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初級編目達82185份

2024-10-14     洞庭湖邊那些事兒

來源:湖北日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10月12日上午,湖北省支持種業高質量發展資金「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農業種質資源保種技術培訓會暨年度總結會在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舉行。記者會上得知,全省82185份農作物種質資源得到保護並完成初級編目,保護和編目微生物種質資源31911份,鑑定評價農作物1637份、微生物90份,共享各類種質資源2480份次。

我省是種質資源大省,擁有省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46家,共保存各類農業種質資源16萬餘份,居全國第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種業振興行動,拿出「真金白銀」強優勢、補短板、固根基,在全省種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項目中單獨設立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專項,年度經費1500萬,主要用於省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庫(圃、場、區、中心等)更新維護設施設備,開展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鑑定(或測定)、評價、分發和「專精特新」種質資源挖掘創製與開發利用,有效提升我省種質資源收集、保護、鑑定評價和綜合開發利用水平。

據悉,「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已執行1年。省農科院糧作所所長郭英介紹,該項目完成了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初級編目,制定全國首個農作物種質資源省級地方系列標準,建設智能化、自動化精準鑑定平台,優異種質資源基因挖掘有新進展,專精特新種質資源的研發與利用取得新突破。並透露,預計在2026年,項目將實現綜合鑑定評價種質資源6000份以上,篩選特色優異種質資源(遺傳材料)10個以上,創製可以應用於育種的優異新種質(遺傳材料)30個以上,持續推動我省「專精特新」種質資源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的產業化程度。

「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性資源,也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處長段志紅表示,務必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突破技術領域短板和瓶頸,進一步提高資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共同推動我省農業種質資源保種技術工作再上新台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edee8a9b8a89418f1f8abe21fc703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