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是什麼時候有生命的?
早在35億年前,地球就出現了最原始的生物,單細胞原核生物。但是一直到了5.4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才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生物史上至今未解決的"懸案",短短數百萬年,絕大部分的無脊椎生命出現在了原始海洋中。
三葉蟲就是其中的代表生命,想必大家都知道三葉蟲的赫赫名聲,畢竟是那個時期的霸主,不過不是食物鏈霸主,而是數量上的霸主。
三葉蟲是那個時候最多的生命,而且生命力頑強,經歷了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這個3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才消失,在地球上存在了3億年之久。
縱然是三葉蟲這樣的生命也扛不住那麼多次的大滅絕事件,消失在了漫漫歷史長河中,但是其實還是有物種從遠古時期就存活至今。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適用於每個生物的,物種的演化必然是環境的變化造成的,如果一個物種生存環境不變,哪怕再過10億年,它也不會發生變化,人類就是在無數個巧合中演化而來,甚至喜馬拉雅山的出現也是人類出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些物種在幾千萬年數億年的時間內,因為環境的變化無法對其生存造成太大影響,因此直到現在都還保留著原始的生命形態,這些就被稱為"活化石"。
比如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它就是活化石,還有其他比較有名的物種。
矛尾魚
矛尾魚是生物界中相當出名的"活化石",也可以說是第一次被人們發現的活化石生物。
1938年,馬達加斯加附近海域有漁民捕捉到一條奇魚,這條魚長1.5米,重57kg,全身魚鱗似鐵甲,樣子非常嚇人。
博物館研究人員看到這種魚時,吃了一驚,因為這是生活在4億年前的矛尾魚,化石都還在博物館呢,矛尾魚當時認為白堊紀時期就已經滅絕了。
後來證實矛尾魚確實還存在,至今已經捕撈到80多條了,是一種瀕危生物。
大熊貓
大熊貓相比其他活化石,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不過也有800萬年了,大熊貓繁盛時期,廣泛分布在我國西南部和中部地區,和已經滅絕的劍齒象生活在一起。
不過現在大熊貓已經極其稀少了,是全世界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國寶",擔任"和平大使"的任務,其憨憨可愛的樣子被全世界人喜愛。
中華鱘、揚子鱷
中華鱘和揚子鱷均為我國特有的"活化石"物種。
中華鱘已經有著1億多年的歷史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揚子鱷有1.5億年的進化歷史了,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即古老又非常稀少,野生揚子鱷可能不足200條,是極其瀕危的活化石。
還有些並不常見的活化石,比如出現於6000萬年前的土豚、7000萬年前的負鼠、3億年前的金龍魚、4億年前的腔棘魚、4.8億年前的海百合等。
現在人類的出現,嚴重改變了大自然環境,不知道以後人類的演化之路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