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政部門對建檔立卡74.2萬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應兜盡兜

2019-10-10     大西北網

甘肅民政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舉行

大 西 北 網 訊(記者王志儉文圖)10月10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民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建強和副廳長李劍,介紹民政助力脫貧攻堅和新時代民政部門的三個主要業務。

王建強說,我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新一輪機構改革後,民政部門的使命任務、職能定位和主要業務。

根據中央和省上機構改革安排部署,省民政廳對原有的雙擁優撫安置、防災減災救災、醫療救助和老齡工作等職能進行了轉隸。新時代民政部門主要業務有三個方面:一是以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孤棄兒童保障等為主的基本民生保障;二是以養老、殯葬、婚姻登記、慈善和社工志願服務等為主的基本社會服務;三是以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區劃地名等為主的基層社會治理。

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實現「兩不愁」兜底保障的直接責任和促進解決「三保障」的重要責任,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重要論述、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履行好民政職責,切實扛起兜底保障的政治責任。民政部門在助推脫貧攻堅戰中肩負的重要任務,主要是實行農村最低生活制度兜底脫貧、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加大臨時救助政策落實力度、做好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保護、加強殘疾人服務工作等。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全省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56.8萬人,農村特困供養人員10.38萬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範圍的共有74.2萬人(農村低保71.9萬人,農村特困供養人員2.3萬人),占全省未脫貧建檔立卡對象總人數的66.8%,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在兜底保障上主要做了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政策體系。

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對象認定方法。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及時將返貧人口納入救助範圍。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納入農村低保,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持續提高救助標準。

針對我省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兜底保障任務繁重的實際,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財政加大支持力度,2018年以來共籌集社會救助資金216.26億元,為推進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奠定了資金基礎。連續14年提高農村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和補助水平。

三是聚焦特殊群體,完善兜底保障政策措施。

為充分發揮兜底保障的兜底作用,按民政部要求,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重殘、重病人員,執行單人戶納入低保政策。

四是積極採取措施,鞏固脫貧成果。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防止農村低保三、四類對象脫貧後又返貧的情況發生,明確了在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低保三、四類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剔除領取的低保金,家庭人均收入達到農村低保標準後,可給予6個月的漸退期,確保其實現穩定脫貧後再退出農村低保範圍,對漸退期滿沒有實現穩定性脫貧的對象,仍要享受低保救助政策。

五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加大兜底保障傾斜支持力度。

制定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民政領域脫貧攻堅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對「兩州一縣」和省定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截止2019年,共下達資金114.56億元,保障人口105.6萬人。

六是精準認定保障對象,及時足額發放救助資金。

為嚴格落實脫貧攻堅「精準再精準」的要求,從精準認定農村低保對象出發,重點抓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政策培訓。二是建立了信息核對聯動機制。三是加強了部門間的數據比對比。四是反覆進行篩查。我們按照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原則。確保兜底保障對象應兜盡兜、應保盡保、應退即退。將低保金、特困金、臨時救助資金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生活救助資金通過「一卡通」方式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在特困人員供養方面做了3方面工作 :

一是加強農村特困集中供養能力提升。2018年以來,我們先後爭取中央資金1.6億元,省級配套1.7億元,支持新建農村特困供養機構37個,在建養老機構總量達到80個,建成後將新增特困供養床位7000張。截止6月30日,全省共有農村特困供養機構196個,設置床位10223張,收住特困供養對象8654人,比2017年底分別增長了20%、13%、31%,有效保障了特困對象集中供養需求。

二是全面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

針對農村特困供養機構設施條件差、安全隱患多、服務質量低的問題,創造性的實施了「百院萬床」改造提升計劃,先後下撥省本級福彩公益金1.45億元,用於特困供養機構升級改造和配置安全設施。2018年以來,共有146個特困供養機構改造了消防、食品安全設施,全省特困供養機構整改安全隱患3300餘處,先後關停偏遠散小和有嚴重安全隱患的敬老院103家。突出貫徹落實《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等國家標準,從制度建設到衣食住行,對供養機構9類基本服務進行逐項評估,查漏補缺,狠抓規範管理和標準化服務。針對供養機構持續運營能力弱的問題,著力補齊政策短板,聯合省財政廳出台《關於建立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的通知》。

