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死腹中」?張家港取消限售闢謠了

2019-12-12   錫樓

文/田大叔


開篇之前,先舉個例子,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


中國是個性壓抑的國家,有朋友可能會說,中國人對於「性」只是保守而已,並不是壓抑,不管是壓抑還是保守,我所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問題不用多講,主要和中國傳統教育有關,還有一方面就是受政策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生產力落後,一切勞動都依靠人海戰術,所以這個時候的天性是完全釋放的,那時候有能力的家庭可以生十幾、二十多個孩子。


人類的快速繁殖,猶如「蝗災」,為了控制人口爆髮式增長,1982年,我國提出「計劃生育」,用政策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計劃生育」實施後,被釋放天性的國人並不能一下接受,超生現象頻頻發生。


不過,下有對策,上就會有政策,凡超生者一律處罰,有些家庭因為超生被罰的傾家蕩產。


就這樣,我國的人口出生率被慢慢控制下來,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問題,性被政策禁錮起來,久而久之,性的問題被壓制了,人口出生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計劃生育」短時間對控制人口出生率有很大幫助,但是,國家進入老齡化的速度也逐漸加快。


於是,2016年我國放開二孩政策(注意,不是二胎政策),以為這樣會快速提升人口出生率,但數據顯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想生二孩,也有人不想生二孩,並且數量還很大,大約是不想生二孩的二倍還要多。



大家為什麼不想生二孩我就不多講了,我就想通過這個案例和房地產對比一下,這個周期過程是不是和房地產市場一樣。


現在,雖然房地產還處在一個嚴謹的調控周期,但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當房地產的紅利期過去後,調控政策一旦全面放開,讓你買房你都不想買了。


01

我為什麼會拋出這樣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主要因為我們的隔壁城市張家港突然取消限售了。


這個消息目前還沒得到官方確認,主要還是以小道、謠言、據聞等為傳播途徑,不排除相關部門有試探性行為。



接下來,相關部門會有兩個動作,一是受社會關注和媒體報道輿論的壓力出來闢謠;二是出台一份官方文件,正式證實張家港取消限售的消息。


不管怎樣,我們先梳理下這條消息的來源:


通過梳理髮現,這條消息最早來源中介,稱「從今天起,張家港正式取消限售政策,樓市即將火爆,房價即將上漲。」


首先,我們可以把這條消息認定為中介炒作樓市回暖的方式之一;再有,可以明顯感受到樓市已經冷到需要解除限售「回血」了。


不過,有蘇州的媒體向有關部門證實了這個消息,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回覆是:張家港商品房2年限售政策已取消,目前官方紅頭文件暫未出爐,一切坐等正式官方消息。


其實,這件事深扒一下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2017年8月27日,張家港市實行限售政策取得不動產證未滿2年的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不得轉讓。



該政策從頒布至今,執行已滿2年。


按照時間推理,也已經到了第一批商品房取消限售的時間。


這和無錫限售政策到期如出一轍。


今年5月20日,無錫第一批限售商品房限售結束,被大家炒的沸沸揚揚。


有媒體稱,無錫第一批商品房限售結束後,將會有50萬套房源進入二手房市場,會對市場和房價造成巨大衝擊。


當時,中介的宣傳方式和張家港這次的宣傳方式一模一樣,結果,對市場並沒有任何作用。


張家港的取消限售和無錫的有本質區別,無錫只是第一批限售商品房到期,可以進入二手房市場買賣。張家港可能全面進入「取消限售時代」。


02

為什麼張家港此時會傳出取消限售的消息,說白了還是市場過於低迷導致的。


從行政歸屬上,張家港屬於蘇州的一個縣級市,大家的關注度並不太高,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被市場和開發商忽略的城市,成交量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有業內表示,蘇州從一個不被大家關注的城市「撬開」取消限售的口子,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今年上半年,蘇州房地產市場火熱的一塌糊塗,今年5月11日,蘇州進行了一次「補丁」調控升級,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的新建商品住房實施「限售」。


該文件還規定,新房須取得房產證3年後方可轉讓,園區全域二手房須取得房產證5年後方可轉讓。


經過兩個月的觀察,5月11日的調控升級並沒有有效遏制蘇州市場的火熱。


於是,在7月25日,蘇州再次出台新的調控政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蘇州市區、崑山市、太倉市範圍內申請購買第1套住房時,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蘇州市範圍內連續繳納 2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大家注意到沒有,蘇州兩次升級調控都沒有涉及到張家港,就知道張家港的市場有多慘了。



在賣的不好的情況下,張家港取消限售也無可厚非,對市場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只不過這個取消限售的信號意義比較重大,如果官方不闢謠的話,等於給取消限售送了一個口子,後面會有更多城市仿效,如此一來,房地產市場的「解禁」潮也會隨之而來。


張家港取消限售的消息一出,有粉絲給出這樣一句評論:感覺現在的房地產和生二胎(孩)一樣,政策放鬆了,有些人讓你買都不想買,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個隱喻。


03

今年下半年以來,陸陸續續以「人才」之名給樓市鬆綁的城市有很多,比如青海、濟南、新鄉、上海、南京、天津、三亞······


來源:網絡


遠的不說,我們從今年10月15日南京六合放鬆限購說起,外地人購房不再要求社保或繳稅證明。


同一日,天津發布公告稱,在「兩個中關村」工作的職工,無需提供在津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證明,即可購房。


在這兩座重量級城市之後,又一城給樓市鬆綁!


10月18日,三亞發布紅頭文件通知,在三亞工作的人才,不落戶即可買房。


三亞和天津出台的政策意圖大同小異,同樣的人才引進政策,同樣的樓市鬆綁風向,同樣的產業發展追求。


甚至,同樣的樓市冷淡困境。


眾多出台人才引進政策的城市地區,一是對過嚴的調控政策的調整,二是以期實現吸引人才和去庫存一舉兩得的效果。


其實,越是鬆綁的地區,經濟和樓市都亟待拯救,反之,調控越嚴的地區,經濟越發達,樓市越熱鬧。


從大的環境來看,張家港就是這樣一個城市,不僅樓市冷的要命,就連經濟增速下滑也比較嚴重,在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倒數的情況下,張家港很需要一次「自救」,不過,這次「自救」能否成功,還是要等官方的紅頭文件。


我一直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張家港的這次取消限售,會不會因為輿論的壓力「胎死腹中」?這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我一個張家港的朋友告訴我,張家港相關部門在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有關取消限售的消息如何應對,預計明天會有官方消息。


有很多人在問,張家港真的取消銷售後,無錫會不會跟進,這個問題問的讓我無法回答,且問張家港和無錫在一個城市量級上嗎?


04

我稿子寫完還沒發出去,張家港取消限售的消息竟然闢謠了,這多少讓我有點失望,好歹等我把稿子發出去後再闢謠,可以感覺我的預判是非常準確的,現在毫無優越感。


就在剛剛,粉絲群里有粉絲髮了一張張家港闢謠取消限售的消息。


消息稱:「江蘇省張家港市商品房2年限售政策取消」一事進行了求證。張家港市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昨天確實有窗口進行了取消限售過戶的操作,但是今天已經停止。昨天過戶的數量目前正在統計,現在已經恢復限售前的過戶政策。一切以正式文件為準。



這個闢謠還是蠻重磅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做第二個「菏澤」,沒有哪個城市在「住房不炒」的主基調下放鬆調控,也可以看出本輪調控的持久性和長效性,明年房地產市場還是以「穩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