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門》:莊文傑形象太單薄,僅是不錯的推理遊戲

2022-05-17     影視風向標

原標題:《重生之門》:莊文傑形象太單薄,僅是不錯的推理遊戲

作者:董金迪

本周末,張譯和王俊凱領銜主演的懸疑劇《重生之門》將迎來大結局。該劇不僅以「實力戲骨」+「人氣演員」的雙男主搭檔設定吸引了大批觀眾,而且選取了新穎的盜竊題材,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不少觀眾。不過,劇情反轉太多,略顯審美疲勞,人物形象也比較單薄。

故事反轉不斷,略顯審美疲勞

不同於以往的懸疑劇大多以兇殺案為題材,以血腥、暴力等作為敘事的重要元素,《重生之門》另闢蹊徑,聚焦盜竊題材讓人耳目一新,而且主角的設定是具有盜竊家族背景的「天才少年」莊文傑,他的身世之謎與成長之路也頗具看點,劇情的精彩程度毫不亞於兇殺題材的懸疑劇。

該劇所展現的盜竊團伙的偷盜手法頗為精妙,不僅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縝密布局、團伙之間密切的配合,還有設計精巧的作案工具和高超的反偵察能力,案件的偵破也因此一波三折,頗具看點。

劇中開頭就出現了一個盜竊工具——四向鉤,四個方向的鉤環拼接而成,可以通過機關任意抓取、放下和替換物品,盜賊就是通過這一工具將珍藏在美術館中的名畫《睡蓮》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了掉包。

還有在劇集播出之後一直為人稱道的爬樓場景:兩棟百米高樓之間、腳下是萬丈深淵,在細細的繩索上徒手攀爬,頗具電影質感的畫面與運鏡,觀眾隨著主角一起經歷了這驚心動魄的過程。這些作案手法讓不少網友在彈幕中調侃到「以我的智商連賊也做不了」。

前不久熱播的《獵罪圖鑑》傾向於在不同的單元之間,借用不同的案件來反映不同的現實問題,《重生之門》則更加注重推理過程和警匪雙方的博弈與交鋒。在推理過程中隱藏諸多細節,觀眾稍不注意就會有所遺漏。

比如莊文傑被鎖在辦公室時,鏡頭展示了密碼鎖的透視圖,暗示門鎖的兩種打開方式都已經被破壞,警方到達後無法第一時間打開門鎖。

盜賊運用障眼法與警察「打游擊」,而羅堅總是能通過敏銳的直覺與細心的觀察找到盜賊遺留的蛛絲馬跡,莊文傑則遊走在警與匪之間,憑藉幼時從父親那裡習得的技能和過人的觀察推理能力,形成了三方高智商對決,高手過招,招招「燒腦」的劇情。

快節奏的敘事與「聲東擊西」式的故事反轉,時時刻刻牢牢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這部劇基本上每5集是一個單元案件,每一個單元案件背後都隱藏著同一個神秘的偷盜集團,同時每一個案件都與主角莊文傑的父親相關聯,線索橫向與縱向相交織,形成錯綜複雜的線索網。

最初名畫《睡蓮》被盜,而偷盜睡蓮的人僅僅是為了用這幅畫作為引子,打開廖德同的金庫。當觀眾和警方都將焦點聚集到金庫時,盜賊卻潛進了另外一棟和金庫有著相同安保系統的大樓,偷走了一份重要數據。

第二個案件中同樣是以女作家的小說稿件作為障眼法,實際上卻盜取了青安公司安防系統的密鑰。當所有人都以為盜賊拿到安防系統秘鑰之後的目標是寶雲珠寶的南非鑽石之時,盜賊卻開始了下一步行動……

這種反轉貫穿了整部劇集的敘事,不僅是在整個劇集的結構中,還是在很多小的橋段中也有運用。在警匪交鋒的緊張氛圍中,突然反轉插入的喜劇橋段,讓整部劇更加起伏有致,具有節奏感。

但隨著集數的增加,反轉手法運用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比起最初反轉手法的運用給觀眾帶來的震撼與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劇集中後段反而有些故弄玄虛之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

