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明星微博,哪個能扛住今天的舉報?

2020-07-02   桌子的生活觀

原標題:十年前的明星微博,哪個能扛住今天的舉報?

最近,發生了一件很小卻讓人極其害怕的事情。

動畫片《菲夢少女2》受到舉報,說它存在價值觀導向的問題,因為裡面的人物,把頭髮染的五顏六色,並且穿得花里胡哨地在舞台上跳舞。

這位舉報人認為,這是無形中傳遞出提倡染髮的信息,對大眾有很不好的影響。

看完這則新聞,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是吧阿sir?動漫作品染髮也要管?

喜歡動漫的都知道,那裡面角色的頭髮,大多是五顏六色,這和角色的塑造有很大的關係,而且漫畫人物一般都是大眼,鵝蛋臉或瓜子臉,角色一多就十分容易撞臉,這是為了更好的區別。

為了增加辨識度,在髮型、發色上進行區分就成了常見手段。

這部被舉報的《菲夢少女2》講述的是一群少女逐夢的故事,內容也很正能量,可是卻因為一部分人不喜歡,被舉報下架整改了。

我實在想不出這有什麼錯誤的價值觀導向,如果說動漫人物頭髮染色是誤導,那麼大街小巷那麼多男男女女染頭髮不是更嚴重?

是不是也要逼著他們染回黑頭髮?而始作俑者給他們染髮的tony老師,是不是也要被你們逼著抓起來?

仔細想一想,如果頭髮顏色都必須是黑色的動漫,那多麼無趣啊?

這並不是一次兩次了,《虹貓藍兔七俠傳》豆瓣評分高達9.5也曾遭遇過停播,因為裡面充滿了打打殺殺。

還有大火的《隱秘的角落》以後可能也看不到這麼精彩的電視劇了,因為也有人說它裡面的價值觀太陰暗和負面,導向有問題。

按照這種邏輯,其實很多文藝作品都不能看了。

《葫蘆娃》不能放了,因為人家包含了血腥暴力!

《西遊記》也沒法兒看了,誰見過猴子、豬會說話的?這是常識性錯誤,肯定會誤導小孩子!

《喜洋洋和灰太狼》也要下架,因為裡面的狼和羊都不穿衣服,赤身裸體跑來跑去,這有不好的導向。

海爾兄弟的動畫以及他的品牌LOGO都要整改,因為這哥倆只穿著褲衩,還是兩個男的抱一起,有傷風化.......

好,如果一一舉報成功了,如他們所願了,那請問還有什麼東西可看呢?那這個世界到底該有多無趣?

太多的上綱上線,太多的槓精,太多的鍵盤俠,讓這個世界充滿戾氣,而自由發揮和真實個性的空間越來越小。

越隨著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普及,每一個人都可以上網,我們卻越來越謹小慎微,怕一不小心,別人要說價值觀有問題。

對於那些看到不喜歡的就要攻擊、要讓它們消失的人來說,成不成功都沒關係,馬上可以轉向下一個目標,但對於當事人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於是,我們只能如履薄冰地活著,謹小慎微,大部分的時候乾脆選擇沉默。

可是這樣會變成什麼樣的世界你知道嗎?

像死寂一般,要麼發出來的東西力求價值觀不出錯,至於真不真實、精不精彩,另當別說,要麼就乾脆不發生,保持沉默,沒有任何真實、真性情和繁榮可言。

可這樣的世界就是我們想要的麼?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切切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用明星微博舉一個很小的例子。

比如說楊冪的微博,要麼是很生硬的字,要麼就直接發廣告,像一個機器人在操控。

那英的微博還停留在幾個月之前,發的是一條營銷的廣告。

吳京的微博統一都是千篇一律的轉發,再加幾個字。

還有最近參加《乘風破浪姐姐》的鄭希怡,也就是簡單的幾個字和與節目相關的照片。

還有很多明星的微博都概莫如是,要麼不發,要麼就是很簡單的營銷或轉發,讓公關團隊操作。

可是你知道在十年前他們的微博是什麼樣子嗎?

比如說楊冪,她敢把所有的情緒都寫在微博上面,讓所有的人都看到。

那個時候她還敢說自己「小騷」一下,放到現在槓精和鍵盤俠橫行的世界,可能要被罵瘋。

還有那英,剛剛開通微博的時候,簡直是直言直語真性情。

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那英老師振聾發聵的那一句:媽的,最煩裝逼的人!

態度豪橫,勝在真實。放到現在,早就有鍵盤俠們自發組成的糾察小組開始攻擊,說她作為公眾人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價值觀導向有問題。

還有鄭希怡在事關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上,霸氣表態,當時人送外號「愛國烈女」。

換成現在,又有幾個藝人敢這樣旗幟鮮明地表態呢?

