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統計局官宣29%的城市,6月房價再現下跌

2019-07-15     大偉看樓市

最近很多人都在圍觀深圳不公布房價了,其實公布房價的時候,也沒幾個人相信。在國內當下,房價數據相對靠譜的其實也就是統計局每個月公布的70大城市房價。

但這個數據也存在明顯的問題,特別是其中的新建住宅價格,只看網簽,所以導致數據失真。但二手房數據,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從70大城市的房價數據看,6月份明顯出現了調整。特別是二手房價格,出現了29%的城市下調,也就是有20個城市二手房價格跌了!



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3%、0.3%和0.5%,北京下降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上月為上漲0.1%。其中:北京和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均下降0.1%。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8%,漲幅連續三個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從6月份市場數據看,非常明顯,不論是環比還是同比,70大城市房價數據出現了全面漲幅回落。

出現價格上漲回落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樓市政策收緊預期再次出現,特別是從5-6月份各地調控政策看,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251次!相比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192次,同比上漲了31%。

樓市從3-4月份的明顯小陽春到5-6月份的快速退燒。房住不炒再次成為政策的主導方向。從市場分化趨勢看,上漲城市集中在部分三線城市,但總體上漲幅度已經是2019年來的最低的,從後續趨勢看,7月初信託與美元債收緊,對於市場心理影響非常大。

疊加7-8月是市場的慣例淡季,預計房價下調城市將繼續明顯增加。

二手房全國在6月份出現了20城市下調,這是年內第一次,熱點一二線城市再次進入到了調整階段。後續如果沒有明顯的信貸寬鬆政策,預計7-8月份,全國一二線城市將再次進入小陽春後的倒春寒。

具體數據分析:

首先:樓市小陽春結束,二手房價格漲幅全面放緩!

相比新建住宅網簽數據滯後,二手房數據更有代表性:6月全國70大城市二手房數據環比平均上漲0.28%,(在5月份70大城市二手房平均環比上漲0.43%,相比4月份的0.53%明顯退燒。)


6月一線城市二手房數據無城市上漲,其中北京廣州持平,上海深圳微跌。

從70城市數據看,上漲城市數量在6月份明顯出現了大幅減少,6月份二手房出現20個城市下調,是2019年最高,新建住宅也有5個城市下調。

整體看,上漲城市繼續集中在中西部與東部部分區域。

二手房價格上漲在1%以上城市只有3個,5月有12個城市(4月13個)。

整體看,6月份市場明顯出現了,小陽春宣布結束,市場出現下調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二:市場成交量退燒

全國熱點20個城市,合計商品房住宅銷售套數為73.85萬套,同比2018年同期的70.97萬套上漲4%。成交明顯面積為8463萬平米,同比2018年同期的8085萬平米,同比上漲4.7%

樓市從3月小陽春開始,4月達到高位,5月份到6月份期間,整體市場都出現了退燒跡象,包括房企融資,土地成交,都上漲乏力,主要原因是因為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與信貸約束政策。

整體看,2019年市場小陽春主要體現在一二線城市,包括北京限競房簽約上行等都明顯影響帶來市場成交。



其次:從未來趨勢看,網簽數據的同比上行並不代表整體市場走勢,從趨勢看,6月,作為衝刺半年報的最後一個月,供應量明顯增加,這種情況下,成交量相對會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供應量井噴下,信貸政策不寬鬆,導致部分區域可能價格出現波動。

第三:5-6月份全國市場繼續分化,特別是部分城市政策再次出現收緊,價格變化後,市場需求有所觀望,出現了成交量上漲乏力,雖然大部分城市依然同比明顯上行,但環比3-4月份的成交量有所調整。

三:6月份調控收緊政策再次密集發布:

持續收緊的調控政策密集發布+房價出現了部分區域的上行,高性價比房源減少。

6月單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高達46次,超過了5月份的41次。(1月份68次、2月份21次、3月份15次,4月份60次,5月份41次,6月份46次)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251次!相比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192次,同比上漲了31%。

2019年上半年樓市調控,以2019年419為分界線,前後調控重點不一一樣,在2019年4月後,住建部連續2次分別預計點名10城市過快上漲。

預警、約談、問責機制再次出現

近年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中,明確了省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和地方政府的落實責任,從而使地方政府成為因地制宜實施房地產科學、精準調控的主要執行主體。

2017年年底住建部建立的「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 「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機制。

住建部則負責統籌安排以及落實監督,對於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的城市及時提示、指導,對於落實「平穩本地房地產市場」任務不利的地方政府,進行約談及至按照有關程序、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問責。

2019年二季度房地產調控最典型的特點是,相比之前的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的寬鬆潮,最近2個月多地政策再次出現明顯的收緊,特別是海南、廣州、蘇州、合肥等繼續針對房地產調控中部分環節加碼調控。

樓市調控嚴格,針對房價上漲的打補丁措施依然不斷出現。預計2019年下半年,全國樓市將依然是雙向調控,房價平穩的城市不排除出現寬鬆政策,但只要上漲明顯,房地產調控肯定會加碼。

四:各地土地市場:

截止6月,2019年上半年土地市場繼續活躍,50大城市合計賣地20034.4億。其中賣地最多的杭州1444.5億、武漢賣地948.8億,北京933.3億,蘇州836.8億。從50大熱點城市數據看,在一季度低迷的情況下,2季度土地市場全面復甦,全國土地市場熱度推動熱點城市賣地收入刷新歷史同期記錄。

在4月來到5、6月來,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出現了局部異常升溫現象。本輪土地市場升溫是從二線城市開始,特別是蘇州、武漢、杭州等為代表。房企拿地額開始增加。

整體看,出現拿地升溫的主要原因有幾點;資金面的相對寬鬆,傳遞到了樓市,也傳遞到了土地市場

最近部分一線熱點城市開始出讓部分與之前明顯不一樣的土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uKVCWwBmyVoG_1ZNd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