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知道小腹有沒有一緊……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因為懼怕生孩子的疼痛,很多准媽媽選擇剖宮產一刀解決。但是剖宮產畢竟屬於手術,相比於自然分娩,手術的風險顯然要大得多。
剖宮產取出寶寶,到底需要切開幾層?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准媽媽。腹壁由淺入深分別為皮膚、皮下脂肪、筋膜、肌肉、腹膜外脂肪及腹膜。
橘皮組織截面
進入腹膜腔就能看到子宮的「廬山真面目」了嗎?非也,大小腸就位於前腹壁的壁腹膜下方,它們占據了整個下腹部,是腹腔最淺表的臟器。
剖宮產目前多採用橫切口或微笑切口,術者手持手術刀依次切開孕媽媽腹壁皮膚、脂肪、Scarpa筋膜及腹直肌鞘(即腹直肌鞘的外側緣)。一般來說,穿透筋膜的切口較表淺,因此不太可能累及腹壁下血管。
提起腹直肌鞘,術者會從頭端開始將其與下方的腹直肌分離,在中線處垂直分開腹直肌達腹膜,並同時打開腹膜外脂肪及腹膜,進入腹腔。
此時映入術者眼帘的咱們上文已經提到,就是一簇簇的大小腸。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到腸管怎麼辦?既要讓它們離開,又要保護好它們。因為腸管一旦被損傷,那就麻煩大了。
術者或者一助多會採用濕的腹部紗墊小心的排墊腸管,把它們妥善的安放好。然後術者會銳性打開且下推膀胱返折腹膜,在膀胱返折上方做一小的子宮切口,用外科手術刀劃出更深的中間切口,長約4cm直達突出於切口的羊膜囊,此時術者停止銳性切開,以示指分離肌肉並鈍性進入羊膜腔。打開羊膜,就是羊水和身在其中的寶寶和胎盤了。術者會吸出羊水,然後依次娩出胎兒、胎盤。
分離出皮膚及脂肪後暴露出來的就是灰白色反光的筋膜。它覆蓋於肌肉表面,穿過腹壁進入腹膜腔。腹膜的前壁層稱為壁腹膜,而其覆蓋內臟表面的部分為髒腹膜。
伴著清脆的哭聲,一個小生命就這樣降臨人間。問題來了,剖宮產取出寶寶,到底需要切開幾層?
層次依次為:孕媽媽腹壁皮膚脂肪Scarpa筋膜腹直肌鞘腹膜外脂肪及腹膜膀胱返折腹膜子宮肌層羊膜囊。
如果包括羊膜囊,一共是8層。但是自然分娩也就是順產也需要破膜,如果除去羊膜囊這一層,一共是7層。
您數對了嗎?
本文首發:付虹大夫
本文作者:付虹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bctHW8BMH2_cNUg0y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