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重組,新高層表示重視dc宇宙,超人翻身有望?

2022-04-23     維賽迪

原標題:華納重組,新高層表示重視dc宇宙,超人翻身有望?

好萊塢五巨頭又出事了,這次出事兒的是其中的華納。

首先理清一下關係,咱們經常說的那家拍電影的公司名叫華納兄弟影業,是華納傳媒的子公司,而華納傳媒則是歸屬於美國通訊巨頭AT&T的旗下。

上一年,AT&T由於負債太多(超過1800億美元)因此將華納傳媒拋出來找接手的,美國的探索頻道則接下了這個攤子,經歷了一年的時間,終於在不久前以430億美元的價位成功完成了合併重組。

新重組的公司全名為「華納兄弟探索」。

不過,雖然華納傳媒的業務基本被探索頻道完全接手,但AT&T依然保持著71%的股份,探索頻道則是29%。

對於這次重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不過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其中對於dc超級英雄的規劃。

眾所周知,dc作為跟漫威並稱的美漫巨頭,多年以來發展得卻一直都不怎麼樣,眼看隔壁動不動十億二十億多的電影票房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永遠只能把所謂的深度,黑暗掛在嘴邊。

但誰都知道,電影公司是商人,是要賺錢的,叫好不叫座之類的,偶爾還行,一直這樣的話資方是不可能滿意的。

由於重組前的華納高層很多神奇的操作,加上一些導演的各種手段跟問題,所以dc宇宙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情況。

實際上由於電影彼此之間聯繫極弱,而且又有很多獨立世界觀的影片,在《正義聯盟》之後,所謂的dc宇宙早就名存實亡了。

不過,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再加上這次華納跟探索頻道重組以後高層的變動,使得形勢開始發生了變化。

或者說直白一點,dc似乎擁有了翻身的機會。

首先,是最大對手漫威遇到的問題。

雖然都說不能把成功的希望寄託於對手操作失誤,但客觀來說漫威宇宙目前的確遇到了瓶頸。

自從《復聯4》以後的電影,大部分成績都並不怎麼樣,要麼就是叫好不叫座,要麼就是成績平平只能去跟第一階段的老片子比一比數字。

有童鞋可能會說,那部《蜘蛛俠:英雄無歸》票房不是很亮眼嗎?全球18億多美元,在內地還沒有上映都有這個成績。

然而,問題是誰都知道這個成績是依靠打三代蜘蛛俠同框的情懷牌才能拿回來的,但這種情懷牌是不可複製的,你能打得了多少次?

其次,漫威最大的問題是現在開始涉足各種有的沒的,已經失去了單純拍攝爆米花商業電影的方向,各種政治正確,表忠心什麼的元素,愛怎麼來怎麼來,這些可以說全是隱患,實際上也讓它的電影在一些市場被禁止上映。

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漫威的對手dc,相對來說就老實不少,從時機來說是發動攻勢的好機會(當然時機是對的,但並不代表實際的操作就一定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華納跟探索頻道重組以後,經過大規模的裁員跟變動,目前有的以往高層被辭退或請辭,有的則因為合同原因繼續留下,至於目前的領頭人ceo是David Zaslav(大衛)。

說起這個大衛是非常的有意思,早在華納跟探索頻道合併事宜還在進行的時候,他就一直關注dc的超級英雄,並且其中也有自己做了很多的規劃。

其中特別令人關注的,是超人這名角色。

眾所周知,重組前的華納,對超人的項目規劃是一團糟亂的。

首先,超人的演員,正直當打之年的亨利·卡維爾,棄置不用,沒有任何關於他的電影規劃,甚至客串都沒有他的份兒。

超人的電影項目,則是把原來的超人換成了黑人,改掉了人種以求蹭上政治正確的風氣。

同時,又打算開發一部黑人超人的電視劇(這個黑人超人是原作里就存在的角色,跟白超人不是同一人)明顯是想兩手抓。

原來的白超人,只剩下一部《超人與路易斯》的電視劇。

對之前華納的這些操作,大衛可以說是非常不滿意。

大衛認為像這種不讓白超人項目在dc規劃里占據更大比例的行為,簡直是在浪費超人這名英雄的潛力。

他認為超人這種高人氣角色,由於底子在那裡,但過於老牌,所以本來就很需要給他加入更多的活力來保證熱度,就像蝙蝠俠人氣一直很高,所以才更加要推出他的相關作品那樣,沒有什麼說他人氣很高了所以就放在一邊不管的做法。

