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蛋物語》:分鏡引導下的「角色認同」

2021-03-10     動漫簡評

原標題:《奇蛋物語》:分鏡引導下的「角色認同」

【動漫雜談】關於分鏡:

說說《奇蛋物語》第9集的相關話題,其實開播後有一些對演出山崎雄太不滿的聲音,不過本期沒打算深入,這集作為案例是夠用了。

鏡頭調度是為了實現「將現實或者想像中的三維空間,通過二維的畫面表現出來」所做的全部工作,包括但不限於鏡頭的各種運動方式。在設計鏡頭時,通過有意識地引導觀眾產生對角色的認同、關注、共情、心理默契,是或多或少要考慮的創作思路。與之對應的,也有一些比較泛用的基礎手法。

從鏡頭調度的方式來講,以下情況傾向於引導觀眾認同角色:先入景框、同一機位反覆強調、主觀視點。

第9集剛開篇就相當於直接告訴觀眾這集是「社長回」了,即使第一句是小愛的台詞,還是讓社長先入景框,簡單地用全景交代完人物位置之後,接下來基本就是社長的面部特寫,和社長視點的過肩反打,再加上各位角色視線的反向引導,很容易讓觀眾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社長身上。

當然,主導和推進這段劇情的是川井梨夏,後面用她誇張的表演打破了之前的鏡頭組接邏輯,引導觀眾產生與她一樣「震驚」的心理。最先退場的也是梨夏,完成了推進劇情的使命之後,關注點繼續回到社長身上,AVANT部分伴隨著社長的出框而結束。

從構圖上講:靠近觀眾、畫面中心、露出面部、特寫。這些都是引導觀眾認同角色的常見要素,往往配合上述的鏡頭組合邏輯一起用,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或空間的限制做出一些取捨。

一開始看到坐電梯的這一段,我也好奇為什麼要強調秘書的主導地位,看完全篇後才明白這個鏡頭的意圖。

構圖部分大家可以對比著6分鐘時其樂融融的Apart,和16分鐘以後開始吵架的Bpart看。前面比較好說,都是傾向於引導觀眾去關注和認同社長。吵架部分則設計則是誰說話就引導向誰。

高個子起身發表觀點,就讓她走到畫面中心;梨夏反駁就給她正臉;輪到社長發言了,就讓她回頭露出正臉,接下來調整構圖,擋住其他角色的面部;小愛說話的時候,單獨給她特寫。這種「誰說話拍誰」是最泛用,也最行之有效的演出形式,更容易讓觀眾掌握每個角色的觀點。

另外,片子中也有很多不帶情感傾向的鏡頭,一般來說比較適合用鏡頭端正的較大景別去展現。這裡的星空倒影,是為了製造一個兩人「同時入框」的契機,避免觀眾在不當的時機產生感情傾向,也是演出需要考慮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u0qHHgB9wjdwRpvfR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