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姜策劃停職下台,那麼新策劃亟待解決問題有哪些?

2020-09-18     掌游寶

原標題:DNF姜策劃停職下台,那麼新策劃亟待解決問題有哪些?

昨日的韓服DNF公告裡面Nexon的執行長發布道歉通知,對DNF的GM事件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如上圖,對當事人直接開除,並且付諸刑事起訴,而DNF團隊的其他組長、部長、策劃等進行了停職處理

停職以後基本上很難官復原職了,姜策劃能否留在DNF還是個未知數,如果最終結果是調走,那麼他留下的一大堆爛攤子總得有人接吧?

假設韓服有新策划上台,面對當前版本的遊戲現狀,他所要改善或者解決的問題會有哪些?

下面我將從遊戲長期存在的問題進行切入,來探討一些DNF存在的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

34C和純C之間的矛盾

「34制度」一直存在於遊戲中,從職業劃分為純C和輔助C開始,就出現了這種令人詬病的職業不平等現象。

玩家們的矛盾也因此逐漸爆發,為何自己所喜愛的職業就該「低人一等」?

現版本很多玩家喜歡以打造為衡量角色進團的標準,而有一些玩家會認為自己的職業雖然為輔助C,但是打造高於隊伍里的純C職業而不願意擔起這個輔助的角色,他們更傾向於「兩34一純C」的隊伍配置卻反感「兩純C一34」的配伍人員分配,最起碼本身也能享受到另一個輔助隊友所帶來的的傷害加成。

那麼矛盾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有的玩家會認為沒必要為了這樣的心態去浪費時間,畢竟本身打造較好的輔助C是較少的,而兵法輔助職業在多數玩家眼中又只認女氣功和帕拉丁

雖然CH可能有想過改善這個問題,讓劍魂這個職業添加斬鐵/斬鋼自由切換的技能開關也許就是他們的試探性解決方案,但是很明顯,這個措施完全不起作用,反而帶來了另一種玩家們之間的衝突。

職業平衡問題

由上面的「34制度」所延伸的就是職業平衡問題了。

傷害一直是最近幾個版本的副本的硬性需求,CH的「34制度」表明了輔助C的傷害一般都是純C的70%左右,然而這個職業平衡卻造成了職業混亂的想像,並不是所有的輔助C的傷害都會低於純C,同時也不是所有的純C傷害都會高於輔助C。

即使是純C與純C,輔助C與輔助C之間,傷害都是有一定的差距,姜策划上台以後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當前版本最強的角色和最弱的角色同裝備同打造甚至於高達兩倍之多。花費大量的時間辛苦刷裝備外加高額的金錢打造,傷害還是無法比肩一些打造平平的職業,玩家心裡會不滿也是正常的表現。

CH沒有做到真正的職業平衡,「造神」仿佛是他們的一時興起,喜愛哪個職業就讓它一味的增加傷害從而登上職業的頂點,有的職業幾年都未曾得到他們的青睞,不僅傷害低沒有得到加強就連墨跡的技能形態都不曾得到優化與改善。

奶C失衡問題

另一種角色矛盾就是從團本開始出現時所攜帶的「奶荒」局面了。

奶C失衡這一現象在國服已經是人盡皆知了,無論是每日地圖還是高階副本,C永遠比奶多,十個隊伍七個缺奶。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奶系職業前期升級效率太低且奶的技能沒有輸出職業有太高的可玩性。

但是奶系職業在團本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尤其是團本的前中期,雖然後期的版本更替出現新裝備後傷害直線提升的同時對於舊團本而言奶系職業就不會顯得那麼剛性需求。

奶系職業的比例嚴重失調,在61個職業中輔助奶只占了三個,本身基數就少的情況下,外加可玩性低等一系列問題,那麼「奶荒」的現象就很顯然了。

遊戲可玩性問題

遊戲的可玩性並不能局限於團本這一種強制社交的內容。可以說DNF從安圖恩團本開始後接下來的所有版本基本都是以研發新團本為重心,遊戲的可玩性也被限制在團本這一板塊。

要知道DNF是一款格鬥遊戲,在角色養成過程中的可玩內容並不僅僅只有團本這個類型,只可惜運營方在安圖恩團本中嘗到了過多的甜頭,導致他們無法發現遊戲的研發路徑其實已經偏離了遊戲本身,雖然後續推出了引導模式、小隊模式,但都不夠完善,玩家的遊戲樂趣反而不增反減,打團的人越來越少,曾經通宵擠線的盛況也不在復返。

玩家們對於百級版本吐槽最多的莫過於隨機性過強,魔界大戰副本出現後,幾乎所有的遊戲內容都是以隨機性覆蓋了遊戲核心。在之前幾個版本因為保底機制的存在使玩家們開始適應了這樣的遊戲模式,而隨機性卻打破了。

為何那麼固執的堅持以隨機性作為百級版本的主題呢?

如果把兩者兼顧,對於玩家而言豈不是有更多的遊戲可能性,也不會因此造成大量的玩家流失,安徒恩和盧克的獎勵設置就非常有參考性。

倘若保底機制外加隨機性同時出現,在保證隨機性為大前提下提供保底機制為因隨機性過強而遲遲無法畢業甚至連基礎搭配都沒辦法完成的玩家作為一個小小的保障,「雙贏」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了。

以上就是本期探討的全部內容,姜策劃雖然可能會走,但是誰又能保證新來的不是個金隨機、李隨機、鄭隨機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QzIoHQBd8y1i3sJhl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