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電影?被史匹柏模仿?看黑澤明的《天國與地獄》便知

2022-08-23     閒人電影

原標題:什麼是好電影?被史匹柏模仿?看黑澤明的《天國與地獄》便知

什麼是好電影?

黑澤明曾說,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就是既有趣又容易理解。

在這一點上,《天國與地獄》辦到了,《天國與地獄》得分三部分來看。

前一個小時是人性考驗,三船敏郎飾演的權藤該不該捨棄自己的事業,拿出三千萬救因綁架自己兒子而被錯抓的司機的孩子。

中間一個小時是刑偵片,黑澤明對案件抽絲剝繭,兇手的犯罪手法,警方的偵破過程都細緻入微,算得上犯罪與破案的百科全書。

最後二十三分鐘是現實主義,影片又回歸到了《野良犬》的批判,對社會分化、階級矛盾、貧富差距的審視與質問。

這三部分結合起來便是天國與地獄。

權藤住在窮人們嚮往的天國,那裡沒有噪音,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不會沾染上任何窮酸味,窮人對他只有仰視。

這種讓脖子酸痛的方式使仇富心理的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從而導致犯罪發生。

兇手竹內與權藤無冤無仇,只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條件、生存方式、權力尊嚴差距過大,失衡心理讓兇手內心的犯罪因子逐漸滋生。

他想把天國住著的神拉入地獄,讓他體驗地獄般的煎熬,即使自己因此觸犯法律也在所不惜。

片尾他以為自己辦到了,所以與權藤見面時,被判了死刑的他一點也覺得自己該懺悔,反而得意洋洋。

當他得知自己已經摧毀的神沒有被毀滅,仍舊待在天國時,他的精神崩潰了,才會有發瘋的舉動。

因為他一心想拉下神壇的神,因自己的敲詐勒索又成了神。而這個神是被與他處於同一階級的平民捧上去的。

他們為了天國的權藤不受損失,竭盡全力幫助他追回贖金,並讓他獲得空前的輿論支持與民眾滿意度,從而助他再次成為一家鞋業公司的負責人。

黑澤明借這麼一個天國的人還在天國,地獄的人進了牢房的故事,傳達自己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的泡沫經濟,導致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階級跨越固化,而當局者卻把這種社會矛盾片面的推給富人。

讓窮人去恨富人,掩蓋導致這種境遇的真正原因,是當局者的不作為才讓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可見黑澤明的人文關懷。

這是《天國與地獄》的內容與思想,在技巧上,黑澤明保持了一貫的水準。

在片中,黑澤明用熱這個視覺符號展現貧富差距與犯罪動機,炎熱的天氣,底層人解暑靠的是電風扇與手巾擦汗,而權藤他們卻從未有此類擔憂。

這種對比手法,就算黑澤明什麼也沒說,觀眾也能從中看到階級的不同,一個小小的行為便是天國與地獄,便是兩個世界。

熱導致整個社會變得浮躁,人們的內心變得焦躁不安。

一旦人的情緒處於崩潰邊緣,辦事就不再講究合理性,逐漸向片面、偏激發展,將法律、道德,統統拋諸腦後,只管宣洩放下的不滿,犯罪便叢生。

在劇本結構上,《天國與地獄》遵循的是三幕劇的邏輯。

將整個劇本切分成三個板塊,各板塊在劇本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相互勾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劇本結構的整體。

片中三幕式的敘事架構沒有絕對的主角,三船敏郎、仲代達矢、山崎努,都是各自章節的主人公,形成了開端、對抗、結局三個方式。

三船敏郎飾演的權藤,為了自己的事業放手一搏,但遇到了令他糾結的難題,經過一番心理搏鬥,最終選擇交錢救人。

仲代達矢飾演戶倉,以偵破綁架、殺人案入手,與兇手步步為營,處處周旋,在他的緊追不捨下,將兇手繩之以法。

山崎努飾演的竹內,是一個處於底層的小人物,他嫉恨富人,恨他們讓自己待在地獄暗無天日,這種矛盾讓他鋌而走險,最後才明白原來自己一直搞錯了對象。

黑澤明的鏡頭就在他們三人之間來回移動,串聯成了完整的《天國與地獄》,三人的三幕劇構成了整體的三幕劇。

這種結構讓故事循序漸進,不故弄玄虛,也不花里胡哨,對於觀眾特別友好,讓觀眾沉迷於劇情,也讓觀眾很容易理解故事的脈絡和思想。

在解構方式上,黑澤明借用竹內一步步揭開人間是地獄的真相。

並將造成這種水深火熱的生活的主因娓娓道來,而非說教,強行灌輸自己的價值觀。

這種方式讓觀眾不反感,易於接受黑澤明給出的道理或答案,影片獲得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在場面調度上,《天國與地獄》是教科書級別的。

場面調度包括構圖、場景、道具、演員、服裝和照明,還包括由演員的定位和移動以及鏡頭中的對象形成的構圖組成。

電影開頭的室內戲占了全片三分之一的時長。

一個房間內黑澤明展現了他高超的場面調度,這場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權藤跟公司股東的對抗,一部分是權藤與自己的對抗。

打光上,權藤一開始都是從陰影處走來,表示他處於劣勢,再藉助他與其他人服裝上的不同說明他當下的局面是一個人抗衡所有人。

之後通過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升降,鏡頭的仰拍、俯拍、平拍,演員的走位,以及形成的構圖,交代人物關係,故事背景。

在此基礎上,權藤慢慢從弱勢方轉變為強勢方,並占據主導權,《天國與地獄》的場面調度不是無限的正反打,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黑澤明的調度讓觀感流暢,鏡頭語言變得豐富,也被後來的史匹柏模仿,用在了他的《華盛頓郵報》當中。

也許《天國與地獄》的知名度不如《七武士》《羅生門》《影武者》。

但是對於初識黑澤明的人來說,看《天國與地獄》是個不錯的第一選擇,因為好電影的元素,《天國與地獄》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401bb0eac87342d19ed5994224cd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