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首批獲批的金控集團中信集團日前制定推出穩住經濟大盤的29條舉措。在加快推進產融協同化解風險中提到,將加強與中信銀行、華融公司等金融子公司的業務協同,積極推動房地產及其他領域不良項目的處置,積極盤活底層資產。這意味著,中信集團將全面進軍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穩經濟護大盤,中信殺入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中信集團在29條舉措中提到,積極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與中信銀行、華融公司等金融子公司的業務協同,積極推動房地產及其他領域不良項目的處置,通過產融協同方式,積極盤活底層資產,保障項目平穩運營,滿足市場合理需求,有效化解不良風險。
一是藉助實業子公司專業化運營,將銀行不良債權轉化為正常業務,努力實現「時間換空間」。
二是藉助金融子公司全牌照優勢,篩選一批具有較大商業價值且需要儘快處置的問題資產,以及雖然存在流動性困難但屬於國家戰略支持行業、朝陽行業且具備未來產生穩定性現金流能力的項目,深挖存量問題資產價值,尋找潛在優質併購標的。
此外,中信集團還表示,充分利用信託公司搭建風險資產處置平台,為面臨債務危機、處於重組或破產重整程序的企業提供信託服務,助力企業提高風險處置效率,化解經營風險。
從中信集團全面控股地方AMC中信青島資產再到成為華融第一大股東,其在不良資產行業的布局非常明朗。它的入局恰恰說明行業正處於上升周期,同時,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中的不良已經成為行業的另一藍海,中信集團也具備資金、人才、經驗、資源整合多方面優勢來處置。
商業化處置不良,中信起步不比四大AMC晚
從涉足不良資產處置到站穩腳跟,中信集團花了足足16年時間。
2005年9月30日,中信證券出資5.7億元,與建銀投資設立了建投中信資產管理公司(銀河資產前身),受讓華夏證券現有的非證券類資產,以資產管理公司的標準進行經營,這是中信集團涉入不良資產行業的第一步。
彼時,四大AMC正在嘗試商業化轉型,從對口剝離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到商業化收購農商行、城商行、信託、金融租賃的不良資產。
可以說在商業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歷史過程中,中信集團的起步並不比四大AMC晚。
2016年,中信證券又作為發起人,出資6億元成立地方AMC陝西金資,中信證券占股13.31%,並列為第三大股東。
不過中信集團一直有著絕對控股一家地方AMC的執念。
直到2020年,山東省第二家地方AMC青島資產的三家股東合計轉讓持有的66.67%股權,中信集團的機會來了。
2021年,中信集團獲得絕對控股,並將青島資產更名為中信青島資產。
2021年7月17日,中信證券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設立特殊資產部的議案》。雖然中信證券原來設有另類投資業務線,但此次特殊資產部的成立與原來的業務線並無關係,而是另起爐灶。
2021年8月18日,華融、中信股份同一天發布公告,中信集團將成為華融的大股東。
從2005年至今,17年,中信集團在不良資產行業的腳步從未停止,中國不良資產的行業格局沒有變,依然是「五大AMC+五大AIC+59家地方AMC+外資系+N」,但主角換了。
稀缺的牌照+不良資產供給充沛
作為首批獲批金控集團的中信,可謂根正苗紅+妥妥的實力派。
1979年由榮毅仁在原中國國際信託的基礎上創立,2002年更名為中信集團,2014年在港股上市,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第115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信集團總資產已達近8萬億。
而在中信集團五大產業板塊中,實力最雄厚的是綜合金融服務,總資產9.1萬億港幣,2020年凈利435億港幣。
作為第一批種子選手,中信集團與光大集團向銀保監提出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請並被批准。
經過十年發展,中信集團擁有了主要金融牌照(不完全統計):
銀行:中信銀行
信託:中信信託
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
保險:中信保誠人壽
期貨:中信期貨
金租:中信租賃
基金:華夏基金
基金銷售:中信百信
消金:中信消金
此外,中信還有典當牌照,網際網路金融牌照方面,擁有眾籌、網際網路理財等。
銀保監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9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5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9%,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正常貸款餘額169.6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餘額165.6萬億元,關注類貸款餘額4萬億元。
2018年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並自2018年四季度開始逐季攀升,2022年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至2912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或發力資本市場不良/上市公司不良
自從參與處置華夏證券不良資產開始,中信證券就積累了一定經驗。而銀河資產也因為有銀河金控和中信證券的股東背景,被賦予了投行化處置不良資產的希望。
而最近幾年,資本市場中的不良肉眼可見的增多。甚至可以說,將成為不良資產行業的另一塊大蛋糕。
由於監管層對上市公司的嚴格管控,如財務造假,挪用資金,違規擔保等,導致這部分不良快速爆發,來自於券商的股票質押,銀行的股票質押,以及違約債券等都成為不良資產的一部分。
這是宏觀經濟調控的必然結果。
有了不良,就要處置,但除了司法拍賣之外,也沒有太直接的辦法。傳統的四大AMC更沒有相關處置經驗。
對於中信集團來說,金融服務是其實力最強的板塊,且在證券等都是佼佼者,擁有大量券商、投行的人才。未來或主要發力於處置資本市場不良。
文章來源:不良資產頭條
作者:栗殼兒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迎來「新掌門」,哈爾濱分行行長李志濤正式加入
年報 | 中信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億張 成功晉級「億級」股份制發卡行
大家都在看
信用卡最新動作 搶占這一消費場景
各大銀行首席信息官,都是什麼來歷?
27家上市城農商行員工工資大揭秘
36家銀行科技人員支撐係數的分析與思考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迎來「新掌門」,哈爾濱分行行長李志濤正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