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數據來源:青塔
自2019年以來,我國共選舉產生了561名兩院院士。這些卓越的科學家們以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深遠的科學思想,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中,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了188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7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些院士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是頂尖的專家,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在學術界備受關注,而且對於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233位院士和65位外籍院士。這些院士們是我國工程科技領域的精英,他們為我國的工程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的成就不僅在國內享有崇高的聲譽,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這些兩院院士的選舉產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國科技創新實力的重要體現。對於想要進入頂尖高校就讀的學生來說,了解這些院士的求學經歷對他們未來的求學道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整理了2019-2023年度新增的兩院院士本科、碩士及博士畢業院校,以供大家參考。
從本碩博校友的整體數據看,近三屆的院士增選中,吉林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本碩博校友總人次的數量上,有33人次,並列全國高校首位。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兩所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的全面發展和卓越貢獻。
吉林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不僅在本科生教育方面表現出色,研究生教育也頗具規模。兩所學校在科研方面也具有很強的實力,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優秀的研究團隊。這些因素都為兩所學校在院士增選中獲得較高的當選人數奠定了基礎。
清華大學在本碩博校友總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三,其中工程院院士校友數量達26人次,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一。這表明清華大學在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和優勢。北京大學則有31人次的本碩博校友,位列全國第四,這同樣展示了北京大學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的實力和水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浙江大學均有30人次的本碩博校友新晉兩院院士,並列全國第五。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有28人次的本碩博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最多。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大量投入和成果積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5所高校的本碩博院士校友,均大於等於20人次。這些學校的實力和優勢各不相同,但都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與此同時,蘭州大學、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同濟大學、東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本碩博校友,同樣在近三屆院士增選中表現出色,當選兩院院士的本碩博校友均大於10人次。這些學校的實力和優勢也各不相同,但都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呈現出全面發展和多元化的趨勢。各個學校都在積極投入和推進人才的培養和科研工作,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些數據也展示了各個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的優勢和特色,為未來的發展和合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鑑。
除了以上提到的高校之外,還有一些其他高校也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方面表現出色,成為了院士增選中的重要力量。這些學校的實力和優勢可能相對較小,但同樣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