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三毛麼?
我曾因為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專程去過非洲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在那裡騎過駱駝,遇見一場火燒雲,還有那滿天星空。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很多人的詩和遠方。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有時候,我多麼希望能有一雙睿智的眼睛能夠看穿我,能夠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斕和荒蕪。
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於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這些三毛的經典語錄,你一定偶然在哪看過。
三毛走過的每一個地方,她寫下的每一個文字,都給了我們無數憧憬,關於未來、關於人生、關於愛情、關於自由的憧憬。
那日在周莊旅行時閒逛古鎮,發現了一個「三毛茶樓」,真是意外驚喜。
周莊,完整保持著典型江南水鄉風貌,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美譽。交通便利,地處江南水鄉腹地,上海、杭州、蘇州之間。
著名油畫家陳逸飛先生的名作《故鄉里回憶》里的雙橋,很多人都曾站在上面,感嘆著這小橋流水人家,是心中江南的模樣。
吳冠中先生也曾在周莊寫生,並留下了名畫《周莊》。不僅如此,他還留下這樣一句話:「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白天和黑夜,周莊是截然不同的。
這裡不僅美食多,而且人文體驗也很豐富,會讓你恍惚穿越到了古時候的江南。
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之間,仿佛再現當年蘇州城外一重鎮的盛況。
和幾個好友,在周莊的三天二夜,時光緩緩。四個女子,穿了一襲漢服,惹了很多的目光。
漫步在周莊裡,到處瀰漫著典雅的小鎮生活。居家小院、河鮮小集市、古鎮下午茶......這裡的人們,過著慢悠悠地閒適生活。
貞豐文化街是周莊古鎮里,很喜歡的一個地方。
將周莊的歷史遺存、文化印記、生活風味、鄉土情懷最大限度地保留下來,再現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手工藝。
土布坊、竹編坊、豆腐坊、鐵鋪坊、剃頭坊...每一家都能勾起舊時的回憶。
那日我們在貞豐文化街的聚寶樓喝茶聽戲。吳儂軟語的評彈,外地的遊客雖然聽不懂,但都覺得很舒心,江南的意境滿滿。
在聚寶樓的不遠處,意外的發現了一家三毛茶樓。
陽光撒向木質的桌椅,一眼歡喜。
周莊的生活是悠閒的,伴隨著太陽的緩緩升起,古鎮的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及工作。
三毛曾留戀於周莊,水鄉古鎮喚起了作家無限鄉愁。
1989年,第一次回大陸的三毛,正趕上清明時節。漫步周莊,領略江南煙雨秀色,被深深地陶醉了。
她走過一座座石拱橋,走過一條條石板街,民居、河埠、水牆門,一切都是那麼親切。她含淚寫道:「我小時,到過很多這樣的地方。」
臨水而築的三毛茶樓分上下兩層,裡面到處是三毛的照片和畫像,她或坐或立,或顰或笑,靜靜地看著每一位來訪者。
三毛曾經寫道:「終於找到了幾十年來盼望的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我要來周莊吃阿婆茶,吃大閘蟹,要在故里的大街小巷看個夠」。
可惜,再也不能圓夢了。
三毛茶樓臨河的那一桌,坐著一位老先生,名叫張寄寒。
很久以前三毛離開周莊後,這位生活在古鎮的作家追尋她的足跡,寫成了散文《三毛在周莊》。通過一位朋友的牽線,張寄寒與三毛有了書簡交往。
正是張寄寒老先生,開闢了這三毛茶樓。
有機會,來三毛茶樓喝杯茶吧。看看那些老照片定格逝去的時光,如有興致,還可以和張老,聊聊三毛的文字。
音箱裡,傳出那首讓人永遠也忘不了的歌:「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iwv1HYBjUShLqujmj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