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⑳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向海發展華麗轉身

2019-10-22   一帶一路報道

遼寧是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是東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作用突出。

航拍瀋陽

「一五」時期,全國17%的原煤、27%的電、60%的鋼產自遼寧,第一爐鋼、第一架飛機、第一艘巨輪等1000多個新中國工業史上「第一」都誕生在遼寧。2018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2.5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2年的214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2年的94倍;人民生活水平發生著從「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即將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後,「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第一家承包租賃經營責任制企業、第一支上市企業發行的股票等,都是遼寧改革開放的生動寫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省(區、市)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中共遼寧省委書記、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表示,遼寧實現了向海發展的華麗轉身,「一帶一路」沿線活躍著遼寧企業,遼寧自貿區開放平台作用日益彰顯,「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交通大通道,實現了遼寧直通海外國家。遼寧開放之門越開越大,發展活力也越來越強。

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70年砥礪奮進,遼寧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遼寧的實踐,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沈飛航空博覽園展示的飛機

一是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遼寧狠抓學習宣傳和責任落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確保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遼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是注重以改革創新推動振興發展。遼寧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斷提升經濟活力、創新力、競爭力。2017年,全省經濟實現了築底企穩。2018年,全省經濟實現了穩中向好。今年以來,全省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度實現6.1%的增速,增長實現了與全國基本同步,實現了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超過6%的轉變,標誌著遼寧經濟步入了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

新征程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向海發展華麗轉身

復州東北大鼓是遼寧省的傳統民間藝術,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是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遼寧克服困難,逐年提高基本養老金,實現了14連漲。把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連續多年實現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7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高等教育率先進入大眾化階段。著力解決「就醫難」問題,「15分鐘醫療圈」覆蓋八成以上居民,每萬人擁有病床位75張,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棚戶區改造深入推進,數百萬群眾喜遷新居。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26萬減到去年底的13.02萬,貧困發生率由5.4%下降到0.6%。

四是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落地見效。近年來,遼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和農村環保五大工程,美麗遼寧建設取得新成效。2018年,全省大氣優良天數達到296天,比上年增加了19天,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的81%。河長制全面建立,遼河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實施、渤海綜合治理紮實推進,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完成農村改廁15.6萬座。

渾河

五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遼寧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自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統籌謀劃黨的各項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的成效。按照黨中央部署,徹查遼寧拉票賄選案,凈化修復政治生態取得了重要成果。黨風政風持續上揚,社會風氣持續好轉,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精神面貌為之一振、煥然一新。

遼寧貫徹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遼寧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質量高、效益好、結構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在新老照片對比中看遼寧變化

一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解決結構性問題,遼寧把「一帶五基地」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帶五基地」是黨中央給東北的定位,「一帶」就是要求東北地區成為全國的重要經濟支撐帶,在經濟上要更多地為國家做貢獻;「五基地」就是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二是著力推進動力轉換。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遼寧有115所高校,兩院院士54人,有產業技術工人460萬,創新基礎和實力雄厚。近年來,遼寧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把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入手,出台科技強省實施意見,促進科技成果「三權」下放;堅持把資金優先投入到創新上,2018年全省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到了438.2億元;在加快推進創新成果轉化方面推行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試點,調動成果提供方、承接方、科技服務機構的積極性;在引進創新人才方面,實施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興遼英才計劃」,為人才提供幹事創業舞台。2018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2516名。

大連星海灣大橋

三是努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遼寧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深入實施瀋陽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突破遼西北、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縣域經濟發展「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制定實施三年攻堅計劃。瀋陽經濟區全面改革創新試驗區27項任務全部完成,瀋陽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沿海經濟帶港口資源充分整合。海洋經濟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成效明顯,2018年沿海六市GDP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獲國務院批覆,按照「三年上台階、五年大變樣、十年增長極」的發展目標,加快推進新區建設。遼西北地區積極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2018年,遼西北三市GDP增長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縣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一縣一業」「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布局正在形成。

遼寧扭轉經濟增速單向回落局面

一個時期以來,遼寧經濟確實遇到了比較大的下行壓力。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遼寧迎難而上,遏制了經濟下行態勢,2017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扭轉了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單向回落的局面。2018年增長5.7%,經濟運行保持了穩中有進、總體向好。

「遼滿歐」過境貨櫃班列從大連港出發

一是抓住深化改革關鍵點。遼寧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抓好國企國資改革重頭戲,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改革為遼寧振興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是抓住擴大開放突破點。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進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中國-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東北亞經貿合作先行區建設。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承接高端產業轉移,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

三是抓住創新驅動著力點。遼寧要以智能製造和新材料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抓住體制機制、平台、人才三個關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前沿人才,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對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作用。

遼寧大學

四是抓住打好「三大攻堅戰」支撐點。遼寧還有13.02萬人口尚未脫貧,今年遼寧要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力衝刺、決戰決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128個貧困村銷號、5個省級貧困縣摘帽。同時,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高度關注金融、企業債務、社會穩定等領域風險隱患。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重點開展好遼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加快建設美麗遼寧。

五是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落腳點。財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傾斜,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是抓住作風建設切入點。遼寧以深化作風建設為契機,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了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圍繞重要指標、重點任務、重大項目,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干到底。

來源:國新辦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thebeltandroadrpt@163.com

編輯:雷露

審核:李卉嬪

主編: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