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對黨忠誠,做到紀律嚴明,敢於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救民於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在服務人民中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授旗訓詞精神,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立起了建隊治隊的根本指針。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竭誠履行職責使命,持之以恆,以實際行動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
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時,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聞令而動;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指戰員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真正做到守護六盤水平安的「火焰藍」。
陽春三月,春光正好,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依舊沒有放鬆,保持著戰疫狀態,肩扛著「戰時責任」。
成立「黨員先鋒隊」
築「戰鬥堡壘」顯黨員本色
「疫情在前,我們不退。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全體黨員向黨組織保證:堅決服從命令,勇往直前,不怕困難,任勞任怨,共同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
「請調派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們將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全體指戰員承諾聽從指揮,投入戰鬥不折不扣;牢記職責,第一時間落實責任;精準信息,上傳下達不留死角;枕戈待旦,規範防控做好表率。」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責任。」
1月底,一張張按著紅色手印的請戰書交到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這些請戰書有以消防指戰員個人名義提交的,有以黨支部的名義集體提交的,這體現了我們消防指戰員的信心和決心。」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葛永華說。
隨即,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成立了1支市級涉疫場所火災防控黨員先鋒隊和5支縣級黨員先鋒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委員、副支隊長張宇(時任防火處處長)主動請戰,擔任六盤水市級涉疫場所火災防控黨員先鋒隊隊長。
張宇和家人分隔兩地,他在請戰書中寫道:「我家不在這裡,隔離醫院的消防技術服務、安全檢查等工作,讓我去就行。其他同事的家人都在本地,要避免風險。」
就這樣,張宇帶領火災防控黨員先鋒隊成員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主戰場」,把火災防控措施落實到「最後一公里」。
連續兩個月來,他們不間斷地深入轄區5個定點醫院、7家設有發熱門診的二級醫院、34家鄉鎮衛生院、6個定點酒店、3個隔離點、3家應急物質生產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指導、安全檢查138次,指導8個涉疫單位、場所新建微型消防站,購置各類防護裝備521件(套),為疫情防控中特殊行業的消防安全「保駕護航」。
2月初,六盤水市「火神山」醫院 ——六盤水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建設開啟。為了確保搶建工程的消防安全,葛永華、張宇和同事們先後10餘次深入該重點單位開展隱患排查和消防技術服務,確保工程如期順利進行。
由於疫情防控期間禁止聚集,為減少公共交叉感染和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貴州省消防救援機構全面推行「不見面、少見面」的辦事模式。鑒於此,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積極探索疫情防控下的監督檢查模式,第一時間成立「不見面」辦事服務指導工作小組,成立由13人組成的服務指導小組,並建立業務諮詢指導工作群、涉疫單位指導群、重點單位指導群共11個,指派5名業務骨幹進入相關群指導各大隊規範開展遠程指導、接受單位和群眾的諮詢。
針對行政許可、業務諮詢、結果查詢三類群眾辦事事項,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服務指導小組建立了十條辦事途徑,24小時在線接受群眾諮詢、預約辦事,方便群眾不出門就可辦理消防相關事項。
組建「消殺突擊隊」
奮戰「最前線」守好「健康門」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在做好火災防控工作的同時,按照統一安排部署,組建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重點區域防疫消殺突擊隊。
「由於防疫消殺的工作比較特殊,危險係數高,各消防救援站採取自願報名的方式進行的。」葛永華說,儘管是自願報名,很多基層消防指戰員都報名了,甚至連政府專職消防隊隊員都積極報名自願加入消殺突擊隊,令人感動。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六枝特區大隊團結路消防救援站四級消防士龍正炳,2015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他堅守在前線,主動承擔起消防救援站的消毒任務,認真對營區餐廳、車庫、戰鬥班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毒,堅持每天為中隊全體人員測量體溫,當大家都在休息的時候,龍正炳同志就背上噴桶,在營區的各個角落進行消毒。
期間,部分同志因為疫情的影響,擔心疫情會影響到身邊的親人,出現了思想波動,龍正炳主動和隊員們談心談話,推心置腹,使隊員們在疫情期間緩解精神壓力,卸下了心理包袱,堅定了全體隊員打贏防疫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聶祥江作為六盤水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興園路消防救援站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在得知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要組建消殺突擊隊的消息後,主動找到興園路消防救援站指導員楊彥清,請求加入消殺突擊隊。