另一方面,亨利·卡維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依然表示超人的戰衣在他的衣櫃裡面,他隨時都可以穿上,或者說他一直都在等著再次穿上這套胸口有著s的深藍色戰衣。

需要知道的是,亨利這些話並不是場面話,在很多次的採訪里,他都曾經公開表示過自己對超人接下來電影方向的見解以及看法。

比如,他希望超人能保持像漫畫那種陽光的風格,以正能量為基調,而不是總是動不動就要黑化什麼的。

這些都可以看出,亨利對超人這名角色的確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說拍完了電影就算。

同時,亨利還表示非常歡迎華納兄弟探索隨時聯繫他,事實上這位新ceo大衛也知道亨利一直在做好準備。

此外,包括馬修·沃恩等導演也有表示過自己希望可以拍攝一部陽光基調的超人電影,可以說這個項目真的立下來的話,是不用擔心沒導演接手的。

當然,說是這麼說,後續會如何發展還得看重組後的華納兄弟探索會如何操作,不過大衛自己本身對dc宇宙的規劃,不僅限於此。

公司重組以後,大衛很敏銳地看出了隔壁漫威成功的最大關鍵。

關鍵是什麼?是一個人,他叫凱文·費奇。

凱文作為好萊塢里的奇才,不但本身深通電影操作,運營等知識,還非常精通漫威漫畫,懂得如何提煉出最適合在熒幕上出現的原作元素並將之融合在一起。

通俗一點說,凱文是整個好萊塢里最頂級的品牌戰略師,也是最適合當一個電影宇宙的掌舵人,大衛認為dc宇宙就是缺少這麼一個及格的領導者。

說到這裡,大概有童鞋會認為,把以前的扎克·施耐德叫回來不就可以了嗎?他也曾經是dc宇宙的掌舵人。

然而,扎克時期的dc宇宙實際上並不好過,電影的票房成績什麼的都很差,《蝙蝠俠大戰超人》甚至還入選了金酸梅爛片獎,又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北美開畫過億後勁差到不足2倍的影片。

事實上,大衛也在物色其他人選,其中候選人包括派拉蒙影業,20世紀工作室的高管以及電影人,除了項目以外,掌舵人還需要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保證拍攝能順利進行而不是各自為戰。

大衛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打造dc品牌的一致性,但顯然任重而道遠。

為什麼?因為好萊塢只有一個凱文·費奇。

但從目前來看,這位新ceo的野心還是一直有的,他認為雖然如今dc一些電影比如《海王》之類的雖然很成功,但始終是獨立成章的,dc龐大的元素並沒有整合起來。

因此,大衛想重新重組一個全新的dc電影宇宙雖然難度很大,但他也依然有這個想法。

比如,《新蝙蝠俠》的導演馬特就曾經表示過,自己正在構建一個「蝙蝠俠宇宙」。

「蝙蝠俠宇宙」能出來,那麼相關角色數量一樣很多的超人,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乃至海王等英雄自然也可以推出自己的系列乃至宇宙。

至於集合了全部英雄的全新dc宇宙,更加不在話下了。

之前華納放出信息,今年眾多dc電影延期到年底或明年再上映,也未必不是為了這個而做準備,因為其中有可以改變世界時間線的《閃電俠》這部影片,顯然這是一個關鍵。

就從目前來看,在外部形勢有利,內部又經過重新整合運動,現在是超人這位英雄翻身的最好機會,也同樣是dc追上漫威的最好時機。

當然,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能否做得到,那就得看新任ceo大衛以及重組後的這個華納兄弟探索的具體操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9e1d78f62ba3ca94178c7442fdffe30.html