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不如你,揚州路邊舊馮唐

2019-09-09   梧桐樹邊羽

「春風十里不如你」是哪位詩人寫的?

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第一感覺是耳熟。也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語?因為這種耳熟的感覺,所以並沒有被驚艷,雖然它的意思很好。

短短七個字,有春風,有春風十里,先將人代入三四月間和煦春風裡,這種暖洋洋的舒適體感,然後三個字大轉折,將這種開心愉悅的感覺轉換成對異性的喜愛。這還真是別出心裁的文案啊。

後來才知道是一首詩,一首現代詩。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風十里,不如你。

語言乾淨簡潔地堆砌,前面打下厚重春景為最後三字的轉換蓄勢。

這種小清新的驚喜一直是大家所喜歡的,這就是相聲里的一個包袱,一個高雅的,談情說愛的包袱。

要不是這種熟悉的感覺,真的要在三句半現代詩里要封神了。

後來知道這位詩人叫馮唐。

馮唐?「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馮唐?就是這種熟悉的感覺。一下子就想起來,原來「春風十里不如你」也早就有了,不過是成典新譯,排列組合罷了。

感覺、況味都是一樣的,難怪透著那麼一股熟悉。

贈別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裊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十里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的。

果然好詩都被唐人寫盡了。

可是借來化用得不錯,這種輾轉普及中國傳統詩詞的方式也挺好的,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會去追根溯源,但是這些情境的延續就是文化的延續。杜牧的「春風十里」也並非只有馮唐借用,秦觀、姜夔都曾經化用入詞,效果不俗。

「春風十里不如你」也不俗。

至於杜牧的「春風十里」是寫歌妓的,用在如今不合適的說法,倒是不必在意。好的作品一旦問世,在當世情境中生成之後,能夠流傳後世,就是已經跳出了作者原來的情境,自然不必太糾結。

重要的是感受,是我們讀到化用作品之後產生新的感受。這是我們自己的愛情,和杜牧的小歌姬沒有關係。

後來得知馮唐寫了一本《搜神記》。

具體說什麼的沒看,可這又是借用東晉干寶的志怪小說的名字。感覺馮唐做的不是文學,做的就是廣告媒體行業啊?既然都上作家富豪榜了,絕對是智商情商極高之人,為什麼不好好想個自己的名字呢?

干寶以後會不會在地下打版權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