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拼多多Q4財報及全年財報發布了。
從來沒有哪家公司的財報,像拼多多這樣「始終如一」地持續講述對農業的濃厚興趣以及對研發的持續投入。
很多公司總是在不停地調整企業的關注點和發展戰略,以適應新的環境,作為電商新貴,拼多多為何如此在意農業和研發呢?
01 農業的長期主義
先談財報。
財報顯示,拼多多集團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為398億元,同比增長46%。全年營收為1306億元,同比增長39%。
拼多多的財報還是亮眼的,依然處於高速增長的通道之中。
作為一家GMV已經超過3萬億元的企業,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並且是在2022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實屬不易。
在這份財報中,可以讀出拼多多團隊的「進」與「定」:
「進」,意味著在拼多多團隊的眼裡,公司依然處於投入期。
「定」則在於,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依然是農業。
在諸多電商平台中,對農業的重視和專注,拼多多絕對是與眾不同。
因為自拼多多成立以來,農產品就是它最為重視的領域。
這幾年,拼多多平台上出現了無數的新農人。
所謂「新農人」,指的是對於數字營銷有著先天的敏感度和領悟力、同時具備創新管理理念的青年一代,他們通常成長於農村地區,對農村和農業懷有深厚的個人感情。
根據拼多多發布的數據,該平台上僅95後「新新農人」的數量就從2019年的2.97萬增長到了2021年的12.6萬多,在涉農商家中的占比超13%。在帶領小農戶發展地方特色農業和打造農產品品牌方面,這個群體已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拼多多在農業上到底乾了些什麼呢?
簡單說,就是農業的數字化,在貫穿生產、供應鏈、流通和消費的農業全鏈路當中加強供需匹配,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端和消費端持續地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型。
拼多多平台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平台,它在農業領域的產業延伸遠遠超過很多人的想像。
自拼多多成立起,就派出大量專業團隊,深入農產業一線,找出農業產品銷售難、運輸難、規模小等發展瓶頸,並通過技術化的方式幫助農戶解決問題。
這種持續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拼多多靚眼的農業銷售數據。
拼多多的一大創舉就是建立了「農地雲拼」模式,也就是從時間和空間上激發並聚集大量分散的需求,同時對接千家萬戶的小規模供應商,在雲端形成一個農產品產銷直聯的大市場。
2021年拼多多平台生活鮮花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0%,花卉盆栽類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0%。
近期,拼多多「農雲行動」專項小組奔赴雲南昆明、嵩明、晉寧等多地,培訓扶持農產帶新商家,推動當地的鮮花、綠植、水果等產業更快「拼上雲端」。林波▕攝
鮮花消費增長的背後,是拼多多「農地雲拼」在鮮花領域的深耕和沉澱,拼購模式將消費端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雲南、廣東、福建等花卉產地的花農和農業合作社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訂單,產地直發,花農增收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鮮花。
眾所周知,拼多多起家於農業。正是由於與農業的這種天然聯繫,讓它更加清楚和明白農業真正需要什麼,農民真正需要什麼。
在「新新農人」湧現最多的地區中,山東省排名全國第一,數量達到18000人。而在新疆、青海、西藏、雲南等西部地區,「新新農人」的數量兩年間增長了近4倍,成為增速最快的地區。
李強總理在兩會說,「我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在平台上湧現的無數新農人,正在網際網路科技的加持下,創造人才紅利。
用網際網路技術助農,永遠都是「多多益善」。
拼多多之所以長期堅持投入農業,第一是因為農業產業沒有完成數字化,可以提升效率的空間非常大,第二,農產品是一個普遍性而需求巨大的市場,第三,聚集於農業、用網際網路科技改善農業生產銷售效率也是最好的扶貧模式,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過去,潮州陶瓷的生產模式以手工作坊為主。「多多新匠造」專項團隊希望助力這一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王錚▕攝
02 從營銷到研發
對農業的堅「定」,還離不開對研發的猛「進」。
2022年是拼多多從「重營銷」向「重研發」戰略轉型的第二年,可以看到,它還在持續加碼技術創新投入。
財報顯示,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去年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5%,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四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達到24億元。
在全球網際網路企業減員增效的風潮中,拼多多持續加大了人數招聘,並且重點招聘有經驗的研發人員,並增加更多的IT基礎設施,加大研發的力度。
如果說營銷是過往拼多多的成功秘笈,那研發可能就是下一個階段的增長來源。
2021 年,拼多多宣布成立了 " 百億農研專項 "。
據了解,該專項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旨在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致力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以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勞動者進一步有動力和獲得感為目標。
拼多多董事長兼 CEO 陳磊擔任 " 百億農研 " 一號位,可見其重視程度。
拼多多在農研上的投入方向,遠不止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和分布式人工智慧的農地雲拼銷售模式,還在供給端進行了廣泛的布局。
在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中,決賽賽場搬到了上海崇明的貨櫃農場,在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與日照下,探索如何種出品質更好的生菜。
拼多多發起的「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四支隊伍目前正在進行決賽階段的比拼。莫斯提▕攝
大賽背後,是拼多多在探索如何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極大程度地提高農產品的種植產量。
這些農業科技都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的農業數字化生產科技,並彙集了一大群海內外致力於農業數字化生產的高端人才。
而從第一屆智慧種植草莓到第二屆的「AI番茄」,每一個AI菜王背後,都是拼多多對農研的長期投入。
從百億補貼到百億農研,可以看出來,拼多多的戰略轉型的方向非常清晰。
03 拼多多的成長之道
拼多多能夠在已為紅海的電商領域殺出一條血路,基於其對電商業務的專注。
在農業領域的深耕,從營銷到研發的快速轉型,說明這是一家不但有精準的戰略方向,還能靈活調整的有活力的企業。
可以說,百億補貼讓拼多多有了一個華麗的轉身,完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而百億農研,則有可能在未來建立拼多多在農產品電商中的地位。
雖然現在拼多多總市值很高了,但表現得依然象一個新崛起的公司,企業始終保持在一個持續變化,持續改善的狀況。
服務體驗,快遞服務,農業投入,企業研發等領域都在持續進步。
通過自身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提升,價格依然那麼便宜,服務卻越來越好。
甚至在國際上依然有著不錯的突破。
去年9月,拼多多在北美推出了海外版Temu,剛上線時訪問量510萬,12月底,已經上漲到了4450萬。
一個捷報頻傳的企業,代表著這個團隊的士氣旺盛,有衝勁。
市場突破的同時,財報上卻堅持說著老故事,說著拼多多對數字化農業的痴心一片,對助農扶農的初心不改。
這樣的拼多多,是一個既有衝勁,又有定力的優秀團隊,更難能可貴的是,講著老故事,專注在一個領域,還能帶來營收與利潤的高速增長,拼多多這個企業的執行力,真的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