而導致非傳染性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顯然癌症也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相對於不良的生活方式產生的負面影響,血型對癌症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為了保持健康好身體,遠離癌症,要向不良的生活方式說再見。每一個人都應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合理控制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也不能暴飲暴食。
除卻這些,最主要的是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這樣才能提高身體素質,抵制疾病的侵襲。同時要鼓勵自己堅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將好習慣持之以恆。將目標變換一下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多吃蔬菜會比少吃肉更容易執行下去。
結語
雖然有結論認為A型血人群和O型血人群更容易發生各種癌症,而B型血人群和AB型血人群相對癌症發生率較低。但是我們不應該將其奉為圭臬,要明白癌症與血型的關係只能作為輔助指標,血型對身體的影響遠不及一個人抽煙酗酒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大家要科學閱讀,保持理性。堅定一個信念,健康生活健康心態。不要因為自身的血型而去過分憂慮疾病的發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夠極大地幫助我們遠離疾病侵擾。
尤其在新聞媒體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大家越來越快地接收到醫學領域的前沿信息,但反而因此少了分門別類的認知,也因此在一些群體內產生了誤會。在這裡再次提醒廣大群眾,健康生活,幸福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5bff619dac912e5a0b1424f46d13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