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是鹹的,但是為什麼生活在海里的」魚「卻不是鹹的?
魚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種肉類,魚肉不但肉質鮮美,非常的美味,而且魚肉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而且脂肪含量低,還含有大量的鈣、鐵、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維生素D、煙酸等營養成分,常吃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魚有海魚和淡水魚,海魚比較常見的有帶魚、黃花魚、金槍魚、三文魚等等,淡水魚比較常見的就是鯽魚、鯉魚、草魚等等。一般來說,海魚要比淡水魚更加的有營養一些,味道也更鮮美、更好吃一些。這是因為海魚的活動範圍廣,魚肉更加的有彈性,而且海魚肉里的礦物質含量更高,所以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
但是關於海魚,很多人有個很疑惑的點,那就是海水是鹹的,生活在裡面的海魚為什麼不咸呢?海水既咸又苦,其化學元素已知的有80多種,其中氯和鈉最多,約占80%以上,它們時海水發咸;其次是鎂鹽,越占4%,它使海水發苦。但是在這麼咸苦的海水裡,魚類不但沒有被淹死,而且體內的鹽分也沒有明顯增加,我們吃的時候魚肉質還非常的鮮美可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
生活在海里的魚,可以分為硬骨魚類和軟骨魚類。硬骨魚類的話它的鰓里有一類功能特殊的細胞,叫做泌鹽細胞。泌鹽細胞能夠分泌出鹽分,它們能夠吸收血液裡面的鹽分,經過濃縮將鹽分隨黏液一起排出體外。由於硬骨魚類中這些泌鹽細胞的高效率工作,使得海魚體內始終保持著較低的鹽分,所以我們吃起來是不鹹的。
還有軟骨魚類又是如何保持體內低鹽分的呢?它們的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尿素,含量比其他水生物要高出100倍以上,這些尿素維持著魚體內的高滲透壓。這樣可以減少海水鹽分的滲入,加速滲入的鹽分由腎臟排出,因此海魚就不會變咸了。
相信看完這些,大家就都明白為什麼海魚不是鹹的了。不得不說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也得虧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才能擁有海魚這麼鮮美可口的食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