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南部的群山之中,坐落著一座靜謐的客家古村。北宋年間,鍾氏先人帶領家族自河南潁川遷徙到此,選擇了這處山清水秀,有著眾多白鷺棲息的地方建立村莊。870多年來,鍾氏家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世代傳承著他們特有的風俗與文化。如今,白鷺村中依然生活著2000多位鍾氏後人,享受著幽靜淡然的鄉村生活。
2004年,在一位老人的倡議下,村中的一群年輕人成立了白鷺村教育基金會,讓傳統的「善文化」得到更好地延續和發展。只有2000多人的小村莊,教育基金會每年都能收到幾萬元的捐贈。每一兩年就會印一個小冊子,人家捐過來的錢,我們是怎麼用,怎麼捐出去都是一個明細,一個帳單,讓人家看得比較清楚。
小善不小,小善實大,做多了便成了大德。白鷺村的教育基金會在村民們的共同支持下已經資助了80多名學生。這裡有一句古話,錢多傷人子。也就是說,錢太多了,留給孩子會害了他。所以把多餘的錢捐助給比較貧窮的,學習比較好的那些孩子就有福報。在白鷺村,凡是有困難的家庭都能得到大家的幫助。
鍾小妹平時在縣城裡讀書,只有周末時才會回到白鷺村。由於父母過早離世,鍾小妹只能和奶奶相依為命。雪上加霜的是幾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又把他們的房屋衝垮,好在村民們的幫忙讓他們渡過了難關。
奶奶回憶說,剛開始房子一下子倒了,就剩一塊平地。然後就左鄰右舍都幫忙,出力的出力,出錢的出錢。蓋好這兩層房,就連小孩看到我上年紀了,都幫我搬磚頭上去,我就沒有出錢。
2012年,鍾小妹考上了大學,村裡的教育基金會不僅為小鍾申請了「春蕾計劃」,解決了學費問題。每到逢年過節,還會拿出幾百元錢補貼她的生活費用,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鍾小妹說,那時候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報答他們,就比如每次過年過節,你會希望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就是想回來幫幫,做一些農活什麼之類的。他們都會委婉地拒絕,但是心懷感恩還是蠻好的。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做善事歷來講究不求回報。千百年來,白鷺村人一直恪守著這樣的傳統。雖然這個客家古村經濟並不發達,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過得安寧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