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願望》翻拍自韓國「性喜劇」電影《偉大的願望》。
性喜劇你們懂的,早期在中國打開知名度的《色即是空》,還有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好萊塢電影《美國派》,都是性喜劇的代表作。
但這次翻拍,居然因為某些不可抗力,把性喜劇的「性」都刪了。男主臨終的「破處」願望,也變成了「像談戀愛」這種不痛不癢的屁話。
這當然是個笑話。
但更大笑話還有:明明是一部講述青春綻放、友誼長存的「小而美」電影,卻被硬生生地炮製成了一部閉目塞聽、苟延殘喘的垃圾。
造成這一切的兇手,是三把剪刀。
第一把剪刀:談「性」色變
人類延續靠「性」。對待這件再正常再普遍不過的事時,人群其實裂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以早熟的青年為代表,他們覺得這完全沒什麼,甚至有點兒想笑;另一部分人部分年齡,大體保守,屬於那種看見其他國家禁止婚前性行為的立法,還會翻牆點贊的怪胎。
可悲的是,我們文娛口子,是被後面那群人捏著的;甚至有時候不是捏口子,而是掐脖子。從《偉大的願望》到《小小的願望》,從撤檔到重新剪輯再上映。這背後藏著的,無非是「不可公然談性」的無趣陳規。
以至於,一部以「性」為切口,講述情感、青春的電影,卻被閹割成了死太監。諷刺至極,不知道審片部門,品不品得出?
第二把剪刀:強行抬轎
這事兒粉絲們比我清楚。本來敗家子是那種,只管戲裡,懶聽戲外的人。但這事兒連我都知道了,而且覺得應該拿出來說一說。
再被「不可抗力的剪刀」打回重改後,片方神奇地打起了小算盤,硬抬番位,希望用王大陸頂替彭昱暢。
且不說這波愚蠢透頂的操作是不是為了數據「司馬獎」抬影帝,單說演技,那王大陸也是三個主演里最差、最尬,最改迴路重造的那個。如果說彭昱暢的表演可以打75分,那麼魏大勛就是70分,王大陸是5分——我沒打錯字,滿分100,他最多5分。
於是這種抬番有何意義,後面還造成彭昱暢工作時聲明退出宣發(實際上彭昱暢並沒有退出,而是一直到首映都有兢兢業業地參與)。
劇照
只能說,已經支離破碎的電影,還要硬給自己加戲,那肯定得撐死。於是第二個大諷刺誕生了,弘揚兄弟情的電影,居然因為主演番位的事兒,自宮了。
第三把剪刀:愚昧資本
推著片方做出如此騷操作的,說來說去,還是資本。
片方的可悲之處在於,前期承諾資本的事情一旦沒有完成,那麼後面將再無力量主導電影的發行。事情的起點就是撤檔和改名。
因為中版《偉大的願望》遭遇撤檔和改名,變成了《小小的願望》,於是資方必然會以「能力不足」為由,開始接盤整體宣發。可事實上,隔行如隔山,這幫鳥人不僅干出了「把首映日變點映日」的白痴事兒,還想反向炒作「番位之爭」,實在令人無語至極。
上來就是不可抗力的一剪刀,剪掉了電影的主要衝突;
跟著是片方的自宮式一剪刀,剪掉了原本可看的兄弟情;
最後資本配合前兩刀再剪一刀,剪掉了節操和專業。
我們的青春啊,就在這一刀一刀下,分崩離析、片片紅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