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故宮還厲害的中國十大古建築

2019-10-21     預製建築網

導讀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那些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十大古建築,保准99%的人不知道!相比之下,紫禁城、太和殿也都成了小兒科了!為了有個直觀的感受,先給大家幾個數字作為參考:

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紫禁城占地面積72萬平米,建築面積15萬平米。

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太和殿建築面積2377平米,連同台基高35.05米。

現存最高的古塔:定州開元寺塔,高約84米左右。(還有其它塔略高於此塔,但歷史價值遠低於此塔,因此開元寺塔被認為現存第一高塔。)現在言歸正傳,說一說你不知道的十大古建築:

永寧寺塔

始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公元519年建成,公元534年雷火焚毀,同年北魏滅亡。

永寧寺塔為木質結構,關於它的高度,史料記載不一。有說塔高九層,一百丈,百里外都可看見。

也有說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約136.71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相當於現在的四十多層樓高,百里外都可以看到,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佛塔。

干陽宮

隋煬帝楊廣,就是小說里弒父殺兄占母的那位昏君。但是從真實歷史評價來看,他還是很有能力的一代皇帝,開創科舉制度,修建大運河……可惜他犯了左傾冒進的錯誤,親征吐谷渾、三征朝鮮,濫用民力,最終成了亡國之君。他在大業元年修建了洛陽宮,干陽殿就是洛陽宮的正殿。

干陽殿,基高九尺,三重屋檐,面闊13間,進深29架,東西面廣345尺,南北進深176尺。從地面至鴟尾的高度為270尺 ,摺合現代計量單位為長101.43米,寬51.744米,高70多米。現在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太和殿的大小對比一下了。

萬象神宮

萬象神宮用於供奉唐朝歷代祖先,因此被稱為「唐明堂」,又稱「含元殿」、「通天宮」。說到萬象神宮,要從上文的干陽殿說起。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隋煬帝太奢侈,就燒毀了干陽殿。後來唐高宗又在原地修了乾元殿,基本上按照干陽殿的規模修的,只是三重屋檐變成了兩重,高度也降低了許多(這段史料記載成為古建築專家考察干陽殿與乾元殿的重要參考資料)。到武則天時期,拆除了乾元殿,垂拱4年(公元688年)建成了萬象神宮。

萬象神宮高88米,長寬各90米,多邊形圓頂,共分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氣勢恢弘、壯觀華麗、巍峨參天,有吞天吐地、包羅萬象之氣。讓**跌眼鏡的是,萬象神宮普通市民是可以參觀的!李白游洛陽時曾作《明堂賦》,不禁唏噓慨嘆——「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萬象神宮可以說是標新立異、時髦華麗之作,開創了以後中國古代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它所體現出的天人合一、天圓地方等宇宙時空觀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來天壇祈年殿的形制與設計。是不是覺得祈年殿就是萬象神宮的淘寶同款?

天堂

萬象神宮修成不久,武則天又命在萬象神宮北修建佛像。佛像十分巨大,僅小指中就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是武則天又命修建天堂,容納佛像。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對了,這就是《通天帝國》電影的原型。

天堂外五層,內九層,象徵女皇的九五之尊。僅到第三層就可以俯視88米高的萬象神宮。據專家估計,天堂的高度至少在150米以上。可惜不到十年就被人放火燒掉了,明堂天堂一同付之一炬。

現在在遺址上修建了一座外觀仿唐代建築風格、內部鋼結構、外部貼飾紫銅的保護展示性建築,連台基高度88.88米。由於天堂缺乏詳細的史料記載,因此這個建築與歷史上的天堂可能差異比較大。

大明宮

說到大明宮,很多人是從一部叫《大明宮詞》電視劇中知道的。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皇宮,從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初建,唐高宗擴建,後又經多次修建。自唐高宗起,大明宮成為大唐帝國的統治中心,長達234年。

大明宮位於西安市郊,周長7628米,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羅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整座宮殿的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王維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繪了當時的盛景。

大明宮唐末毀於戰火。現在大明宮已經建成遺址公園,既保護了遺址,又有很強的觀賞性,值得一游。

含元殿

唐代建築風格的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而又開朗。這在含元殿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含元殿相當於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不同的是含元殿踞龍首原高處,高出平地十餘米,殿十一間,前有長達75米的龍尾道,愈發顯得氣魄非凡。尤為難得的是,含元殿的開間尺寸和最大梁袱跨距都不及後世,用料相對較小。但正是因為用較少的材料卻構成了宏偉的宮殿,更能說明當時的技藝已相當純熟。

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鸞、棲鳳二閣,殿兩側為鐘鼓二樓,殿、閣、樓之間有飛廊相連,成「凹」字形。這是周漢以來「闕」制的發展。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組合成大殿高閣,相互呼應,輪廓起伏,體量巨大,氣勢偉麗,開朗而輝煌,極富精神震懾力。古時有人形容它的氣魄「如日之升」、「如在霄漢」,不愧為大唐建築傑出的代表。這種建築形制直接影響到明朝紫禁城午門的建造。

