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輝玉蘊——南京出土宋明金銀玉器展

2019-11-22     河北省新疆商會

南京作為兩宋時期東南地區的經濟重鎮、明初京師之所在,一度是全國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少開國功臣、皇親貴胄和文人士子在這裡終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了許多宋代名門望族、明代王公貴族及開國功臣的家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金銀玉器,從日常用器、婦女飾物,到陳設擺件、吉錢壓勝,造型精美,用途多樣。 這些隨葬器物材質高貴,工藝精巧,造型別致,樣式多變,從碗盤到杯盞,從金簪到玉帶,無不華美秀麗,洋溢著奢華之色,體現了宋、明兩代王公貴族們典雅精緻、富麗堂皇的生活風貌。

「耕讀漁櫵」金戒指

由長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長沙市文物局主辦,長沙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承辦的「金輝玉蘊——南京出土宋明金銀玉器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二廳對公眾免費開放,共展出120件(套)南京市博物總館館藏的金銀玉器精品。

此次展覽分為「珠搖翠舞」「奢雅器用」「吉錢壓勝」三個單元,展出的120件(套)金銀玉器精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墓主明確的紀年墓葬中,其中不乏經典之作,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和學術研究價值。

雕蟠螭紋八角形玉盤

蝴蝶形金飾件

如展品中,一套明代嵌寶石金頭面極為引人矚目。這套頭面總共由六件組成,形制各異,均鑲嵌紅、藍寶石,精巧華美,色澤艷麗,觀之寶光璀璨,美不勝收。這套頭面出土於南京江寧將軍山沐斌夫人梅氏墓。沐斌為明朝開國功臣沐英之孫,襲封黔國公,梅氏是沐斌的側室夫人。與這套頭面一同亮相的嵌寶石金鐲、嵌寶石金鍊香盒等都是出土於沐斌夫人梅氏墓。

金冠

金碗

再如南京江浦黃葉嶺宋代張同之墓出土的一件銀渣斗同樣令人驚嘆不已。這件銀渣鬥口徑5.8、高8厘米,渣斗上部呈碗狀,下部為小罐,由碗底和罐口焊接而成。在我們的印象里,渣斗的功能可能是用來存放漱口水的,也可能是放在餐桌上用來吐放殘渣或傾倒喝剩的茶渣。這件銀質渣斗的出土,足以反映出宋時王公貴族們的奢華生活。

金鑲玉錢

刻香卷紋銀盒

金錠

此外,還有南京江寧將軍山明代沐瓚墓出土的金冠、金冥幣,南京板倉徐欽墓出土的金鑲玉帶,南京中央門外康茂才墓出土的金碗,南京板倉職業病防治所明墓出土的圓雕嬰戲八角形玉杯等珍貴文物,同樣惹人眼球,讓人過目難忘。

嵌寶石金頭面

鑲金托雙龍戲珠紋琥珀飾件

宋明兩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金銀器製造業的興盛。宋代金銀器一改唐代雍容華貴之風,器型趨於精緻小巧,顯得典雅秀麗。隨著金銀器大量流入民間,其類型及裝飾擺脫了域外文化的影響,更具生活氣息,呈現出本土化風格。明代金銀器製作工藝在前代基礎之上又有新的發展,造型美觀,製作精細,裝飾繁複。此時流行在金銀器上鑲嵌珍珠、寶石,產生了一系列的合璧產品,使這一時期的金銀器表現出濃艷華麗、富麗堂皇的特點。

銀渣斗

圓雕嬰戲八角形玉杯

此次亮相展出的這些精雕細刻、雍容華美的金銀玉器,不僅是宋、明兩代工藝美術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那個時代王公貴族們日常生活的想像空間。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u7NlG4BMH2_cNUgz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