還有「大頭」雷佳音,十年前光著膀子喝酒,感嘆「男人到了年齡,從骨子裡往外透著騷」。

那時候的鋼鐵直男吳京,在微博上瘋狂暗示,「想找老婆」的心情溢於言表。

那時候的王菲,也會在李亞鵬生日祝福詞中,說上一句虎狼之詞。

還有很多很多,那時候的人,會在網上不加任何遮掩向外界展示自己,像不怕受到傷害一樣,有趣的、煩惱的事,都會分享。

那個時候的網絡多麼有趣,多麼好玩啊,人人都充滿了善意,它們是人們生活中,放下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一塊休憩的地方,不需要掩飾自己。

可是現在呢?

這裡已經變成了網絡暴力、語言攻擊的發源地,鍵盤俠和偽君子橫行。

喬任梁曾經遭受網絡暴力,很多人看完他參加的《我們相愛吧》片段之後,斷章取義,大罵他是猥瑣男,甚至在他離世之後,還把髒水潑向他。

井柏然曾經是微博小王子,後來,也被鋪天蓋地的網友攻擊,寫下「微博再見」,表示自己的憤怒。

他們不管真相如何,只相信自己看到的片面,動不動就上綱上線,隨意詆毀和傷害他人,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之下,誰還敢把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

網絡上再也不是可以暢所欲言的樂園了,就連一句普通的話,說出來也要思前想後,生怕觸碰到某些人敏感的神經。

很多網友在微博下發布評論的時候,都會加上一句「個人觀點,別槓,不喜勿噴,狗頭護命」。

搞笑中透露著一絲無奈,但這就是網絡世界的真實狀況。

有句話說的很好:人性最大的惡就是只肯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看到不喜歡的就要攻擊。

如果長此以往,我們將活在一個虛偽的世界裡,人人都變成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不僅是微博,我們的朋友圈何嘗不是如此?

隨便朋友圈的半年可見,三日可見,現在也沒有人敢發表露心跡的朋友圈。

你不敢再暢所欲言,因為你不知道,因為這條朋友圈自己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朋友圈是一個人的小天地,每個人都有發泄的情緒、書寫當時經歷和心情的慾望,可是這些東西一旦被人上綱上線,成了攻擊的工具,那我們何必要發朋友圈?

桌子的朋友就有這麼一個經歷。

她有次被陌生的男士幫助,發朋友圈的時候,稱對方為「帥氣小哥哥」。

結果,槓精聞風而動。

貼個圖感受一下這令人窒息的對話。

朋友說,這個抬槓的男的,是一個朋友的同學,一起吃過飯,從沒聊過天。

她實在不明白,究竟「小哥哥」這幾個字觸動了對方哪根弦,就讓他顱內高潮地來理論?

她火速刪掉了對方,想到這種內心陰暗的人,暗搓搓地視奸著她的生活,一發現扛點就馬上站出來攻擊。

後來,她很少再發朋友圈了,每到想要發點什麼的時候,就字斟句酌,修修改改,怕這個詞有歧義,怕那句話被誤會,最後索性不發了。

朋友圈僅3天可見那一條線,有一種安全感,畢竟誰也不知道,你哪天哪句話,就得罪了別人或成為別人攻擊你的證據。

在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喜歡上綱上線,喜歡去教育別人。

買了新的iPhone,用了進口的護膚品,會有人批判你不愛國,崇洋媚外。

攢錢去了想去的地方旅遊,買了喜歡的包包,有人酸不溜秋地說你裝逼。

努力上進學習外語,有人也要說中國人學什麼外語,想移民嗎?

最終,有多少人還有表達的慾望呢?

我們漸漸發現,朋友越來越少,槓精鍵盤俠越來越多,即使在你小小的空間裡,也能成為他們辯論和傾倒思想垃圾的場所。

於是,遇到事情,大家不再輕易表態,也不會站隊,有不同的意見只會保留,大家都帶著虛假的面具,維持表面的和平。

真實,反而成了最可貴的品質,難道不顯得可悲嗎?

不喜歡的東西,你就有權利讓它消失麼?

不,你沒有。

每扼殺一種聲音,都是在獻祭一部分自由。

個體和個體之間,本來應該是求同存異,現在卻演變成了黨同伐異。

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子的。

每一種聲音,每一種文化,只要它的核心是正面、向上的,就不該被隨意消除。

當舉報泛濫,蔚然成風,每個人都如履薄冰地活著,那將來我們的後代,或許再也看不到《豐乳肥臀》,看不到《紅樓夢》等一系列經典的作品了。

當鍵盤俠橫行,隨意指責的人越來越多,每一個人都掩藏真實的自己,那麼我們將來的社會,將會是虛偽和無趣,自由的空間越來越小。

求同存異,真的沒有沒有那麼難。

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理解每一種創作都有其存在的空間和土壤,這才是文化的多樣性。

否則,每個人都戴著虛假的面具,說著滴水不漏的話,卻觸不到真心,這才是真正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