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退休後,劉大叔開始加入養生大軍,聽講座、瀏覽養生文章等等。
自我感覺學到的養生知識很多,不過身體卻沒有明顯的變化,他不由得懷疑自己的養生方式不對。
而一起鍛鍊的張阿姨,總是看起來精神矍鑠,整個人都有一種減齡感。
問起張阿姨的養生方式,張阿姨說:「養生方式相差並不多,事實上長壽的人身上會有多個共同特點,例如吃好睡好腿腳好之類的,重點還是得有好心態啊。」
很多老人覺得一過了60歲,整個人都老了,身體各項機能也在不斷下降,其實從60歲開始,人就進入了「長壽關鍵期」。
一、60歲後,進入「長壽關鍵期」
自從過了60歲後,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身上問題多了,各種病都找上門了,事實上60—70歲的老人已經到了「長壽關鍵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曾寫道「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也就是說六十歲左右的人筋骨退化、真氣衰竭,這個階段一定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以便延年益壽。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苗陽曾介紹:人在60歲左右這個階段,身體機能變化的很厲害,等到70歲以後會穩定下來,80歲後會再度進入不穩定期。
而現代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在34歲、60歲、78歲三個年齡段,衰老會出現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這幾個年齡段人體會出現斷崖式的衰老。
二、60歲後有4個表現,或更有長壽潛質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杜昌旺介紹:過了60歲後如果有這幾個表現的人,或更有長壽潛質!
1、腿腳靈活
腿腳靈活的人多半肌肉能力、關節都比較健康,這類人經常走動能促進代謝,增強免疫力,不容易被疾病盯上。
2、睡眠質量好
很多中老年人睡眠質量變差,睡眠時間變少,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可能受到影響。而過了60歲後睡眠質量好的人,多半身體也差不了,更容易長壽。
3、肺活量好
肺活量好的人,預示著呼吸系統健康,走路時不會有喘不過氣的現象,身體狀態也會更年輕一點。
4、胃口較好
上了年紀的人,消化能力和腸胃功能下降,會影響營養的吸收,甚至影響身體健康。而胃口好的人,身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也更多,更容易長壽。
三、年過60想長壽,請牢記5句長壽準則
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長壽,不斷摸索各種養生秘訣,購買多種保健品,事實上真正的長壽秘訣是做事要適度。
早在《黃帝內經》中曾經就有「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作有序」的說法,這是古人對於長壽總結出的經驗。
想要長壽,不妨遵守下面這五個長壽準則!
1、飲食要適度
美食當前很多人都不能抵擋誘惑,但要注意飲食適度,飯吃八分飽更長壽。
發表在《自然.衰老》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減少25%的卡路里攝入能將健康成年人衰老速度減緩2%—3%,死亡風險降低10%—15%。
2、睡眠適度
睡覺時間以7—8小時為宜,睡太久或睡太少都會影響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7小時左右的睡眠是最延壽的,睡眠時間太長或太短都可能會促進身體生物學的衰老。
3、悲喜適度
很多長壽老人都心胸寬廣,能想得開,因此悲喜適度、情緒穩定也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中國急救醫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通過對5516例猝死者分析發現,情緒激動導致的猝死可達26%。
4、運動適度
想要運動帶來更多的身體獲益,要注意適度,不可過量。
《梅奧診所學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鍛鍊2.6—4.5小時的人,死亡風險比不運動的人群低40%,死亡風險是最低的,而運動時間過長的人死亡風險反而會升高。
5、胖瘦適度
很多老人以瘦為美,覺得千金難買老來瘦,據《流行病學年鑑》上發表的一項73年的研究顯示:年輕時體重正常,年老時體型微胖的人死亡率更低。
研究發現60歲後人會出現斷崖式的衰老,從60—70歲是長壽的關鍵期,要注意身體健康,做好保養。
很多長壽的人都有共同點,像腿腳靈活、肺活量好、睡眠好、胃口好等,都是長壽人的共同特點。
參考資料:
[1]《60-70歲是「長壽關鍵期」!做好6件事,長壽不請自來!》.健康時報.2023-12-18
[2]《不論男女,60歲後還有這4種表現,或屬「長壽體質」》.健康時報.2022-07-14
[3]《111歲!他是全球在世最長壽男性!長壽秘訣他說了2個字,很多人沒做到》.健康時報.2024-04-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