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各地春耕生產有序展開
記者 姜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百業興旺在春耕。
「要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如是強調。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特殊時期,我州農業農村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相關工作部署,堅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手硬。」截至目前,通過分區域集中和下田間一對一的方式,全州已累計培訓36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餘份;組織調運各類種子146.36噸,儲備農藥43噸、肥料780噸、農膜4200噸。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不聚集,農民群眾忙著耕地、施肥、播種;不遲到,一支支代購小分隊忙著送貨上門;不缺席,農技人員忙著開展政策宣傳、講解種植新技術……如今,在阿壩的山川田野,撲面而來的是防疫不誤農時、春耕備耕的滾滾熱潮。
不聚集村民自主生產忙春耕
「今天,我們準備耕地種土豆。」早在2月14日,小金縣新橋鄉龍王村村民湯世富和家人就在田地里忙碌著,他告訴記者,往年農曆正月初七以後就可以播種,今年受疫情影響推遲了幾天,一家人便開始了新一年的播種,期待能有一個好收成。
相較於往年,今年春耕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忙碌在田地里的只有自家人,而且都是分散勞作。湯世富對記者說:「往年春耕時,都是鄰居相互幫忙,今年為了防疫工作,大家都選擇在自家的田地里不聚集地忙著農活。」
採集腐殖肥、拆菌包、平整土地……連日來,紅原縣刷經寺鎮三家寨村村民趙俊貴在田地里忙碌著。「季節不等人,農事還得提早進行。」趙俊貴笑著說。
趙俊貴主要從事萵筍種植,他家和周圍的農戶都在萵筍種植上嘗到了甜頭,只是今年大家的播種時間會長一些。
「種植萵筍很特別,時機趕不好,產量和質量都會受影響,今年計劃種4畝,預計有四五萬的收入。」談起收成,趙俊貴信心滿滿地說,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趙俊貴每年都要在地里播撒大量的有機肥和農家肥,還要買幾十袋羊糞。
除了播種農作物,果樹的田間管理也是我州春耕生產的一項重要工作。九寨溝縣白河鄉果樹占比農作物60%,是該鄉廣大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
「這個時節正是管理果樹的好時期。」白河鄉岩米家村村民余貴生一大早就戴著口罩在果園裡忙著為櫻桃樹修枝、施肥,期盼著結出累累碩果。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做好春耕生產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米袋子」和農民的「錢袋子」。像湯世富、趙俊貴、余貴生一樣搶抓農時,不聚集忙春耕的農忙景象在全州各地隨處可見。
不遲到代購送貨上門助春耕
「各位村民朋友中午好,有需要購買種子和肥料的請馬上報到我這裡,請各位村民看到此信息相互轉告。」日前,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村民古銀蓮在看見村微信群里的通知後,立即把需要的物資告訴村委會主任熊國清。
古銀蓮家是村上的種植大戶,面對疫情防控管理,又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資卻還沒有著落。正在古銀蓮著急的時候,有關農資代購的通知讓她吃了春耕「定心丸」,並在家門口收到了所需農資。
「把農資送到群眾家門口,既做到了疫情防控不鬆懈,又抓住了春耕備耕好時節,我們再累也值得。」熊國清告訴記者,在得知可以通過鄉政府統一購買春播種子的消息後,立刻通過微信群和打電話轉告的方式把全村的購買需求第一時間報給鎮政府,鎮政府採購到位後,他們對農戶開展送貨上門服務。
讓農資有保障,春耕時節,農民需要大量購買種子、化肥、地膜、農具等,受疫情影響,購買農資成為群眾春耕生產的一大難題,隨著一支支代購小分隊的成立,農戶購買農資的難題迎刃而解。
——2月21日,滿載著各類農資的大卡車駛進了馬爾康市白灣鄉,為色里村、木爾基村、加達村、饒巴等9個村送去了尿素266袋、磷肥489袋、復合肥185袋,各種地膜153卷。
——近日,金川縣科農牧局統一採購花椒苗25000株,免費發放給曾達鄉農戶,共惠及農戶738戶、2472人。
——2月25日,在茂縣沙壩鎮勒依村,種植大戶陳勇在家門口收到了由茂縣「疊海羌山」黨員防疫服務隊幫助代購的30多袋有機肥和農藥。
……
如今,在我州各地的田間地頭,除了忙碌耕種的農戶,還有一支支活躍的代購小分隊,他們將農戶所需的農資送到家門口,助力春耕生產不遲到。
不缺席農技專家上線保春耕
春風麥起身,一刻值千金。能夠及時把莊稼種上是廣大農戶最迫切的心愿。為了給群眾提供最貼心周到的服務,我州把農業技術指導作為開春後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從惠農政策和農技支持等方面為農戶做全盤考慮。
「去年,我買的土豆種子為什麼產量不太好?是買的種子問題還是種植方法的問題呢?今年你一定幫我好好參考參考。」壤塘縣石里鄉波巴寨村民娜吾巾把心中的疑慮告訴了縣上下派的農技員周貴蘭。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周貴蘭正忙著挨家挨戶查看,解決群眾在春耕備耕中遇到的難題。據介紹,為做到防疫春耕兩不誤,壤塘縣以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上門培訓指導的方式取代了以往農牧民夜校、村民大會等集體性培訓。
除了農技人員一對一指導,今年,我州多縣還利用網際網路,創新開展「雲指導」,幫助農戶在線解決問題。
「周姐,修剪這棵李子樹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汶川縣霸州鎮布蘭村村民楊文勇在果園裡忙著為果樹修枝,在遇到修剪技術上的難題時,他主動與縣農技員周桂紅視頻連線。
「你這棵果樹樹形很高,上強下弱,要適當降低高度,拉低枝條,培育下面強枝……」通過手機視頻看了果樹樹形後,周桂紅給出了修剪意見。
春耕時令不等人,為做好今年的春耕工作,農戶和農技員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遠程交流的方式成為抗疫情、保春耕的「新時尚」。
無論是深入田間地頭一對一指導,還是利用微信視頻等媒介開展「雲指導」,我州農技人員做到不缺席,為全州春耕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春風送暖,在春的田野里演奏勞動的歡歌,這是最美的音符;春耕正忙,在春的田野里播撒希望的種子,這是最美的圖畫。種下希望,我們相信疫情終將過去,收穫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