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我們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發展的也越來越快,所以很多地區都已經建成了,高樓大廈發展成了城市的市區了,這樣的話原來很多農村地方的特色已經消失不見了,而一些美食他們也只有在農村廟會的時候才能買到,所以有很多城裡人現在雖然居住在城裡,想吃什麼就能去超市裡邊購買,可是這些特色小吃他們想吃卻吃不到,也只有羨慕的份了。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6種只有農村廟會才能買到的特色小吃,第4種是百吃都不過癮,城裡人表示真的是羨慕嫉妒恨。
第1種就是炒涼粉,這是一種特色小吃,而且只有在農村廟會上做出來的口味才最地道軟軟糯糯的涼粉,切好了之後再配上蒜苗和食用油以及特有的大醬。炒出來特別香,最重要的是廟會上的這些涼粉,基本上都是農家自製的,採用自己家地里做出來的紅薯,親手手工製作的涼粉,吃著就是香。
第2種小吃是江米棍兒,這也是很多農村廟會上必備的一種小吃,別看它是從一個比較破舊的機器里生產出來的,可是吃起來卻非常美味,每次這個機器運轉的時候就好像是拖拉機那樣突突的聲音特別大,可是只要在它的進口地方放進去大米或者小米另外一個地方就能被擠壓出成型的長長的香甜可口的米棍了。記得小的時候我就特別愛吃這米棍,不過家長總攔著不讓吃,因為很上火,這種米棍必須要現做出來才好吃,而城裡面雖然有的賣,可是都是在機器工廠裡面生產出來,包裝好的,早已經失去了新鮮感。
第3種是棉花糖,這也是很多人童年的時候甜蜜的記憶,不過棉花糖也只有在農村廟會才能見到了,是用那種做棉花糖的機器,紡織出來的一層一層,就好像是真正的棉花一樣非常輕薄,可是吃到嘴裡入口即化又甜絲絲兒,不像超市裡頭的那種實心棉花糖一樣。雖然超市裡面的棉花糖也很好吃,可是並不是那種口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軟綿綿的棉花糖呢。
第4種就是肚子肉了,這是很多人都特別愛吃的一種下飯菜,尤其是農村地區,大家去趕廟會的時候會買上一些,晚上跟幾個老友喝幾口小酒的時候就配上這肚子肉來吃,比起純正的熟牛肉要香多了,因為裡邊加入了牛身上,其他的一些部位上的肉吃起來特別香,而且切的特別薄,嚼著也更軟爛入味。
第5種是豌豆糕,這個是很多農村地區的特色搶手貨了,我們現在有各種點心,特別著名的是豌豆黃,不過他是用豌豆做的,可是這種豌豆餡兒是用柿子做的,相信你們也沒吃過吧,採用柿子做成的柿餅再把它加工成這種黃色的糕點,吃著特別好甜,而且入口即化,口感沙沙的非常好吃。
第6種就是烤紅薯了,這個烤紅薯是很多人在天冷的時候最愛,不過現在天熱了吃起來也非常軟糯香甜,這種烤紅薯現在也只能在廟會上賣,因為在城裡邊很多這種手推車已經被城管限制取締,不能上街去售賣了,所以逛廟會的時候要是碰到那種自家種的烤紅薯吃起來特別甜,而且烤制的也必須是那種用傳統的泥巴糊的烤爐烤出來才會原汁原味,香嫩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