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煤日耗持續增加條件下,港口、產地煤價卻都降了。
2023年7月11日港口煤價參考如下:
5500大卡:852元/噸(較昨日有所下降)
5000大卡:752元/噸(較昨日有所下降)
4500大卡:649元/噸(較昨日有所下降)
當前,全國多地持續遭遇高溫天氣,高溫熱浪導致各地電力負荷激增。發電企業持續滿負荷運行,全力保障電力供應。7月1日至7日,中國華電集團用煤量達到47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3.5%;華能集團、中國大唐在這7日內發電量分別達到184.19億千瓦時、13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5.15%,發電量和火電機組運行容量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中國電煤採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發布的《CECI周報》(2023年26期)顯示,CECI沿海指數(周)高卡現貨成交價上漲,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本周價格繼續回落。
本周,高溫天氣促使發電負荷快速增長,發電量環比增長較快,供熱量基本持平。電煤耗量環比繼續增長,入廠煤量持平。電廠煤炭庫存維持長期增長態勢後開始回落。7月6日,納入統計的發電企業煤炭庫存可用天數23.8天。
產地方面,榆林區域整體銷售情況一般,下游大多保持剛需性採購,漲價煤礦數量減少,煤價趨穩。鄂爾多斯區域煤炭出貨較為順暢,煤價整體穩中有漲。晉北區域煤礦銷售情況一般,庫存低位運行,價格偏穩。7月8日開始,產地出現降價情況,至7月10日降價煤礦數量有所增多。
港口方面,沿海電廠在電煤高供應、庫存去化緩慢形勢下,普遍對高報價持牴觸情緒,僅部分電廠釋放高卡煤採購需求,調整迎峰期間存煤結構,市場實際成交情況並不樂觀。7月9日周末最後一個休息日,港口市場出現鬆動,7月10日港口市場煤價未做調整,及至今日,港口煤價開始下調。
隨著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新一輪高溫天氣,電廠日耗繼續攀升,但在長協煤穩定供應及進口煤集中到岸補充下,庫存仍將維持高位,繼續抑制電廠採購積極性,除少數電廠進行少量剛需採購外,大部分電廠觀望情緒濃厚。短期來看,7月份動力煤價格維持小幅震盪趨勢。
本期,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1106元/噸,較上期大幅下調59元/噸,環比下調5.1%。本周,進口煤價格大幅下調,其中中低卡樣本量偏多且降價幅度較大。進口煤價格優勢凸顯,旺季電廠有提卡需求,進口煤補充效應較為顯著。在後續價格預期不明朗、人民幣大幅貶值,眾多因素影響下,各進口煤種現貨交易熱度低,價格延續下跌。
本期,CEC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2.17%,連續4期處於擴張區間,環比上升1.98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中,供給、需求、庫存和價格分指數處於擴張區間,航運分指數處於收縮區間,需求、價格和航運分指數環比上升,供給和庫存分指數環比下降。
供給分指數為52.21%,環比下降0.28個百分點,連續22期處於擴張區間,表明電煤供給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收窄。
需求分指數為52.92%,環比上升1.60個百分點,連續5期處於擴張區間,表明電煤需求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擴大。
庫存分指數為51.04%,環比下降1.07個百分點,連續17期處於擴張區間,表明電煤庫存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收窄。
價格分指數為54.08%,環比上升5.96個百分點,在連續15期處於收縮區間後上升至擴張區間,表明電煤價格由降轉增。
航運分指數為49.25%,環比上升0.95個百分點,連續14期處於收縮區間,表明電煤航運價格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收窄。
6月30日至7月6日,納入統計的燃煤發電企業日均發電量,環比增長7.0%,同比增長16.1%。日均供熱量環比減少1.0%,同比增長7.0%;電廠日均耗煤量環比增長7.5%,同比增長13.4%;日均入廠煤量環比持平,同比增長16.8%。
綜合以上分析,近期國內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走高,民用電需求不斷提升,水電出力不及預期,動力煤消費明顯增加,各環節庫存持續去化,煤炭價格震盪上漲。但目前全社會庫存明顯高於往年,且增產保供政策將持續發力,預計煤炭市場供需寬鬆格局仍將延續。
綜合考慮前期反彈幅度及其它影響因素,短期來看7月份動力煤價格維持小幅震盪趨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ead45df625c65523ff675a73e463a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