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的熊寶,突然就不愛吃奶,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都是一丁點……
對此,熊寶媽媽特別擔心,畢竟這是寶寶長身體的重要階段,若是不好好吃奶的話,營養如何跟得上呢?說不定,身體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營養跟不上,身體發育自然也跟不上。
最初兩天,還想盡辦法哄熊寶,就為了讓她多吃兩口。可後來,試了很多方法之後,發現效果不是很理想。
於是,熊寶媽媽便帶娃去醫院。作為媽媽,她生怕寶寶的身體出問題,尤其是腸胃方面,太影響健康了!但一番檢查後,醫生表示:寶寶的發育很好,身體也很健康,並沒有問題。
結合近期的一系列表現,醫生將寶寶的表現,歸結為「厭奶期」。作為新手寶媽,熊寶媽媽對於「厭奶期」這個詞,其實並沒有多少了解。特意查詢了資料,也討教了很多寶媽,知道「厭奶期」是正常現象,才算放心。
今個兒,就和大家聊聊「厭奶期」這件事。看到寶寶突然間不思飲食,大多數寶媽都特別著急,生怕寶寶的健康出問題。在沒有看醫生的情況下,還有部分寶媽相信偏方,拿寶寶的健康做賭注。
在這裡,務必要提醒寶媽: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厭奶期」,時間長短不定,表現也不盡相同。可以理解寶媽的擔憂之情,但凡事也不能太盲目,所謂「知己知彼」,才能戰勝眼前的困難。
寶寶在「厭奶期」,會有哪些表現呢?
1、吃奶的次數,明顯比之前減少,哪怕很長時間沒有吃奶,也沒有想吃的慾望和興趣;
2、吃奶的時間,也明顯縮短了很多,之前每次可以吃十分鐘,現在可能兩三分鐘就不想吃了;
3、拒絕一切喂奶的信號,只要看到母乳,或者奶瓶,就會莫名的煩躁哭泣,若是真的強行喂奶,還可能出現吐奶的情況;
4、醒著的時候,很少吃奶,只有睡覺米糊時,才會想吃奶;吃奶的次數和時間,明顯聚集在晚上。
都說寶寶不生假病,他們就算平時吃奶很少,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反倒是「逼迫」他們吃奶的時候,寶寶的情緒不是很穩定。
說到這裡,很多寶媽已經不自覺地對號入座,開始回想自家寶寶之前的表現。需要知道的:導致寶寶出現厭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常見的生理原因之外,也不排除病理原因和其他原因。
生理方面:四個月、八個月及十五個月左右,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奶情況。這一切,都是源於他的身心發育,因為嗅覺、觸覺更加敏感,再加上慢慢添加輔食,母乳、奶粉對他而言,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病理方面:也不排除有些寶寶是因為生病的原因,出現了厭奶的情況。因為吃奶的時候,寶寶會有明顯的不舒服,所以他們會特別排斥。這種情況下,寶媽只要善於觀察,都能發現端倪,及時看醫生就能緩解。
其他方面:別看寶寶年齡小,其實他們也很聰明,也很挑剔。母乳喂養的話,若是媽媽吃了他們不喜歡的食物,寶寶就會排斥母乳;奶粉喂養的話,最常出現在換奶粉時,不喜歡新奶粉的口感。
厭奶期,如何幫助寶寶平穩度過呢?
看著不吃奶的寶寶,相信大多數媽媽都心急如非,迫切地想要解決問題。其實很簡單,寶媽要先放平心態,不然跟寶寶相處的時候,壞情緒會傳染和影響到他們,實在不是一種好現象。
首先:喂奶的環境一定要安靜,溫馨,避免寶寶被外界打擾。年齡越大,寶寶的好奇心越重,外界的聲音、顏色和氛圍感,都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影響喂奶情況。
其次:增加寶寶的活動量,讓他產生飢餓感。三個月前,可能會兩三個小時喂一次,其實這個習慣不是很好。不停的加塞和喂養,只會讓寶寶更加牴觸,倒不如多帶他們去消耗精力,等到餓了的時候,再考慮喂養。
最後:幫助寶寶按摩腹部,加速食物消化。很多寶寶厭食,是因為他們真的不餓,這時就需要寶媽幫忙。每天抽時間,用雙手輕輕撫觸按摩寶寶的腹部,一來可以讓食物加速消化,二來可以增強寶寶的食慾。
正在被寶寶「厭奶期」困擾的媽媽,可以試試這些小妙招。厭奶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科學對待,希望所有寶媽都能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