經過多方面考慮,楊彥清拒絕了聶祥江的請求。但聶祥江堅定自己的內心想法,對楊彥清說:「我經驗不足,才需要在實戰中學習、磨練。我一定會嚴格按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嚴格按照操作流程。」
最終,聶祥江成為消殺突擊隊的一員,和戰友們承擔六盤水南收費站、石橋社區、紅山社區等14個轄區重點區域的消殺工作。
突擊隊員們每天對轄區卡點進行消殺,消殺面積約2000平方米,而聶祥江的消殺面積就占了三分之一。
龍正炳、聶祥江只是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消殺突擊隊成員的縮影。
2月11日至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消殺突擊隊支隊開展專項訓練48次,組織實地拉動3次,遠程戰備拉動5次,參與137個重點區域的涉疫消毒工作,出動指戰員271人(次)、車輛88輛(次),消耗消毒藥劑292.5升,各類防護服、手套、醫用物資700件(套),總消毒時長達179.5小時,消毒面積約68870平方米,消毒人員(外部)333人(次)。
做好「安全大管家」
對復工復產復學「服務在先」
隨著復工復產復學「潮」的來臨,為有效遏制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指戰員再次「變身」成為復工復產復學的「大管家」。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及時對接相關部門獲取復工復產企業清單,認真分析復產復工企業生產性質,明確消防監督檢查重點,成立6個技術指導服務組對全市復工復產企業進行實地指導服務,在「一廠一策」「一企一策」的基礎上,對與防疫相關的復工復產企業進行一對一重點幫扶,全力確保企業安全平穩生產。
期間,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鐘山大隊監督執法人員深入轄區鳳凰山啤酒廠、鐘山區水務公司、新美峰塑料制廠等開展消防安全服務指導,重點對以上單位的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疫情防控期間酒精、消毒液等易燃物品儲存使用情況、危化品管理情況、消防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等情況進行了細緻的檢查;
盤州大隊聯合盤州市應急管理局「主動上門」,為轄區貴州盤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合力超市、宏盛煤焦化和萬豐實業有限公司開展復工復產企業消防安全進行指導服務;
水城大隊對防疫物資生產倉儲企業、臨時轉產企業,指導幫助其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監測防護,嚴格落實現場安全管理措施;對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企業、農資企業以及保運轉企業,指導幫助其開展隱患排查、列出清單、逐項消除,確保風險受控、安全運行;對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建築等高風險場所,指導其全面評估消防安全狀況,按照風險高低有序復工復產,主要負責人、重要崗位人員必須在崗在位,重點部位必須嚴加防範;
高新區大隊消防監督人員積極轉變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方式,採取說理式執法、全力為企業依法經營活動做好服務;並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幫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不斷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
六枝大隊先後深入轄區葵花葯業、宏獅機械廠、水務公司、國貿燃氣等企業進行了消防安全幫扶指導。
目前,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採取遠程指導和實地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對700餘家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技術指導。該支隊還通過建立微信群,查看復工復產企業每日上傳的自查照片,指導幫扶企業整改隱患問題。
隨著復學季的到來,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聯合六盤水市教育局組成工作組,深入高中教育城開展復學前消防安全服務指導,從而提高校園火災抵禦能力,預防校園火災事故發生。
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盯住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調研走訪鄉鎮48個,收集經營性質的居民自建房、多高層建築底層商鋪、單層門面等類別的場所存在的共性風險隱患9類1460餘條,研究制定相應的工作措施。
做到防疫不忘防火
確保消防宣傳工作出實效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結合實際,轉變工作方式,全媒體、多樣化、接地氣開展消防宣傳工作,確保消防宣傳工作出實效。
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火災防控需要,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及時調整宣傳重點,確保內容實時「在線」。聯合市委宣傳部、教育、民政、婦聯、農業農村局等出台了《關於推進消防安全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的實施方案》,建立消防宣傳長效機制。
據了解,該支隊創新基層消防管理新舉措,組建一支56人的消防網格文員隊伍,按片區深入基層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隱患查找和信息收集工作。
同時,該支隊與8家大型廣告傳媒公司開展消防宣傳「亮屏」行動共建,全市1200餘台計程車燈箱、300輛公家車車載視頻、57塊戶外大屏、1800餘塊樓宇電視循環播放家庭火災防控、自救逃生、生命通道治理等內容。利用網格員一鍵調度平台,結合工作實際向7300餘名網格員及時推動消防安全風險提示6期。開通了「消防安全雲課堂」,推出了幼兒園、小學、中學組「消防安全視頻示範課」,12萬名師生在線參與了「消防安全第一課」。
此外,該支隊還深入挖掘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和熱心消防公益事業的社會力量在防疫、防火工作中的先進做法和典型事跡,通過各種媒體進行推送,宣揚正能量。
在抗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指戰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擎旗前行、勠力同心,在防疫一線建起一座座堅實的「戰鬥堡壘」,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特殊的「戰爭」。
總值班:劉紅霞
值班主任:趙鑫
責任編輯:張派睿 高永彥
作者:馬春曉 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