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棧橋,驚險、刺激,年輕人愛玩,年紀稍大的也想去嘗鮮。但玻璃橋景區背後卻掩藏著「管理真空」,因為安全事故頻發,不少景區的玻璃橋項目被緊急叫停。
上周,經由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通過的《湖州市鄉村旅遊促進條例》(下文簡稱《條例》)正式公布。作為地方立法,該條例明確提出了玻璃棧橋等具有一定風險的鄉村旅遊項目,由地方政府制定管理辦法。
視覺中國供圖
玻璃橋事故頻發 部分地區叫停
滑草、滑沙,再加上滑道,近幾年,眾多景區、田園綜合體都是「我要飛,而且是想飛得更高」的發展態勢。2016年,張家界修建了全國第一個玻璃棧道,之後,全國引進玻璃橋的景區3年內就增加了數百家。但是景區玻璃滑道(梯)風靡的背後是隱患。今年6月5日,廣西平南縣安懷鎮佛子嶺風景區的玻璃滑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1死6傷。
由於沒有行業可以參照的標準,從2017年開始,國家主管部門及北京、廣西等地對玻璃棧道等高風險類項目建設和運營做出了限制,今年,包括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地文旅廳都展開了行動,一些玻璃棧道項目被責令停業。
視覺中國供圖
《條例》為玻璃橋監管難提出解決辦法
無論是新昌十九峰依傍懸崖的飛龍棧道,還是磐安靈江源森林公園內橫跨兩山的玻璃棧道,又或者是去年開放的「浙江最長高空玻璃棧道」溪口徐鳧岩凌雲渡玻璃棧道,浙江的玻璃橋類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關注。
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人員表示:「浙江山地較多,遊客市場需求非常旺盛,所以近兩年建設的玻璃棧道比較多。」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傅林放認為:「玻璃棧道項目在國家層面並沒有明確的建設標準、監管主體的規定,所以很多行政管理準則很難入手。」
浙江省人大法工委備案審查處處長劉永華表示:「玻璃棧道、網紅橋等都是新興的、對旅遊者人身安全有一定風險的項目。它們適應了旅遊者的需求,也給旅遊經營者帶來了可觀的經營收益,不能簡單地限制,而是要加強事前的規範(即及時制定出台相關設施設備等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和運營安全標準)和事中的監管(即明確主管部門,加強對運營的日常監管,防止出了安全事故以後的馬後炮式事後監管,確保旅遊者安全)。」
此次湖州出台的《條例》第二十五條便指出:鄉村旅遊項目中的特種設備的使用、檢驗、檢測和安全監督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執行。經營水上漂流、滑草、滑道、玻璃棧道(橋)等具有一定風險性的鄉村旅遊項目,法律、法規未規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確定,並制定管理辦法。
對比以往,困擾玻璃橋監管的主要問題是國家尚無明確法律準則規定監管主體;而湖州則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確定市、區縣人民政府須出台管理辦法,推動了權責主體的落定,避免了管理難、問責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