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最出名的莫過於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建築,建築風格中西結合,形態各異,值得一來。
開平立園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塘口鎮賡華村,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的私人園林。開平立園以人名作園名,有「立樹立人」的含義。開平立園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於一體,其獨特建築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是中國較為完整的中西結合的名園。
航拍:立園碉樓可分為三部分: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
航拍:沿運河迴廊西行約100米,便進入別墅區。別墅區有別墅六幢,古式碉樓一幢。
航拍:三個區用人工河或圍牆分隔,又巧妙地用橋亭或通天迴廊將三個區連成一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亭台樓榭,布局幽雅,獨具匠心,令人有巧奪天工之感。
航拍:小花園區位於大花園區和別墅區之南,中間與運河相隔。
航拍:小花園構圖別致,為"川"字形。園內以"兀"形運河分隔,東邊建「玩水」橋連接,橋上建「長春」亭;西邊建「觀瀾」橋連接,橋上建"共樂亭"。
航拍:整個立園不但在建築物構圖獨異,而種植花草樹木也構思獨特、新穎,各種名花異草、風景樹等,應有盡有。
航拍: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特色集於一體,融匯中西的獨特建築藝術風格。
航拍:園內建築有「立園」大牌坊、「修身立本」大牌樓和「晚香」、「玩水」、「觀瀾」、「挹翠」四個橋亭,以及石米羅馬式建築「鳥巢」、形如鳥籠的通花建築「花藤亭」,造工精巧,別具一格。
航拍:泮立樓建於1931年4月,樓名是園主謝維立先生取其父謝聖泮及自己的名字聯珠而成,是園主及四位太太生活起居的中心。
立園正門,在別墅區靠南角,門邊是「立園運河」。大門正中上方「立園」二字,是書法家吳道熔書寫的。
立園簡介。
泮立樓其樓頂為中國古式琉璃瓦重檐建築,並巧妙在架空成隔熱層。
這花園別墅氣派,聽說讓子彈飛一會,周潤發部分是在這裡拍攝的。
立園應該是自力村的升華版,加入了很多外國的元素,很美。
室內地面和樓梯皆為義大利彩石,牆壁裝飾中國古代人物故事為題材的大型壁畫、浮雕和塗金木雕;彩坭浮雕是「劉備三顧草廬」,塗金木雕為「六國大封相」,塑造人物逼真,栩栩如生,且雕刻精湛,構圖別出心裁。
從泮立樓上望過去的泮文樓。壯觀而不失典雅。
開平碉樓不虧是世界文化遺產,站在樓上遠觀,風景很好。
泮立旁的三幢建築之一,炯廬。現在一樓展出書畫,其餘房間封起,未能參觀。
立園既有中國園林的韻味,又吸收歐美建築的西洋情調,將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國華僑私人建造的園林中堪稱一流,也是中國目前發現較為完整的中西結合的名園。
由於華僑常年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他們也無形中成了一種橋樑,將這一文化帶回了家鄉。
因此,不但樓外建築看起來非常西化,連裡面的地板、天花、壁爐、用具等等,都是非常的西化和先進。立園將這一現象發揮到了極致。
花藤亭,頂部仿英國女皇金冠而建,四壁用鋼筋水泥做成通花花籠。
相傳四角各種上春夏秋冬四季藤木花卉,攀爬亭上,一年四季花開不輟,當年客人未進花園先聞花香。
亭中有水池,相傳為養龜池,與亭側鳥巢相聯繫,寓意鳥語花香,花開富貴。可惜現在見不到當年奇妙景致。
這就是鳥巢,裡面還養著鳥的!與旁邊的花藤亭相稱,當年可謂鳥語花香,可見立園的構思是景中有景,園中有園,獨具匠心。
亭台軒榭,人工運河貫穿整個立園,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呈現出一種朦朧美!小橋、流水、人家,體現的淋漓盡致。
建築有地方特色,有歷史人文底蘊,很值得一來,富有僑鄉特色的地方園林,令人印象深刻。
「泮立」、「泮文」兩幢別墅,其樓頂均按中國古代「重檐」式建築,蓋綠色琉璃瓦,巧妙地架空,成了實用的隔熱層。室內地面和樓梯皆磨彩色義大利石,而今六十多年,仍然光彩照人,此乃能工巧匠登峰造極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立園它是一座華僑園林,園內只有一座傳統意義上的碉樓——樂天樓,其餘均為花園別墅,亭台樓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