雙線破案,三方博弈,錯綜複雜

《重生之門》是雙男主的角色設定,一個是刑警隊長羅堅,由實力派演員張譯飾演,身經百戰、膽大心細;一個是法律系大學生莊文傑,由人氣演員王俊凱飾演,具有盜竊家族背景,極具偵查、推理天賦。

兩人在古畫失竊案當中結識,聯手配合之下開始了對案件的偵破。羅堅從刑警的視角出發,以整個警隊之力對案件進行調查走訪、摸排偵查,對竊賊步步緊逼;而莊文傑因為父親的關係不斷地被盜竊團伙找上門,在與竊賊鬥智斗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竊賊線索,形成自己的推理。劇中經常出現二人順著不同的線索,運用不同的推理排查方法,最終得到了相同的正確答案。

在青安安防秘鑰失竊案當中,短短几個小時之內,羅堅帶領團隊運用手頭資料將28家公司逐一分析排查。與此同時,莊文傑在醫院病房內依靠手機地圖定位和信息檢索進行排查,二人最終都將目標鎖定在了龍湖百貨與寶雲珠寶。

羅堅根據「月神之淚」的新線索找到新的突破口為廖德同,莊文傑也在相同的時間裡根據查找檔案、復盤案件獲得的線索準備再次接觸廖德同。

兩條推理線索相互交織,加上交叉蒙太奇剪輯手法的運用,二人的默契的配合與出眾的能力被展示得淋漓盡致,帶給觀眾很「燃」的觀劇體驗。

另外,「三方博弈」的設定也是這部劇的亮點之一。莊文傑的角色設定是遊走在中間地帶,既要與盜竊團伙博弈,想方設法揭開十二年前有關父親的謎團,又要與警方周旋,向警方隱藏自己與盜竊團伙的接觸的同時也在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所以就形成了警、匪與中間人物莊文傑的三方博弈,使劇情更加錯綜複雜、懸念迭生。

人物形象單薄,僅是推理遊戲

不過,在三方博弈中最大的缺憾是莊文傑這一角色過於「透明」,不夠「灰色」,這就使得「黑白灰」三方博弈過程的精彩程度大大降低。

莊文傑身世背景複雜,他的內心既嚮往光明想要擺脫盜賊家族的印記,又想要探知父親的死因而不得不聽命於盜竊集團。尤其是在莊文傑收到丁生火傳出的摩斯碼之後,內心的糾結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一方面急於探知父親的消息,另一方面面對羅堅對自己的關照又不願意欺騙羅堅,這種人物內心的掙扎、現實對人性的考驗非常具有看點,並且人物未來的走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懸念。

可惜,人物的這種「模糊」狀態在劇情進行到不到三分之一時就基本結束了,儘管後續莊文傑仍然與盜竊團伙有接觸,但人物的內心想法已經比較清晰,後續心理的猶豫與矛盾基本上都流於表面。

在後續的劇情中,莊文傑決定獨自尋找反派BOSS「先生」,隱瞞警方私自調查都變得不太合理。這樣不僅使整部劇人物走向的巨大懸念被消解,角色的張力與飽滿度也被大打折扣,更無法對人物複雜的內心進行深刻地剖析。其實這本該是這部劇的最大看點之一,但遺憾的是被弱化了。

另外,劇中安排的兩條感情線也比較突兀,儘管戲份並不算多,但確實沒有為劇情的推進或豐富起到實質性作用。

尤其是莊文傑與林芷悅的感情線,筆者猜測編劇設計林芷悅這一角色的初衷是為了表現莊文傑溫柔的、具有人情味兒的一面,而事實上在劇中林芷悅只是一個一心追求莊文傑的「工具人」,而莊文傑一心破案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再加上兩位演員本身毫無CP感,所以這條感情線顯得蒼白無聊,根本無法起到烘托主角的作用。

盜竊題材的懸疑劇是近兩年國產懸疑劇的一個新鮮嘗試,但在人物層面上的單薄,對人物內心和複雜人性挖掘的淺嘗輒止,也使得這部劇僅僅成為了一個不錯的推理遊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d7e6f406f8153eace9ff05451f8e9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