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猥褻,卻當作鬧喜,《幸福到萬家》第一集讓我血壓飆升

2022-06-30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分明是猥褻,卻當作鬧喜,《幸福到萬家》第一集讓我血壓飆升

《幸福到萬家》第一集,看得我血壓飆升。

萬家莊的公子哥萬傳家,在何幸福的婚禮上搞事情。

他鬧得對象不是何幸福,而是何幸福的妹妹何幸運。

在婚禮上,何幸運擔任伴娘。萬傳家看到長相不俗的何幸運,立刻精蟲上腦了。

1.不是傳統習俗,而是猥褻

萬傳家以敬酒為由,打著鬧喜的旗號,猥褻何幸運。

這絕對是何幸運有生以來最恐怖的一幕。

請注意,何幸運穿白色弔帶,萬傳家的的手已經伸到了白色弔帶的下面。

這個位置正是胸部。

此外,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萬傳家的半個身體都壓在何幸運的身上。

何幸運的衣服被撕破,精神恍惚,足以證明她確實遭受了明顯的猥褻行為。

何幸運被猥褻後,王家人的態度讓我懷疑人生。

她們認為這是一樁平平無奇的鬧喜行為,萬傳家能來鬧喜,那是給他們家面子。

何幸福婆婆的說法對嗎?

當然不對。

其一,何幸運不是王家人,是王家的客人。王家沒有資格犧牲何幸運,為自家買面子。

其二,她這樣說,不是辨別是非,而是不想惹事。在萬家莊,王家是小姓,是個沒有根基的外姓人。

她們家得罪不起樹大根深有權有勢的萬傳家,他爹萬善堂是萬家莊的村支書,讓萬家莊人脫貧致富的大功臣。

對於這樣的土皇帝,王家不得不用鬧喜來遮羞。

劇中有兩個細節透露萬善堂在萬家的影響力:萬善堂沒有來,何幸福與王慶來的拜堂時間都推遲了;萬善堂看到兒子被打,拂袖而去,所有參加婚宴的父老鄉親也趕緊離開酒席。

鄉親們根本不關心事實真相,他們只懂得屁股決定腦袋,看萬善堂的臉色行事。

這足以證明萬善堂在萬家莊的影響力。

其三,萬善堂就說出當地習俗,「都是小叔子鬧洞房,沒有大伯哥鬧得」。

萬傳家腦袋被砸傷,萬善堂就明確說了」該「。他的態度就說明萬傳家的做法確實過分了。

萬傳家與何幸運的矛盾,乍一看是外地人對萬家村當地風俗習慣的不接受,實質上是萬傳家打著風俗的幌子猥褻女性。

萬善堂是個有底線的村霸,而萬傳家是沒啥底線的渣滓。

《幸福到萬家》的第一集就讓人憤怒,就是因為鬧喜這事兒有一種混淆黑白的窒息感。

萬傳家明明是施害者,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他卻成為受害者。

何幸運明明是受害者,然而,除了何幸福,沒有人認為她是受害者。

同樣是伴娘被猥褻,現實生活可比電視劇有正義感。

2013年9月,16歲的高中生小麗(化名)為同學的哥哥做伴娘。同學邀請小麗做伴娘,有個非常世俗的想法,因為小麗顏值高。

在婚禮上十幾名男子打著鬧喜的名號,亂摸她的身體,扒光她的衣服。

此事被稱為泰安伴娘事件。

泰安警方的做法是將六名涉案人員繩之於法,「均以強制猥褻婦女罪獲刑,被判處一到三年不等的刑罰」。

《幸福到萬家》中的何幸運高度相似,發生的時代背景也很接近。

泰安伴娘事件的發生時間是2013年,而何幸運被猥褻的時間是2009年左右。

劇中有細節可以證明我的推測,萬善堂和村裡的老人一同吃酒,他們就提到05年搬回完家莊,現在已經是三四年了。

不可否認的是,兩者都是被猥褻的伴娘事件,時間和發生地點不盡相同,兩件事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何幸福最初的做法是,沒有拿起法律武器,而是將這件事道德化處理——只要萬傳家能給何幸運道歉,這事兒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萬傳家卻不同意。

2.猥褻不是意外,而是傳家的必然

何幸運和萬傳家的矛盾,像是兩個文明體系的碰撞。

何幸運拒絕男性的敬酒,相信自己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有拒絕他人的權利。

萬傳家和他的小弟,卻感覺何幸運在挑戰他們的權威。

此外,萬傳家在何幸運身上釋放的惡,本質上是萬傳家要征服漂亮異性而不得才釋放的惡。

萬傳家猥褻何幸運,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事實上,在何幸福拜堂時,他就已經在向人打聽何幸運了。

後來,何幸運和發小一起喝酒,他再一次發問,「那個是王慶來的小姨子吧」。

在很短時間內,他問了兩次何幸運,說明他早就對何幸運蠢蠢欲動了。

當他得知何幸運拒絕喝酒後,萬傳家格外興奮,終於找到了挑事兒的角度,於是他拿著酒瓶子就去敬酒了。

這個動作特別靈,說明萬傳家從來沒有敬酒的誠意,他就是以敬酒的名義接近何幸運。

為何這樣說?

因為萬傳家已經得知何幸運為人高傲,不會輕易接受異性的敬酒。他拿著一個酒瓶子讓何幸運喝酒,就已經知道何幸運會拒絕她。

如果我是何幸運,我也會拒絕。

因為萬傳家拿的是大半瓶子白酒,不幹完就別想離開。萬傳家算準了何幸運不會喝酒,這就為他繼續侵犯何幸運提供了可能。

於是,何幸運被萬傳家等人猥褻了。

結語: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婚俗文化,鬧喜至今仍然以傳統習俗的面孔出現在各地的婚禮上。

即便傳統習俗允許男性猥褻女性,萬傳家的行為依舊讓人無法接受。

因為,傳統習俗不是一個人作姦犯科的保護傘。

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知道,傳統習俗良莠不齊,我們對傳統習俗的態度不能全盤接受,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那些沒有分寸感的鬧婚習俗,就是典型的文化糟粕。那些抱著文化糟粕而不知反思的人,很容易被糟粕異化,變成人類的渣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a2cd254efb5cfb0a723a1076e500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