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王保合:只靠3個球2隻碗,讓李嘉誠心甘情願給他4個億

2023-05-20     奇趣談史

原標題:「鬼手」王保合:只靠3個球2隻碗,讓李嘉誠心甘情願給他4個億

雜技之鄉,河北省吳橋縣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一二三,三球兩碗一手鬼;四五六,六神無主四方驚。」這說的就是有著「鬼手」之名的王保合的傳統雜技戲法。

說起「雜技」,你可能會想起《還珠格格》當中,小燕子一行人行走江湖遇到困難時,當街賣藝,吆喝著:「各位父老鄉親,路過的兄弟姐妹,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這種情景,是不是覺得十分具有江湖豪氣,可事實卻是,這種耍雜賣藝屬於「下九流」,多屬於窮苦人家,沒有更好的出路時,才選擇賣藝為生。

事無絕對,有著「鬼手」之稱的吳橋民間藝術家王保合卻不一樣,在當時,相當於今天家喻戶曉的「頂流明星」,他享受國務院的特殊津貼,中央電視台有十來個以他為主角的電視欄目,香港的鳳凰衛視以及好多地方電視都邀請他當嘉賓。很多國內外遊客去吳橋,也是為了看王保合的表演,如果看不到,可謂一件「憾事」。

王保合有兩手絕活:「三仙歸洞」和「縮骨軟功」。「縮骨軟功」很好理解。「三仙歸洞」是一個傳統民間戲法節目,過去民間稱它為「倒包子」。因為那時的表演者用的是小紅布縫製的一個布包,裡面包的是一團頭髮。

小紅布包著頭髮,軟軟的,在手裡可變大可變小,方便夾藏。三個小紅布包經表演者在兩個碗中倒來倒去,表演兩個碗中的小布包有無且多少,因此被叫做「倒包子」。這種戲法後經過演變,傳到王保合這一代,紅布包變成了球,讓人眼花繚亂。

吳橋傳承,源遠流長

吳橋縣現屬於河北省滄州市,隸屬古冀州的南部。古時土地荒蕪,糧食收成少,農民生活困難,為了更好地生存,吳橋人另闢新徑選擇雜耍謀生。所以,雜技在吳橋這片土地上慢慢星火燎原,傳承至今。

也因為這些文化歷史的傳承,吳橋被譽為「中國雜技之鄉」,被國務院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並有了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吳橋雜技大世界,我們的主人公王保合就是吳橋雜技大世界赫赫有名的大師。

少年學藝,冬夏不休

王保合生於1945年,家裡是雜技世家,他的爺爺,就是創建了「北京大馬戲團」的王玉林。王玉林號稱「卸鎖大王」,無論什麼人,什麼手法,只需一遮幔布,數完三個數,他身上的繩子便可脫落。

王保合的父親王福壽盡得祖父王玉林的真傳,精通縮骨術,水流星等多種技藝。王保合從小便對雜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3歲時便跟著父親在北京的天橋底下賣藝,看著父親獲得滿堂喝彩的情景,他更加堅定了要學習雜技的想法。

6歲時,王保合開始正式正式學藝。父親對他很是嚴格,要求他事事做到做到完美,做到極致。他的童年沒有瘋跑玩樂,偶爾也會有出去玩的念頭,但馬上就會被父親拿著棍子在門口等著的情景所打破。春去秋來,冬夏不休,王保合的雜技越練越好,人也越發沉穩冷靜。

這時王父又教給王保合一個「絕招」:口才。人在江湖,雜耍表演不光僅是表演就夠的,還要面對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地痞無賴找茬,觀眾不給錢,同行的不正當競爭等等,因此,見不同的人,能說不同的話,這一點十分關鍵。「三分技,七分口」,就是說的這件事。

當然,口才只是生存的附加條件,真才實學才是關鍵。王父一直要求王保合做到的,苦練技藝,真誠地面對觀眾。

一身絕技,名揚四方

時光飛逝,轉眼幾年的時光過去,為了餬口,王保合已把祖傳的絕技學到了手,在吳橋已經小有名氣。這期間他也曾隨父親參加赴朝鮮慰問團,表演雜技節目。

1958年,王保合加入了吳橋馬戲雜技團生活穩定下來,有了更大的平台展示自己,學無止境,他在這裡還專門學習了武術、馬術、魔術等節目,也有了和全國各地雜技演員進行交流的機會。

他三十多歲的時候,父親決定把家族最重要的雜技——三仙歸洞,傳授給他,王保合以其超乎常人的勤奮和悟性,將其練得出神入化。

三個海綿球,兩隻小碗,一根筷子,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簡單的道具卻演繹出千萬般變化。即使是中央電視台三台攝像機不同角度同時錄製,再通過科技手段慢放,也未看破其玄機,從此王保合得到極高的讚譽。

牢記本心,建設家鄉

王保合的名氣越來越大,曾多次登上央視的舞台,大大小小的節目也上了不少,但是他沒有因為名利而失去本心,他說他要傳承中華傳統的手藝,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家鄉——吳橋。

1997年,王保合隨河北藝術團去香港進行演出,他表演了自己的絕活「三仙歸洞」,廣受讚譽,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觀看了他的演出,只見他眾目睽睽之下,三個海綿小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不管觀眾如何刁難,都沒能難住王保合。於是,董建華說王保合的手是「鬼手」。「鬼手」一名由此傳開。

但當時有一人不服,要求王保合再表演一次,覺得自己一定能參透「三仙歸洞」的奧妙。這人就是鼎鼎有名的首富——李嘉誠。已70多歲的王保合看出了首富的心理,憑著對自己實力的信心。

王保合趁機和李嘉誠有了一個約定,即他再表演一次,若李嘉誠看出他的手法了,今後他就再也不表演絕技「三仙歸洞」,反之如果沒看出來,李嘉誠則投資4個億給吳橋,幫助吳橋進行城鄉建設。

在商場多年的李首富信心滿滿,欣然應允。王保合也再一次進行了表演,可是儘管李嘉誠聚精會神地觀看,也未能看出其中的奧妙。願賭服輸,李嘉誠最後出資建設了吳橋縣,並且還給王保合建了一個「鬼手居」。

現在王保合已年近耄耋,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他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橋雜技的傳承人,我要繼續將吳橋雜技傳承下去,教好下一代,將吳橋雜技發揚光大,讓它走出河北,走向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fd8927475266f943c4c570c75576b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