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亞運會,LOL國家隊輸得如此徹底,這三個方面是主因

2023-09-29     電競大事件esports

原標題:四年一次的亞運會,LOL國家隊輸得如此徹底,這三個方面是主因

今年的杭州亞運會,最引發關注的自然是電子競技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這件事,而入選的幾個電競項目中,英雄聯盟絕對是其中關注度最高的一項。在經過了小組賽以及八強賽,最終中國和韓國兩大傳統強隊相遇半決賽,本以為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精彩紛呈的比賽,最終卻以中國隊被2-0橫掃而結束,在我們唏噓遺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沉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的英雄聯盟就是不行,尤其是當選手都是中國選手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打不過韓國隊?

從2013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在國內落地並逐步發展壯大,過去的數年時間裡,我們湧現出了很多全華班,但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支全華班,在決賽的舞台上擊敗韓國隊拿下冠軍,無論是MSI還是S賽,奪冠的隊伍里多多少少都有韓國人的身影,可能很多人覺得,那些韓援早已歸化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心裡,沒有全華班的冠軍,總感覺少了那麼一點意思,看起來更像是一份殘缺的美。

全華班不行!這似乎也成為了LPL賽區過去幾年的夢魘,一直揮之不去。

為什麼全華班不行呢?我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拿來主義流行,引入韓援愈演愈烈

從S4賽季之後,越來越多的隊伍開始引入韓援,這也導致從S4之後,全華班的隊伍越來越少。引入韓援的好處有很多,一方面這些選手的實力都很不錯,拿來就用,後續培養也比新人更快,出成績的同時還能置換更好的選手,實現良性循環。

而這種引入韓援的流行,也在S5賽季之後愈演愈烈,有些隊伍甚至不惜花重金砸向韓援市場,不僅僅是選手,教練組更是如此,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賽區已經成為韓援最大的輸出地。

2、本土化選手培養緩慢,造血能力持續下滑

韓援好不好?好!

這個必須要承認,因為在過去幾年,確實給我們賽區帶來了很多國際賽的冠軍,但一味的依靠」進口「,問題也是逐漸凸顯,那就是本土化年輕選手的培養越來越不受重視,從2013年至今,其實LPL已經算是換血到了第三代了,但能拿的出手的新人有幾位呢?

韓國賽區雖然最近幾年也有很多老將,但他們的青訓體系一直很成熟,每一年向外賽區輸出的韓援依然在良性中增加,而本土賽區也會擇優選擇更出色的選手將其留下,並且通過賽季中的輪換調整,讓這些新人能更快登上一級聯賽,人才的儲備能力,這一點是我們沒有做好的地方。

3、賽訓體系和備戰不充分

其實這次電子競技入亞很早就確定了,加上亞運會推遲一年舉行,所以給了各大地區大量的時間去篩選國家隊選手,但是整個甄選過程來說,顯然中韓兩個地區是有一些差別的。中國國家隊很早就開始集訓以及篩選了,最終也是確定了6人的大名單,但是後來一些原因,原有名單里的369和JKL無緣此次亞運會,BIN和ELK接棒,BIN和ELK在BLG這個賽季雖然表現不錯,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效果還是不太行。而韓國隊這邊呢,其實在2022年也確定了一套國家隊陣容,但因為亞運會的延期,這套陣容在今年也是重組,並且在臨近提交名單之前,還換掉了打野和AD這兩個位置的選手,因為一開始他們的設想計劃里,將全部使用LCK本賽區的選手,估計是看到MSI一戰後,kanavi和ruler表現太出色,所以才臨時起意,更換了大名單。

從賽前的陣容配置上來說,中國隊這邊似乎是不得已才更換了名單,而韓國隊則是儘可能的擇優錄用,方向的不同,帶來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然後是賽訓和備戰方面的問題了,這次亞運會所使用的版本是13.12,這個版本早在夏季賽的時候就是各大賽區的主流版本之一,所以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熟悉的,可對於舊版本的重新閱讀,我們似乎再次落後了,你從這個系列賽會明顯感覺到,我們在一味的強調版本某些英雄的強度,而韓國隊那邊則是在版本基礎之上,更加相信選手個人某些特定英雄的發揮,比如第二局的岩雀和賈克斯,這本就不是當下版本的英雄,但他們對於雙射手有著很好的限制作用,並且在比賽中確實打出了效果。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本屆亞運會中國隊輸掉比賽的一些根本性原因,在過去幾年,我們確實在S賽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自從S10世界賽DWG奪冠之後,這支沉睡了兩年的韓國賽區終於是醒了,每次國際賽都能打進決賽,且每一次都能打滿BO5,他們弱嗎?顯然不弱,但似乎在我們很多人看來,韓國賽區失去了對英雄聯盟的統治地位,或許吧,但這並非絕對,而隨著去年世界賽變成了韓國賽區的內戰,也應該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差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b4b667d5902637f05ffc68900381a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