三是嚴格落實分散供養監護責任。全面簽訂監護協議。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與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親友、村委會簽訂委託監護協議,明確具體責任和工作要求,督促監護人為其提供日常看護、生活照料、衛生清潔、住院陪護等服務。嚴格落實走訪探視制度,積極督促鄉鎮領導和包村幹部認真落實每月至少一次的走訪探視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在兒童關愛保護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持續提高孤棄兒童基本生活養育標準,集中供養孤棄兒童養育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360元,社會散居孤棄兒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000元,有效保障了孤棄兒童基本生活。組織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按照每人每學年1萬元的標準資助仍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專科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學校就讀的孤棄兒童1202名。

二是健全完善領導工作協調機制。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調整部分議事協調機構主要負責人和撤消部分議事協調機構的通知》,明確將「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調整為「甘肅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細化了任務分工,靠實了各級職責。

三是著力加強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民政部要求,通過積極協調溝通,在全省鄉(鎮)配備兒童督導員1421名,兒童主任17403名,並全部錄入全國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實名登記制管理。積極鞏固「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成果,農村留守兒童重點問題解決率達到99%以上。

殘疾人福利方面也做了3方面工作 :

一是不斷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先後下發了《關於做好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對補貼對象認定、資金髮放、動態管理等工作進行明確。截至6月底,全省共為45.7萬符合條件殘疾人發放了兩項補貼,發放資金6.18億元,有效解決了困難殘疾人群體的額外生活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

二是不斷推進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建設。2018年以來,我省不斷加大項目資助力度,累計投入各類資金7699萬元支持民政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機構新建和設施設備配備項目,著力提升民政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機構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目前全省共有市級民政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機構5所,共有床位1239張,入住人員948人,有效提升了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規範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是探索開展殘疾人康復照護服務。2019年3月聯合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殘聯下發《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決定開展以構建康復服務網絡、建立服務轉介機制、落實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提高服務管理水平為主要內容的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2019年下達省級福彩公益金1200萬元,資助26個縣(市、區)、53個鄉鎮(街道)開展2019年第一階段工作。同時,為解決社會福利機構內和農村貧困家庭殘疾人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困難,2018年以來,我省持續實施民政部「福康工程」項目和我省「福彩助殘」公益項目。2018年以來累計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800萬元實施「福彩助殘」公益項目,共為貧困家庭殘疾人安裝假肢328具,驗配助聽器1000台。

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加強了3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指導和政策引導。2018年以來,先後組織召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全省社會組織黨建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向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發出《甘肅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倡議書》,印發《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就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開展產業和智力扶貧、慈善捐助活動、消費扶貧、社工幫扶和志願服務,以及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等進行明確。認真做好社會組織年度檢查、等級評估等工作,協調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省級層面每年會同財政等部門開展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發布公益性社會團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名單,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提供支持。

二是堅持多措並舉動員參與。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熟悉市場、科技類社會組織技術優勢明顯、社工類社會組織在連結資源、基金會募集資金強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發揚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通過結對幫扶、愛心捐贈、助學助醫等形式參與脫貧攻堅。統計,2018年全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投入資金6466.25億元。同時,組織開展脫貧攻堅試點,2017年以來先後爭取中央財政支持2452.98萬元,部級福彩公益金340萬元,列支省級福彩公益金1800萬元用於支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試點和公共服務項目,社會組織內生髮展動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是深化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認真貫徹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推進會精神和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加強與青島、福州、廈門、天津市主動對接,及時簽訂結對幫扶協議,開展互訪調研,建立工作機制。截至目前,東西部扶貧協作社會組織幫扶共落實資金(含物資折價)2799.53萬元(天津市社會組織幫扶鎮原縣1617.03萬元、廈門市社會組織幫扶臨夏州318.75萬元、福州市社會組織幫扶定西市813.75萬元、青島市慈善協會向隴南市民政局捐資50萬元),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王建強介紹完情況後,還和副廳長李劍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mBhtG0BMH2_cNUgg-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