含元殿在200多年間一直被使用,是舉行國家儀式、大典之處,所謂「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就是描寫含元殿大朝會的盛況。

今天,含元殿僅存遺址,依稀可見當年的風姿。難得的是,遺址上還有一段唐代遺留下來的夯土牆,歷經千年,依舊堅如磐石。我們可以0零距離見識一下古代的混凝土。

麟德殿

麟德殿是唐代大明宮中最主要的宮殿之一,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是皇帝舉行宮廷宴會、觀看樂舞表演、會見來使的主要場所。麟德殿的一個特點是大,真的很大!底層面積合計約達5000平方米,是故宮太和殿的三倍。唐代宗曾在此一次宴請神策軍將士3500餘人。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也不過7000平米,能容納五千人就餐。

麟德殿的另一個特點是結構複雜。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後殿、結鄰樓、郁儀樓、東亭、西亭組成。主體結構是一座三殿串聯二層樓閣的組合建築,是中國古代唯一的三重殿建築形式。注意,不是獨立的三座殿,而是三重殿連成一個完整的內部空間。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建築結構會何等複雜。麟德殿是迄今所見唐代建築中形體組合最複雜的大建築群,在中國宮殿建築中可屬前列,表明我國木構建築在唐代已經解決了大跨度、大體量等技術問題,並且走向模數化,有了定型的趨勢。

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中有一個3D電影短片《大明宮傳奇》,講述的是一個淒婉的愛情故事,劇情相當的有(gou)趣(xie)。不過劇中再現麟德殿中宴會的場景,據說麟德殿、服裝、道具、乃至舞蹈都是經過考證的,而不是像電影中那樣天馬行空的演繹,很值得一看。

應天門

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洛陽城,它的興建是眾說紛紜,特別是幾個重要的城門更成為後代考古學界的重要難題,而我們要說的應天門則是其中典型的城門之一。

應天門為隋唐洛陽故宮的正南門,其遺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門樓、朵樓、闕樓組成,下部台基的範圍東西達一百二十米以上,南北達六十米,城門進深二十五米,在這樣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門,其雄偉壯觀是不難想像的。

應天門始建於隋,叫做則天門。唐時避武則天諱,改為應天門,後改稱五鳳樓。此後歷經五代、北宋皆稱五鳳樓。應天門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相傳女皇稱帝以及唐玄宗接待日本遣唐使都在此地舉行,可見應天門在唐朝時的重要地位。應天門就相當於現今紫禁城的午門,重要性可想而知!

然而,談到應天門,它的三出闕是必須值得一提的,「闕」是中國古代城門、宮殿或者陵園的一種標誌性建築,而三出闕一般是天子規格的禮儀,應天門則是隋唐兩京——洛陽和西安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雙向三出闕宮門遺址。這使得整組建築更符合於作為君臨天下的皇權象徵的皇宮大門的身份,起震懾作用,從規模、結構上,更加宏偉壯觀,更突出帝王的至高無上。

奉天殿

大家在參觀太和殿的時候,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相比於巨大的台基,雄偉的太和殿還是有點小了。事實上原來這裡修建的是奉天殿,比太和殿大得多。

話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修建了紫禁城,其中主殿就是奉天殿。《明世宗實錄》記載:「原舊廣三十丈,深十五丈雲」,即面闊約95.1米,進深約47.55米。可是奉天殿啟用不到一百天就遭雷擊焚毀了。明成祖認為是因為他奪位被上天懲罰,不敢再修奉天殿。北京也不敢叫做首都了,稱為「行在」,把南京尊為首都,甚至有了重新遷都南京的想法。直到明正統年間才在原址重修了奉天殿,但是比原來簡單了許多。

後來明嘉靖年間再次焚毀,重修的時候就比原來的奉天殿小了一大圈,以致建築與三層月台比例關係失調。原先的奉天殿,面闊占滿整個月台,改建後,寬度只和月台前凸部分的丹陛寬度相當,進深也相應縮小,導致整個建筑前移。此後又經歷兩次重建,才成了今天太和殿的模樣:橫寬63.96米,縱深37.2米,高35.05米。看上去台大屋小,兩邊以防火牆占居著台面兩側空曠的部分。

因為沒有準確的數據記載,上圖奉天殿模型不是嚴謹復原,但是建築的長寬是有清晰記載的。奉天殿與太和殿模型對比,大家注意月台與建築的比例。月台是同一個月台,但是建築的大小明顯變化了。

圓明園

相比之下,圓明園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雍正期,後來乾隆帝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稱圓明三園,號稱萬園之園。

圓明園中最著名的非大水法莫屬。大水法雖然壯觀,但可以說得益於遺蹟精美壯觀和十二獸首的熱度。大水法屬於西洋樓景區,而西洋樓只占了整個圓明園面積的百分之二。

圓明三園共有一百餘處園中園和風景建築群,即通常所說的一百景,總建築面積16萬平米。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十景。

比如九州清晏、方壺勝境、山高水長……也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武陵春色……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事實上圓明園彙集了各地著名園林、風景名勝,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而成,才有萬園之園的美譽。

轉載自:建築說,版權由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NBV8G0BMH2_cNUgxb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