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 | 重陽,草木與習俗

2024-10-11     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孟祖平

九月九,佳節又重陽,金秋時節,重陽節來臨。此時,菊花花開,多姿多彩;茱萸結果,色澤鮮艷。

「重陽」之名與《易經》有關,《易經》把「九」定為陽數,農曆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稱「重陽」。重陽節習俗,最初起源於上古時期祭天帝祭祀活動,到了漢代,重陽節習俗開始豐富,據漢代《西京雜記》記載,當時,有佩茱萸、食重陽糕、飲菊花酒等許多習俗;晉代,民間開始有重陽登高避災禍習俗。古人認為,重陽之日,是吉利日子。唐代,重陽日正式被定為節日。

重陽與茱萸寓意習俗

在唐代,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句,當屬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自古是中藥之藥材,可驅蟲去濕、消積食,治寒熱。民間傳說,茱萸是「辟邪翁」,是辟邪驅鬼魅的護身符,能「辟除惡氣,令人長壽」,當時,重陽節人們頭上發簪上插茱萸、身佩茱萸布袋習俗,有辟邪求吉之寓意。

茱萸果

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初夏開出小黃花,秋季結果,果實色赤,似椒子,又名越椒。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果實在古代均為中藥材,其中,吳茱萸果實成熟後「氣芳香而濃郁」,古代風俗及古詩詞中經常提到的茱萸,多指吳茱萸。

茱萸花

茱萸,在古代寓意豐富,有吉祥、驅邪、長壽等美好寓意。古代,常以茱萸植物為原型設計成的茱萸紋,在漢代非常流行的服飾紋樣,常出現在絲織和刺繡服飾之上。茱萸紋多以橢圓心形叉刺樣式出現,故又稱「叉形紋」、「叉刺紋」,通常由三瓣花頭、捲曲的枝蔓和盤繞的方折線組成,形式優美,線條流暢。

食茱萸,自古是辛辣調味食品

食茱萸果實可以食用,因枝幹上布滿瘤乳狀尖刺,故有「鳥不踏」之名。食茱萸,在周朝很受重視,是祭祀之食物。古代,在辣椒沒有傳入中華之前,食茱萸是古人常用辛辣味調料之一。《齊民要術》曾記載四川人用茱萸腌魚,是將鯉魚切成魚片,洗凈撒鹽,壓石控水,將糯米飯、茱萸和橘皮、酒攪拌均勻作為腌魚料,在瓮中把魚片和腌魚料交替層疊,最後用菰葉封口一月後腌制而成,清蒸、燒烤皆可,尤以熬湯滋味最美。記得小時候,奶奶曾常用茱萸果腌制鯉魚,清蒸出鍋後,魚香四溢,鮮美可口。

重陽,賞菊飲菊花酒習俗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之時,菊花盛開,古人有重陽節賞菊習俗。菊花,多姿多彩,美妙無比,自古有觀賞價值。

在古代,菊花多為黃色,故菊花又稱「黃花」,黃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尊色,有高貴寓意。自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賞菊賦詩,成為時尚。

杭州賞菊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時期,朝廷為頌揚「太平盛世」,創辦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燈會」,當時,朝廷要求各地把最好的菊花送至都城臨安(杭州)展出;期間,都城白天觀花,夜裡觀燈、品菊,熱鬧非凡。

古代,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習俗。菊花自古有藥用價值,被稱譽為「長壽之花、延壽客」,有長壽寓意。《神農本草經》將菊花(「鞠華」)列為上品,並記載菊花 「久服能延年」。傳說,菊花酒是「長壽酒」,可祛百病、延年益壽,因此,菊花酒不僅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也是節日相互饋贈的珍貴禮物。古代上品的菊花酒,選用菊花初開花朵和青葉與精緻糯米釀製,釀好後,其味清香甜美。明清之時,民間菊花酒中加入多種草藥,養生效果更佳。

小時候,父親常用菊花、當歸、枸杞泡酒,每到重陽節家宴之時,菊花酒首先要敬爺爺,待爺爺品嘗後,大家才能一起合飲,其歡快場景,至今記憶尤新。

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習俗

重陽節自古有吃重陽糕習俗,在先秦時,重陽糕被稱為「蓬餌」,是用蓬子摻和米粉做成的糕餅食品。據漢代劉歆著《西京雜記》記載,民間傳說,九月初九食重陽糕(蓬餌)可驅邪祓妖,因此,重陽節吃重陽糕,有「祛病辟邪」寓意。宋代,重陽節吃重陽糕之風大盛,由於「糕」與重陽登高之「高」諧音,於是,吃重陽糕有「步步高升」等吉祥之寓意。

重陽糕

在杭州,早在宋代就有重陽節吃「重陽糕」習俗,據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杭州)重九習俗,重陽日都市糕餅店均以糖面蒸糕,並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紅色的茱萸果。後來,重陽製作開始有講究,一般要作成九層,形如寶塔,上面用麵食做成兩隻小羊,以合重陽(羊)之義。小時候,奶奶常在重陽節製作重陽糕,當時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節天明時,老杭州人常將重陽糕切片搭在兒女額頭,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重陽節又稱祭祖節,有敬老習俗

‌重陽節自古有敬老習俗,在古代,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故又稱祭祖節,其習俗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當時,為謝天帝、祖先恩德,除了隆重的祭天帝典禮之外,還有祭祖禮儀習俗。

由於重陽「九九」與「久久」諧音,有「長久、長壽」寓意,在古代,每逢重陽節有許多敬老活動。1989年,為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風氣,我國將重陽日被定為「敬老節」,2012年,我國法律明確,每年重陽節為老年節。

小時候,爺爺特別喜歡吃糕點,尤其喜歡吃奶奶在重陽節做的重陽糕,每到重陽節,在給祖先燭香後,大家圍坐聚餐之時,奶奶總是提醒我,要讓爺爺先吃重陽糕,然後大家開始分享。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0acdd554dd18688a58c9a0cc128c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